“亚细亚”商标将泪别河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细亚论文,河南论文,商标论文,将泪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郑州亚细亚商场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34类商标,有23类甚至更多早已经过期作废了,有几个(河南之外的)外地人和商业机构正在重新注册,争得很厉害。"6月12日,这个消息从北京共赢天下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共赢天下")传出。
对此,记者日前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予以证实:"大部分商标已通过注册申请挂在别人名下"。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目前郑州有关当事方却毫无动静,甚至并不知情。
"亚细亚"商标注册过期
外人"横刀夺爱"
据记者了解,实施本次"抢注"行为的是几个来自上海、北京、黑龙江等地的个人和商业机构,其中,仅上海一家实业公司在今年5月份就重新注册了10类商标。记者费尽周折联系上了北京商人周彤和哈尔滨商人张冶。
据周彤介绍,今年5月初,她为自己的文化用品、洗化用品生产项目注册公司,猛然想起了"亚细亚"这个名字,通过北京共赢天下一查,结果发现原来归属于郑州亚细亚商场的这两类商标,早在去年3月、4月就已到期,于是她遂有了"横刀夺爱"的念头。
与其情形类似,哈尔滨市商人张冶长期从事一些商品的贴牌生产贸易。今年5月底,他查阅发现亚细亚的电器、烟草商标已经超期,惊喜之余,就在今年6月初通过当地的商标事务所申请注册了亚细亚的这两类商标。"很大气。没有什么忌讳,朋友们都说好!"他在电话中说。
商家的"可乘之机"并非源于偶然。
有关资料表明,郑州亚细亚商场在1994年左右的全盛时期共注册了34类共100多种产品的商标,到2004年上半年,这些商标有70%以上已经到期,至今该商场未通过正式渠道真正主张权益或延续其使用期。它们涵盖电信、教育、运输、科技服务等诸多产业领域。
"既然已经'作废',谁都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再次申请。郑州亚细亚商场对此不管不问,可能有它的苦衷。"北京共赢天下的负责人周女士这样对记者说。
"香饽饽"变"鸡肋"
众股东无暇顾及商标事务
作为利益的直接关涉者,广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对这34类商标享有债权,但据河南省拍卖行一位工作人员说,他在预定的拍卖日期前"并未接到法院和银行的任何如期拍卖的通知"。这就等于,银行部门在历经两年的查封之后,在无声无息中已经放弃了对460多万元的利息本息和债权权益。
那么亚细亚商场的现有股东呢?记者通过查阅工商注册资料了解到,该商场较早的股东中原不动产公司和河南租赁总公司早已撤出,公司虽仍属"联营"性质,但股东已替换为北京的几个投资商。而据记者综合统计,郑州亚细亚商场及其集团目前在各大资产管理公司形成的不良债务至少在50亿之上,各个股东"惟恐躲债不及","对知识产权的价值缺乏深入认识,已无心思再管商标事务"。
留守的几个负责人呢?6月8日,记者与亚细亚商场现任总经理叶重建联系上,被告知他们对此不发表任何言论。不过,早在去年,他曾说过:"这个商标或许真的是可要可不要的了"。
在别人那里被视为"香饽饽",在郑州却成为一种"鸡肋",这或许就是亚细亚商标的现实际遇。不过,令当事方感到些许镇定的是,亚细亚商场注册的第36类"保险、金融、货币事务、不动产事务"商标,要到2007年1月才会到期,"亚细亚商场"这个名字,仍会在人们的视野中继续留存一段时间。
问津者少
首次商标拍卖遭遇流产
对于亚细亚的系列商标过期问题,其实有关当事方早已知悉。
早在去年6月7日,河南省拍卖行接受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委托,宣称要在不久之后公开拍卖郑州亚细亚商场持有的34类"亚细亚"商标(涵盖100多种商品),"以偿银行债务"。但这一切"只见雷声不见雨",拍卖最终没有下文。
缘由为何?今年6月7日,记者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采访,该院执行厅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寥寥几语道破实情:"前期来谈的很少;真要去拍,害怕拍出去五六万,还不够前期费用。亚细亚商标的价值,到底有多少,谁心里都没底。"
与此相关,记者通过几种渠道了解到,拍卖之前,郑州市有关部门曾有担心,如果拍卖效果不理想,那么"将会影响郑州市的形象"。
出于"综合考虑",商标拍卖只有放弃,"任其自生自灭"。
拔毛的凤凰不如鸡
亚细亚商标商业价值遭质疑
"亚细亚商标已没有多少价值,这是河南省一位财经专家的判断。他的理由是,亚细亚商场早已衰落,而附着其上的无形资产自然贬值。
这种说法,似乎可以从去年亚细亚商标拍卖前期各方对其的价值判断,找到佐证。
亚细亚商场历史上最辉煌时,无形资产曾被评估高达近10亿元,如今"拔毛的凤凰不如鸡",其商业开发价值"无法再给股东方和债权人带来足够的信心了"。
但也有许多人持不同的看法。此次在北京注册亚细亚两类商标的周彤就认为,"亚细亚"衰落只是商场的衰落,而并非其他各种产品的衰落,"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很高";而即使是亚细亚商场本身,由于其所处的商业地段十分重要,因此,其商标价值也仍然不可低估。
她给记者举了上海"亚细亚瓷砖"和西安"亚细亚啤酒"的例子,这两类商标都是在亚细亚商场最红火时被"抢注"的,如今近10年过去,这两种产品依然在全国或者地方畅销不衰,前者甚至成为上海福祥陶瓷有限公司(现改名为"亚细亚控股集团")在当地的名牌产品。另外,英国壳牌国际石油公司针对沥青和沥青液,韩国亚细亚株式会社针对混凝土、石板、铺路板等产品分别注册了"亚细亚"商标,目前经营状况都十分良好。
"有一种好的产品,但必须同时为它起一个好名字。如果暂时没有,就可以借助一些闲置商标。亚细亚商标在我这里已经起死回生,可以为我节省许多广告宣传费。"哈尔滨商人张冶的话,颇有深意。
失去"亚细亚"郑州还是"商城"吗?
"亚细亚曾经是中原商业的象征,现在商场虽然衰落,但它仍然是本地商业的一个文化符号。因此,亚细亚商标不可避免还蕴涵着一些社会价值,还附着了一些本地人的感情。"奥美国际公关机构郑州办事处首席代表李争对记者说。
家住管城区的市民赵军伟十几年来因上下班一直从亚细亚商场门前经过,对他来说,"我家住亚细亚附近",一直是他向外地朋友和客户介绍自己的标准用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郑州市官员在记者面前也是感慨万千:"郑州一直定位于现代化的商贸城,过去,正是因为亚细亚商场引起了第一轮中原商战,我们的城市发展定位才得以确立。现在虽然是市场经济,企业兴衰成败都很正常,但是,如果亚细亚系列商标失去,如果亚细亚商场最终不叫'亚细亚',那么他将会是我们郑州整整一代人心中的遗憾。"
"痛失"之后如何"传承"?
去年就曾经有人预言,如果亚细亚的商标被拍卖,那么郑州市的一个商业时代将彻底宣告结束;以目前的情况看,这一切实际上早以成为谶语。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大多数亚细亚商标,或许都以全新的面目在那些注册者手中取得"新生命"。"总比封存在那儿,得不到有效开发为好。这证明了它们的价值潜力很大。"郑州市某商场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这正应了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进才早在去年就曾说过的话:"'亚细亚'带来的形式上的东西如果不再有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重新把它送进市场,或许还有重生的成分在。"河南省帝夫曼文化传媒总经理陈琳认为,亚细亚商标此次大批量地被抢注,"说明很多人还在关注它,无论是哪一块儿,都有重新起来的可能性。"
这种说法,在亚细亚商场的部分员工那里,得到了一些认可。一位商场工作人员在得知亚细亚的一些商标已经过期并被外地人重新注册时,愣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告诉记者:"真是这样,我心里很难受。不过,亚细亚的名字将来或许会没了,但亚细亚的精神和文化还在。"
她告诉记者:五星电器进驻了,这对亚细亚来说,"是又一个好开端",因此要"里外翻修"--"亚细亚曾经经历过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面临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