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银行”塑出幼儿好行为论文

“行为银行”塑出幼儿好行为论文

“行为银行”塑出幼儿好行为

文/程显兰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走向社会,独立于社会,并影响其一生的基石。本文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行为银行”这一理念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提倡用行为币的方式做到奖惩有度。

【关键词】 幼儿 教师 行为银行 培养

“行为银行”,是将理财观念与孩子的日常言行规范教育结合,让孩子将好行为像货币一样一分一厘地“储蓄”起来的新型教育理念。该方法是国内心理学者张曦明和英国诺丁汉大学陈雁茵博士,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明的。

在“行为银行”的教育理念中,它将行为教育制度化、规则化、具体化、细节化、物质化和系统化有效地融为一体,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具体行为管理和训练。能否将这一教育方法引进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呢?是否能在班级开展“行为银行”的活动呢?我进行了尝试。

一 、提出活动,与幼儿确立“行为银行”的内容及规则

首先,告知幼儿活动的名称内容——“行为银行”,为幼儿每人准备一本“存折”,让幼儿明确知道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努力能使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变成自己“存折”上的一大笔的、看得见得的“财富”(在存折上盖上小星星章),将老师的一味说教变为幼儿喜爱的、乐于接受的方式。

其次,通过讨论“如何做个乖宝宝”的谈话活动与幼儿共同制定“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要求,并分解成若干个可操作性更强的小积分项,使幼儿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最后,与幼儿约定活动的规则。“行为银行”的行为币由两部分构成:基本行为币和奖励行为币。基本行为币的发放受基本行为守则制约,遵守守则即可如约发放(盖上星星章),违反守则要扣分罚币(划掉星星章)。孩子有了超越班级行为规则的好行为,如:班外好行为、园外好行为等都可获得额外奖励。

二、评价得当,让幼儿听懂道理,接受建议

行为币是物,如何让幼儿体会自己用良好行为和努力换来的行为币是有用的,是值得去争取的同时也是值得珍惜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行为币换成实际的奖励措施应用于一日活动中。

最后,奖惩要结合,奖中须有“惩”,不能一味地表扬,也不能一味地批评。

译员:Now the courtroom debate ends.The accused,you have the right to make a final statement,which means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or wishes as to your sentence,you can raise your requirements or wishes to the court.(法庭辩论现在结束,被告你有权做最后陈述,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判决有任何要求和希望,你可以向法庭提出要求和希望。)

其次,对孩子的行为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幼儿年龄小,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只要幼儿是“好心”就要表扬,同时要帮幼儿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幼儿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应用得当,将行为币实实在在地应用于一日活动中

首先,对孩子的行为评价要具体。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找准努力的方向;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以后不能做了。

其次,要家长在家也为孩子准备一本“存折”,和孩子预先约定哪些是孩子在家应有的行为,哪些不是;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给予奖赏,反之,就要处罚。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做到家园同步,同时奖罚分明也能最大限度地消解物质奖罚的负面作用。

四、家园合力,共同办好“行为银行”培育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

基于已有相关研究及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目前中小学数学课堂留白艺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有待商榷之处,值得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与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行为币之后,他们可以在角色游戏中进行“消费”。如将行为币兑换成“钱”去“超市”购买商品、带“娃娃”上“医院”看病、去“美食城”吃小吃等等。其次,班级的值日生、小班长、小队长等“职务”都是根据幼儿的行为币来进行兑换的。最后,在期末,用班费买来学具如油画棒、橡皮泥、彩笔等对行为币最多的前十位幼儿进行奖励。

首先,要积极转变家长“重智轻德”——传统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长辈家长),帮助理解“行为银行”的育儿观念。

如图2所示,Server和Client内部存在一个工作循环,Server是一个监听循环,在循环内Server通过读取客户端请求协议头信息得知请求意图,这将触发Server做出不同的响应动作,其逻辑通过伪码说明如下:

3) 如果港口货运收益是投资收益的一部分,则根据式(2)和式(3)可知:投资主体的收益函数既是自身投资额的函数,又是其竞争者投资的函数。各投资者会对其竞争者的投资做出反应,即针对竞争者的每次投资都制定对应的投资优化策略。

最后,要求父母在非功利教育方面成为孩子的榜样,比如慷慨无私地帮助他人,还要鼓励孩子用自己良好行为换来的钱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样他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满足感,从而实现功利化教育和非功利化教育的结合。

将“行为银行”与幼儿园的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得德育工作中枯燥的说服教育变成通过幼儿踊跃参加“行为银行”的形式来实现,这不仅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更有利于孩子的自我检查,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孩子良好品德行为的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王璐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M}.京华出版社.

2.张琪.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知网社会学科.

标签:;  ;  ;  ;  ;  

“行为银行”塑出幼儿好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