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通货膨胀论文,中国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既有总量方面的原因,也有结构方面的原因,由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这里,我们将着重考察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国民经济组织结构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并寻求治理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需求结构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总需求由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构成,这里我们将考察居民消费结构的微弱变动和投资结构的偏移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
(一)消费结构的微弱变动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基层单位在收入分配方面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导致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但居民消费结构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明显变化(表1)
表1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
城镇居民:
食品衣着
日用品文教用品住房其他
1985 52.214.6
10.7 8.6 2.8 11.1
1990 54.213.4
10.1 6.2 2.3 13.8
1993 49.814.6
11.7 4.2 2.2 17.5
农村居民:
食品衣着
日用品文教用品住房其他
1985 57.79.65.1
3.9 18.25.3
1990 58.87.85.3
5.4 17.45.4
1993 58.07.15.8
7.6 14.17.4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摘要(1994)。
从表1可见,93年与85年相比, 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吃、穿、住等基本消费在全部消费中占的比重仍然很大,住房等长期消费的比重仍然太低,其结果是,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以后,在有限的基本消费领域,有更多的购买力来与之对应,这就孕育着食品、衣着等基本生活用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通货膨胀的潜在可能性就很容易转化成现实,因为,目前我国高收入者的消费领域仍然狭窄,他们的消费支出同样集中在吃、穿、住等基本生活用品上,他们对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很容易接受,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开辟了通道。
(二)投资结构倾斜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膨胀,而且在结构上逐步向基本建设倾斜,最突出的是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成倍增长,使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在投资总额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使投资对基建材料的需求弹性增大,在基建材料供给能力增长有限的条件下,基建材料供求缺口相应增大,形成在投资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基建材料价格上涨成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火车头”。
表2 的数据详细反应了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情况和投资结构变化情况。
表2 我国国有单位投资增长率与投资结构的变动(%)
投资农业工业交通远商业仓
房地产公
总额投资投资输投资储投资
用业投资
投资增长率
19907.8 24.39.4 22.8 0.0 -20.6
1991
23.4 31.120.945.4 60.7 41.6
1992
41.1 30.530.644.6 76.8 65.6
1993
50.7 19.636.8
106.7 52.0 88.0
投资结构变化
1990
100 2.8 63.912.2 2.6
4.3
1991
100 3.0 62.414.4 3.4
4.9
1992
100 2.8 57.914.7 4.2
5.8
1993
100 2.2 52.520.2 4.3
7.2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4)。
从上表可见,近年来由于国有投资向交通邮电、商业储运和房地产公用业等基础产业倾斜,使农业和工业投资增长率低于总投资的增长率,交通邮电、商业储运和房地产公用业等基础产业投资增长率高于总投资增长率,相应的,农业和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基础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逐步上升。
总投资向基础产业倾斜的结果是,投资总额中基建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逐渐降低(表3 ),由于基建投资对基建材料的需求弹性(1988年到1993年的均值为0.63)比更新改造投资的大(1988年到1993年的均值为0.45),和基建投资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弹性(1988—1993年的均值为0.27)比更新改造投资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弹性小(1988—1993年的均值为0.47)的性质特性,使总投资对基建材料的需求弹性大幅度提高,进而增大了投资对基建材料的需求,扩大了基建材料的供求缺口,形成以基建材料价格上涨为“龙头”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格局(表4)
表3各种投资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
基建 商品房 基建和商
更新改
其他
投资
投资
品房投资
造投资
投资
198752.3 4.1 54.3
43.6 2.1
198849.2 1.6 50.8
47.8 1.4
19899.9
2.1 12.0
84.4 3.6
199039.7 48.287.9
10.8 1.3
199158.1 9.1 67.2
27.2 5.6
199254.5 15.570.0
26.6 3.4
199353.6 20.774.4
24.0 1.6
199454.1 21.775.5
21.4 3.1
表4 基建材料价格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贡献(%)
生产资料
黑色金属
建筑材料
基建材料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价格贡献
1987 7.56.4 2.129.1
1988 20.6
15.62.035.7
1989 26.4
30.322.8
41.5
1990 5.6 3.915.2
35.7
1991 9.112.5 1.2
45.3
1992 11.0
15.918.8
55.2
1993 35.1
72.461.1
75.5
1994 16.4
15.517.7
35.9
注:黑色金属和建材的权数根据85年工业普查资料推算。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述两表说明,近年来随着投资逐步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原料工业和房地产业倾斜,使基建投资和商品房投资对总投资增长额逐年上升,由1989年12%上升到1994年的75.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相应的,随着投资总额的大幅度增长和投资对基建材料需求弹性的增大,基建材料的供求缺口逐步拉大,从而导致基建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并成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从1990年到1993年,基建材料价格上涨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贡献份额逐步上升,到1993年高达75.5%,大大高于基建材料占生产资料销售额的权数37.3%。并且基建投资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份额与基建材料价格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贡献份额呈高度正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73。
二、各产业的非均衡增长与通货膨胀
从国民经济各行业增长的总趋势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创造的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会逐步提高,相应地,农业净产值占的比重将会下降。但是,如果第二、三产业的增长过快,得不到农产品基本要素供给稳定增长的支持,就会造成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瓶颈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为龙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方面的刺激而投资又严重向基建产业和房地产业倾斜,使第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加上收入分配逐步向个人倾斜,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特别快,但收入的增长并未引起消费结构的实质性变化,收入大幅度增加后的居民消费仍然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着等基本生活用品上,对农副产品形成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的相对不足,加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使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停滞,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农业对实际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下降(表5), 这种对农副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和农产品供给缓慢增长的错位,必然形成巨大的农产品供求缺口,使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成为推动零售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表6)。
表5各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711.261.427.5
1988 5.665.229.0
198916.646.438.5
199042.942.913.5
1991 7.076.117.0
1992 7.777.015.8
1993 6.178.616.0
1994 5.681.216.4
注:表中数据未剔除计算误差。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5)
表6
各种消费品对零售物价指数(PI)的贡献(%)
食品对p1衣着对p1 其他消费品
的贡献 的贡献
对p1的贡献
1987 73.7 6.0
20.3
1988 65.6 11.4 23.0
1989 50.5 16.9 32.6
1990 10.3 72.3 17.4
1991 63.0 23.2 13.8
1992 76.2 8.2 15.6
1993 60.5 7.8 31.7
1994 72.6 11.6 15.8
注:食品和衣着的权数取自《中国统计年鉴》
(1993年)的消费品消费结构数据。
上述二表说明:
1.近年来农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下降, 由1987 年的11.2%下降到1994年的5.6%。相反, 食品价格对零售物价上涨的贡献份额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1990年的10.3%上升到1994年的72.6%,并且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A1)越低,食品价格对零售物价上涨的贡献率(A2)就越高,二者的相关方程为:
A2=79.5-1.59·A1(R=0.95)
该方程说明,农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每上升1个百分点, 将促使食品价格对零售物价的贡献降低1.59个百分点,二者呈高度负相关。另外,从农业净产值增长率(GN)与零售价指数(P1)的相关方程为:
P1=7.4-0.47×GN(R=0.92)
该方程说明,农业净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将促使零售物价指数下降0.47个百分点,两者呈高度负相关。由此可见,增加农产品供给对抑制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意义。
2.从1990年到1994年,第二产业对实际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到1994年高达84.2%,这说明,在本次经济高增长中,第二产业增长的贡献占绝大部分,并且第二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度越来越大。第二产业净产值实际增长率(GG)与零售物价指数(P1)的回归方程为:P1=0.14+0.39×GG(R=0.94),这说明, 第二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促进零售物价指数上升0.39个百分点,二者呈高度正相关。
3.从1990到1994年,第三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基本稳定的,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实际增长率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基本相等。第三产业的实际增长率(GS)与零售物价指数的回归方程为:P1=1.5+0.25×GS(R=0.94)这说明,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进零售物价上升0.25个百分点。
以上几点说明,农业增长的停滞和第二、三产业的过快增长,都会加速通货膨胀的形成。
三、“平等”与“效益”的矛盾与通货膨胀
这里我们将考察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的效益差别和收入增长率趋同化之间的矛盾形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效益差别也明显表现出来,出现了实际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高效部门(如工业、建筑业)和实际劳动生产率缓慢提高的低效部门(如农业、商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同时,在收入分配方面,我们一方面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使高效部门职工收入随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又未彻底解决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化问题,在收入攀比机制的作用下,低效部门职工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尽管与高效部门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去甚远,但其收入增长率也要向高效部门看齐,形成“平等”(收入增长率平等)与“效益”(劳动效率提高不同)的矛盾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一)我国经济运作的效益差别与收入增长的趋同性
自87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和建筑业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以较快的速度提高,若以人均创造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实际劳动生产率,则1987—1994年我国第二产业实际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2%。而第三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年均(1987—1994)仅提高3.2%(表7)。另一方面,在收入攀比机制的作用下,高效部门和低效部门的名义工资增长率又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表8)。
表7第二、三产业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别(元/人%)
第二产业实际劳动生产 第三产业实 劳动生产
劳动生产率 率增长率际劳动生产率率增长率
1987 3800
8.6 22006.0
1988 4200 10.5 24008.7
1989 4400
4.8 25004.3
1990 4500
2.3 2460
-1.6
1991 4900
8.9 24800.9
1992 5800 18.4 25402.3
1993 6700 15.5 26604.6
1994 7500 11.9 27403.0
87-94平均: 10.2 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4)、《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8第二、三产业职工货币工资增长的趋同性(元/人%)
第二产业职 第三产业职第二、三产业
工名义工资 工名义工资平均工资之比
19851162 1100 106:100
19902190 2062 106:100
19933310 3124 106:100
85-93平均增长
12.3 12.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4)。 上表说明,由于收入攀比机制的作用,使“低效部门”职工收入增长率尽量与“高效部门”看齐,二者在1985年到1993年的平均增长率均为12.3%,并且从1985、1990和1993年三个时点看,第二产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均是第三产业职工平均工资的1.06倍, 这不是巧合, 而是说明1985—1993年我国第二、三产业职工名义工资的增长特点满足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托宾的假设,即低效部门领导人和职工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参照系数是:他们并不保护他们的实际绝对工资,而是试图保护其相对实际工资,使其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高效部门的一致。
(二)效益的差别与收入均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1.名义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因素的分解
前面我们已经考察了高效和低效部门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如果我们从名义劳动生产率(即人均创造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去考察这个问题就会发现,1987—1993年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几乎相等,分别为19.1%和18.9%,也许这就是低效部门要保证其收入增长率与高效部门相等的“依据”。名义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显然要比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小得多,其原因在于:低效部门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虽然缓慢,但价格上涨因素的作用更大,从而提高了其名义劳动生产率。而高效部门的情况恰好与此相反(表9)
表9实际劳动生产率与物价对名义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名义劳动
实际劳动
物价
名义劳动实际劳动
物价
效率增长
效率贡献
贡献
效率增长效率贡献
贡献
1987 11.8
72.9 27.1 9.9 60.6 39.4
1988 21.1
49.8 50.221.2 41.0 59.0
1989 21.1
39.7 60.320.5 21.0 79.0
1990
4.8
47.9 52.1 6.1-26.3126.2
1991 13.9
64.0 36.012.1 7.4 92.4
1992 25.4
72.4 27.611.0 20.9 79.1
1993 32.4
47.8 52.218.5 24.9 75.1
1994 26.7
44.6 55.447.0 6.4 93.6
87-94平均19.154.9 45.118.9 19.5 80.5
该表说明,从1987到1994年,物价因素对第二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为45.1 %, 而其对第三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高达80.5%。相反,实际劳动生产率对第二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高达54.9%,而其对第三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仅为19.5%。这说明,自1987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职工收入与第二产业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和其名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因素。
2.“平等”与“效益”的矛盾引致的通货膨胀模型
在高效部门和低效部门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同而收入增长趋同的条件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为:
P=A×(RE-RS)
式中:P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率,A为低效部门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RE为高效部门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RS为低效部门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该方程说明,高效部门与低效部门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越大,低效部门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越大,宏观经济运作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率就越大。为了计算方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低效部门抽象为第三产业,将高效部门抽象为第二产业,则(RE-RB)就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人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A 为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样就可以计算出87年以来我国各年度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率(表10)。
表10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率(%)
(RE-RS)×A=P
1987 2.6
0.350.9
1988 1.8
0.360.6
1989 0.5
0.380.2
1990 3.9
0.391.5
1991 8.0
0.393.1
1992 9.5
0.373.5
1993 10.9 0.343.7
1994 8.9
0.403.6
该表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第三产业产出占总产出比重的增加,而在于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差距的增大。所以,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治理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关键。
四、治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对策
1.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能力。如前所述,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产业,由农产品供应的短缺引起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是治理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具体措施是: (1)在指导思想上,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把农业真正视为我国国民 经济的基础产业,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来抓,才能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2)增加农业投入,稳定农业生产。近年来, 农业投资的相对不足是农业生产徘徊不前最重要的原因。国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增加政府、银行和农民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使农业投资有一个相对较快的增长,提高农业生产力。(3)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技术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单产水平。(4)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5 )对农村劳动力盲目大规模地流向城市进行有效控制,改变目前只有“老、弱、病、残”从事农业生产的状况,确保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使农业生产后继有人。
2.合理引导消费,促进高收入者的消费向长期消费转化。目前,在居民收入大量增加,个人投资渠道不畅和居民消费领域狭窄的情况下,居民收入过分地集中在现期消费和储蓄上;而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又存在商品房滞销,个人汽车消费有待于开拓等问题,这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均十分不利,国家应采取适当政策,促使有条件的高收入者向商品房、汽车等长期消费转移,合理分流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3.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稳中有序,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效益上来。在目前农业发展水平低,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过程任重而道远的现实条件下,不宜过分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更不能将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进行盲目攀比,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应采取的对策是:(1)理顺商品流通环节,提高商业企业的效益, 改善商业企业人浮于事,依靠高额利差维持生存的现状,坚决打击商业活动中的暴利行为。(2)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高档服务业的盲目发展。 今后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面向工薪阶层、服务大众百姓”为宗旨,防止依靠公款消费获取暴利而生存的高档服务的盲目发展。(3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的过快膨胀。近年这些部门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干部素质和提高办事效率上来,以减小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因素。
4.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城市居民收入的过快增长,尽量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样才能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还应采取措施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抑制两极分化。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