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邱琴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邱琴

邱琴

身份证号码:4221031974XXXX0823

摘要: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对BIM定义进行分析,并针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最后重点探讨了具体应用策略,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BIM技术定义

BIM技术是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领域的一种新思维、新方法、新概念,它是一种系统技术——将整个建筑项目周期中各项信息、过程和资源集中起来,建立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包括建筑模型的建立,构件的造价信息,施工的进度信息,整个项目场地的布置等。它将工程建设的整个操作流程及信息收集起来,再变成数字化的建筑组件为施工建造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撑,为项目参建各方提供基于BIM的协同平台,有效提升协同效率。确保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能够按时、保质、安全、高效、节约完成。

建筑效果多角度、立体化、只是BIM技术的一部分,真正的革命性在于它能将建筑3D模型同建造成本、进度管理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起来,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经常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的采用线条绘制表达,但是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建筑业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了。然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作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这样便于让项目的各方参与者能够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减少返工,降低成本。

据统计在应用了BIM技术之后,材料损耗比行业平均降低了30%~35%,总成本节约15%~20%,总工期减少20%。可见其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管理人员要想获取足够的工程信息资料,只能够查阅相关的工程施工图纸以及工程数据信息,这样的查阅过程不仅效率低而且资料的内容也不齐全,存在太大的局限性,因此给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在进行相关计算的时候,整体工作量也非常大。现代的BIM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建筑施工的信息资源,为参建各方在设计与资料获取方面提供了许多便利。此外,还能从BIM的系统中获取相关项目模型,从而方便后期修改。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具备下列优势:

2.1实现工程的整体化管理

BIM技术帮助工程管理更具整体性,可以时刻关注其动态,并将所有信息内容全面共享。不仅帮助了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控制施工进度和成本,也能更好的看清整个市场的变化。

2.2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BIM技术能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工程的造价管理与工程本身的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BIM技术能够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精准计算工程量,分析和优化方案,掌握工程项目进度,及时计算变更造价,据此控制造价,提升管理效率。

2.3强化项目资源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实时监测,从而更为合理分配运用资源。并且还能将施工的三维模型扩展,方便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搜索,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更加精细地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实际的工程造价控制中,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决策阶段

在决策阶段就要展开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这是保证造价管理富有成效的关键所在。在此阶段中展开造价管理就要将BIM技术予以有效应用,对造价估算还有投资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比较,要对方案所具有的经济性予以重点关注,应用BIM技术展开方案的比对,确定出最佳的方案。BIM技术能够对大量的数据展开高效的处理,可以将最为重要的造价指标凸显出来,从而能够在短时间中就对造价展开有效的估算。通过BIM技术检索数据,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就会得到减轻,工作人员只要对BIM模型的相关数据进行必要的核对和调整就可以了。从这点来说,有效的使用BIM技术,可以简化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增强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2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利用 BIM 技术来测算造价数据,一方面可以使得工程设计造价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由于 BIM 数据库中存储了企业工程项目的多项历史数据,甚至细化到不同部位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含量数据,因此,设计人员可在设计类似项目时,从 BIM 数据库中直接提取相关设计指标,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实现项目的预定限额设计。同时,在设计阶段可以将建设工程设计的建筑、结构、安装等各个专业系统整合在同一个 BIM 技术平台上,其可视化特点使得在设计审核阶段便于查找各专业系统设计之间存在的冲突与问题,以便提高工程设计的综合质量。

3.3招投标阶段

在招标阶段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工程量进行计算,所要消耗的资源是相对较多的,计算的准确性也较差。招标方和投标方所采用的计算规则有一定的区别,就会导致计算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而如果使用BIM技术,就可使得计算的准确性得到切实的加强。引入BIM技术后,在招投标阶段,针对同一工程进行造价计算时,可以要求采用系统中的同一价格清单和计算标准,这样将确保双方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提高了招投标过程中造价计算的效率和准确度。

3.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思想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造价控制的目标值。在进行图纸会审时,借助BIM模型有利于各专业开展数据整合和多维的碰撞检测,能更直观地发现问题,减少变更和返工的损失。利用3D-BIM模型加上成本、时间就可变成5D-BIM模型,建设单位能对资金计划、进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及时审核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情况。对施工单位而言,借助BIM模型中材料数据库的信息,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控制材料的用量,确定合理的材料价格,发挥限额领料的真正作用,实时把握工程成本信息,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利于开展目标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工作。

3.5 竣工结算阶段

传统基于二维图纸的工程竣工结算极为繁琐,需计算施工图纸中的工程量,还要结合设计变更单、工程联系单进行工程量增减的计算,双方造价工程师需要按照各自工程量计算书逐个构件地核对,当遇到出入较大的部分,更需要按照各个轴线各个计算公式去核查工程量计算过程。通过BIM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审核对量,这对于结算过程的时效性以及结算资料的完备性和规范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优势明显,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造价管理沿着精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该项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工作人员应结合工程各个阶段实际情况,切实保证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洪瑞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3)

[2]张振.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

[3]李志阳,张天琴,孙志新.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1)

[4]李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6,(07)

论文作者:邱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邱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