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文明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文明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 江苏 苏州 215129)

【摘要】 目的:探究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07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施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长为5.2~49.6个月,平均血流量为(200.6±10.3)ml/min。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的隧道口位置发生炎症反应,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未对后续治疗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率为4.76%。结论:对于血液透析者,实施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可为其提供充沛的流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严守无菌原则,依照正确使用方式留置导管,这样能够加长导管使用寿命,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双腔导管;长期留置;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291-02

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应当创建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这是确保患者透析成功的根本保证。因疾病的原因,需要进行临时性血液透析患者适合使用中心静脉插管法,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医护人员掌握起来相对容易[1]。但值得说明的是,该方式也有并发症多,保留时间短暂的弊端,非短期置管者并不适用。部分需要进行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因为进行内瘘手术次数过多,没有办法再次使用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因此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由此而生。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3年07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施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07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施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在此其中男患者31例,女患者11例。年龄区间为44.9~79.5岁,平均年龄为58.9±4.2岁。在此其中多囊肾者9例,糖尿病肾病者15例,高血压肾病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 8例。22例患者因为内瘘闭塞或者狭窄无法实施原有置管措施而选择长期留置双腔导管,9例因自身血管条件差,11例因为内瘘创造失误选择该法置管。

1.2 方法

患者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前,院内肾脏内科医生在患者实施完全麻手术下,使用seldinger法联合撕脱类扩张设备,把双腔导管置入到患者的颈内静脉之中,导管中常规使用肝素盐水封管,在导管出口位置缝合两针,使用无菌敷贴,对穿刺位置加以覆盖。

2.结果

本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长为5.2~49.6个月,平均血流量为(200.6±10.3)ml/min。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的隧道口位置发生炎症反应,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未对后续治疗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率为4.76%。

3.讨论与体会

(1)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脉搏,血压与呼吸等情况加以观察,如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时刻注意患者插管位置是否存在红肿与出血等现象,如伤口发生渗血,应在第一时间更换敷料,同时加压包扎,如果患者的出血部位发生红肿现象,可以使用浓度为50%的硫酸镁敷在该位置中,帮助血肿顺利消退[2]。

(2)实施置管前强化心理护理

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患者的治疗进程受到极大影响,对于此,护士应向患者与家属耐心解释进行长期留置双置管的治疗目的,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出现,应当在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加以处理,全面消除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3)血流量不足与静脉压上升的处理方式

如果在置管过程中,患者出现上述两种现象,护士应首先检查管路是否存在扭曲现象,如存在,可在短时间内更换动脉端,后继续进行透析工作,但要注意时间,避免重复循环对透析效果造成影响。如有需要可使用尿激酶肉溶栓治疗。

(4)在每次对患者实施透析治疗之前,应使用浓度为0.5%的碘伏对插管四周皮肤直径5cm以上和导管接口位置,使用直射器对导管内部肝素盐水以及血凝块做吸出处理,如在此过程中遭遇困难,应缓慢抽吸,避免血栓落入到血管内,使用尿激酶可顺利溶栓,等到血凝块溶解之后抽出,畅通之后再次使用,在此其中注入生理盐水和肝素,连接好血路之后实施透析工作,在血管和导管连接位置,使用无菌纱布加以包裹。

(5)在结束透析治疗时,使用碘伏对血管和导管连接位置消毒,对血管路进行断下处理,利用10~20ml的生理盐水对管腔中的血液进行冲洗,后依照导管容积,利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对于高凝者,使用肝素原液封管,在灌注的同时夹住导管夹,对管口实施二次消毒,使用肝素帽进行封口,利用无菌纱布包扎,在透析间隔期间内,透析代管不能做他用。

在患者治疗期间内,护士要强化对其的健康宣教力度,告知其在留置导管期间内,保持好局部卫生,在清洁脸部时,水不能流入插管位置,如不慎流入,应及时更换。尽量穿着轻便衣物,避免对导管造成拉扯。对导管的末端加以固定,防止摇动,以免穿刺位置出血,增加感染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压避免对血管造成压迫,经常注意插管位置是否存在异常,如有,要在第一时间就诊。

综上所述,对于无法创建内瘘的血液透析者实施长期导管留置,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导管阻塞与相关感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留置工作的成败。其感染率与护理质量高度相关,因此护士在进行实工作中,应当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加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全面提升患者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陈翠芳.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281-282.

[2]丁秋珠,张巧根,吴竹兰.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62-1163.

论文作者:周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  ;  ;  ;  ;  ;  ;  ;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