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李文涛1,任兆妮2
(1.南京邮电大学 人事处,南京 210023;2.江苏开放大学 艺术学院、健康学院,南京 210036)
摘 要: 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是近些年来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孙中山教育思想特征、孙中山教育思想哲学基础、孙中山教育目的及教育作用、孙中山教育内容及方法等。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法有待创新;研究领域有待扩展。
关键词: 孙中山;教育思想;综述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卓越先驱者,并在长期领导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关于教育思想方面,其虽无专门的论著,却在他的著作及演讲中多有论述。孙中山与孔子、孟子、毛泽东和蔡元培曾同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一份影响世界历史的百人名单,这足见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之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在全博士把建国以来孙中山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从1949年至“文革”前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9年前后。他认为第二个阶段是孙中山研究的复苏与发展时期,大批专著出版,大量论文发表。[1]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专门研究,同样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④Christopher Peacocke,“Mental Action and Self- Awareness(Ⅱ):Epistemology”,in Lucy O’brien,Matthew Soteriou(eds.),Mental A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192.
一、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概况
近四十年来,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成果日渐丰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笔者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进行检索,共搜集到期刊论文120多篇,学位论文4篇,专著2部。现就依据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分析如下。
1.研究热度螺旋上升
对村庄空间的整治规划应分为2个方面进行规划:首先是村庄布点规划,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提高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其次是村庄建设规划,主要是从微观角度上对村庄之间的问题进行解决[2]。
第一种观点认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革命性与科学性。马绪荣、肖飞在《试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中对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有当代价值。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以变革社会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孙中山教育思想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2]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产生和萌发于革命之中,他所提出的“革命与教育并行”的观点,顺应了反对传统封建教育制度的时代潮流,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对文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研究视角各具特色
59岁的魏银仓是河北武安人,1997年在家乡开始从商,他创办的中兴汽修厂曾是当地最大的汽修厂。2004年,魏银仓南下广东,借房地产项目在珠海打下商业根基。
3.研究机构高校为主
1.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特征的研究
所谓“先养而后教”、“治本为先”,代表了孙中山对物质文明建设和心性文明建设的辩证观点。在孙中山那里,对于国家的建设而言,精神之建设和物质之建设,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孙中山把物质文明建设放于首位,认为“实业发达,民生畅遂”方是根本;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精神文明具有治本的作用,改造国家要从根本上改造人民的心理。学者们普遍认为,尽管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在理论上同“知易行难”说一样是有错误的,但其对宋明理学知行学说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批判及其“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内核,仍然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
二、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物流信息化是一个整合性物流管理平台,其借助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等展开系统的智能采集和分析处理生产、供应和销售等环节中的情况、消息、数据、信号等,并运用决策支持技术有效组织和协调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流通环节和部门,以促进企业物流管理销量与质量的提高,节约物流成本。物流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包括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与数据化、物流信息传递的实时化与标准化等,创立了配送优化调度、智能交通、动态监控、仓储优化配置等新型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学者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目前,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通过期刊论文发表年度的分析来看,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的热度呈现出时高时低的不稳定性和螺旋式上升性的特征。1981年,共有4篇相关论文发表,分别是周德昌的《孙中山教育思想简论》、韩荣宝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对教育事业的贡献》、郭道明的《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黄保信的《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从1981年起,除个别年度没有期刊论文发表外,其它年度的发文量都在2篇以上,其中2010年度的发文量(9篇)达到峰值。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论文,1978—1987和1988—1997这两个十年期间分别为16篇和20篇,而1998—2007和2008—2018这两个十年期间则分别为35篇和53篇,最近十年的期刊论文数量比前二十年的总和还要多。可以看出,虽然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的期刊文献总量有限,但是从整体上仍然是处于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趋势,这也表明国内学者对其教育思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以上这三种类型,对于音乐作品与文本的关联,作曲家与音乐作品的关联,以及音乐作品与音乐的关联这三个问题都没有道明。尽管,在涉及哲学范围内的关于音乐本体论研究中,似乎有了回答三个问题的方法,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事实上,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1,音乐作品是什么?2,文本是什么?3,音乐是如何与音乐作品相关联的?这些也就是最初提出的那三个问题。
第二种观点认为,孙中山教育思想具有普及全民教育的特征和浓厚的革命色彩。余晓宏认为,“孙中山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使得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富有浓厚的革命色彩”;“普及国民教育是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突出特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性。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只要是中华民国的国民,都可从中得受教育之惠。这种教育普及的深度和广度是以往或稍后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所不及的。”[3]对于孙中山主张国家推行普及教育等思想,渭南师范学院的党旺旺则将其概括为民主性的特征,他认为“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看,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与基本特征,而教育的近代化也必然伴随着教育的民主化过程”。[4]
纵观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的这些学术成果,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各有不同,却各自从不同的侧面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了孙中山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从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如1984年杨金鑫的《试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从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等方面对孙中山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012年韩剑锋的《孙中山教育思想的道德意蕴》则从普及教育的公益性质、教育救国的工具理性和人格教育的价值理性三个层面指出了孙中山教育思想的道德意蕴及其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意义;其二,从发展的历程来研究,如1983年张至的《试论孙中山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将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分为早期(民主革命准备阶段)、中期(辛亥革命胜利之初)和后期(五四运动前后)三个阶段,2006年王兆祥的《孙中山教育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把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分为辛亥革命以前、辛亥革命期间和建立民国以后三个阶段;其三,从具有的特征来研究,如2012年党旺旺的《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特征》,2014年钮锡珍、刘守旗的《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启示》,2015年马绪荣、肖飞的《试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等;其四,从比较的视角来研究,如1996年吕崇明、陈金龙的《毛泽东与孙中山教育思想之比较》,2003年郭贵儒的《李大钊与孙中山教育思想之比较》,2010年段锐、刘贝的《孙中山与熊希龄教育思想之比较》等;其五,从具体的内容来研究,主要有国民教育、军事教育、女子教育、党化教育、革命教育、实业教育等普及教育思想,如1988年张效同的《略论孙中山普及教育的思想》、2015年赵丽华的《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1990年周林的《孙中山军事教育思想浅论》、1990年陶嘉的《孙中山的女子教育观简析》、2007年张太原的《孙中山与党化教育》、2010年林新军的《孙中山的革命教育观》和《孙中山先生的实业教育思想》等等。
第三种观点是以钮锡珍、刘守旗为代表的学者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的角度来论述其主要特征,认为孙中山从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关心和重视教育,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主张“教养有道”,强调普及教育是国家任务;主张爱国主义教育,强调革命精神培育;主张“女子教育为最要之事”,强调“儿童本位之教育”;主张向西方学习,强调发展社会教育。[5]
以上三种观点,虽在概括表述的结论上有所不同,但其在实质上却有相通之处,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特征进行了阐述,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客观上来讲,大多学者比较认可第一种观点,认为革命性和科学性是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黄保信提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革命为前提,把教育作为改造中国的一个紧要环节而加以重视的,这是他与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救国论’的本质的区别。”[6]孙中山是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拥护者,他所提出和坚持的“三民主义”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纲领。孙中山的科学精神和进步态度至今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2.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研究
从以上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进一步挖掘孙中山教育思想起到了良好的奠基和指导作用。同时,学者们对孙中山教育思想中对于古今中外的科学态度、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的教育内容以及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等的研究,对新时代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但是客观上来看,纵观目前所有的文献研究,国内学界对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韦杰廷、邓新华在其专著《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中首先分析了孙中山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认为孙中山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肯定行是知的源泉和基础,行是判定知正确与否的标准,形成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最精彩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孙中山的教育思想是建筑在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9]孙中山知行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知难行易”、“行先知后”,与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传统观念针锋相对。在孙中山那里,“知”指的是科学知识,即所谓的“真知特识”,而“行”则指的是人人皆可做到的日常生活实践活动。孙中山认为,物质生产与经济生活是实行普及教育的前提条件,也即“先养而后教”。据此,孙中山不仅批判了古代的“知易行难”说,而且批判了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从机构分布来看,对孙中山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的主要为高等院校、专科院校和科研机构,而其中高等院校占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研究孙中山教育思想较多的为济宁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由此可见师范院校对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视。当然,国内的综合性大学对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也不少,如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黑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中对孙中山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的主要是上海社会科学院。199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李华兴、张元隆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了《孙中山的教育思想》,2001年李华兴在《广东社会科学》发表了《论孙中山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
选取桩径为500 mm,桩长为24 m的CFG桩进行沉降计算。计算场地平面长度27 m,宽度14 m,计算荷载为满堂450 kPa,计算简图见图2所示,基底应力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3.关于孙中山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的研究
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阶级社会之中,教育具有阶级性,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它既是教育理论的核心研究范畴,又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实践问题。”[10]那么孙中山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说:“学校之目的,于读书、识字、学问、智识之外,当注重于双手万能,力求实用。凡能助双手生产之机械,我当仿造,精益求精,务使我能自造,而不依靠于人。必期制造精良,实业发达,此亦学校所有事也。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必学校立,而后地方自治乃能进步。故于衣、食、住、行四种人生需要之外,首当注重于学校也。”[11]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考察的基础上,孙中山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或者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众多人才。
吴自强认为,孙中山对于教育目的,主张灌输知识与生产劳动同时并重,这与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列宁所说的学校的目的“生产工作若不与教育相结合,则未来社会的理想,即将无达到之可能”等的教育主张,是前后一致的。[12]对于孙中山所提出的知识分子应当用其学问为平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的观点,周德昌认为,“孙中山的这种善良和殷切的希望,在旧中国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知识分子才有可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3]雷克啸、何国华、黄保信、冷静、史新等学者们在其文章中一致认为,孙中山的教育目的论,对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与批判,指出封建社会读书人只求个人发达,这种“立志”实际上是只为个人谋求利益的私人之志。比如,雷克啸指出,“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和封建思想的文化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教育青年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立志‘为大家谋幸福’。他指出封建时期读书人只求‘入学、中举、点翰林、做大官’,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目的。”[14]在孙中山教育思想中,“立志”对于肩负着建设国家重任的青年来说是最要紧的一件事情。孙中山说:“我读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世界极有名的人,不全是从政治事业一方面做成功的;有在政权上一时极有势力的人,后来并不知名的;有极有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范围之外的。简单的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15]在孙中山那里,各青年所立之志,是那种帮助国家变成富强的国民之大志气。
有人认为,储量评估是输入资料、运行评估软件、得出数字结果的简单程序性工作。实际上,储量评估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评估分析。该项工作体现在各项参数选取及评估过程的各个环节,既有软件运行前的分析,也有运行中的分析和运行后的分析。
关于教育的作用,孙中山明确指出:“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16]在他看来,人虽有天赋才智,却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通过后天的学校教育,方可培养出各种人才。金林祥认为,孙中山很重视教育,分别从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与国家兴盛、教育与革命斗争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17]卢志强提出,在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中,还阐述了教育、人才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孙中山在批判洋务派官僚时已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强盛的“命脉”,是立国之“本”。[18]还有学者提出,孙中山认为“非学问无以建设”,并曾列举许多事例说明近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19]
除上述研究外,国内学者还对孙中山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例如在孙中山教育内容的问题上,学者们都普遍认为孙中山十分注重“取法现代”,把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但除此之外,还包括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吴自强提出,孙中山的教育内容主要包含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并且两者的关系甚为密切,同时专业教育又分为党员训练、军人教育、农业教育、师范教育等方面。[12]何国华将孙中山的教育、教学方法归结为 “因材施教,勤奋学习”、“坚持自学,独立思考”、“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观察实验,手脑并用”。[20]
三、结论
在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的问题上,国内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是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郭道明提出,“研究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必须同他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才能从理论基础上弄清楚教育思想的实质并获得科学的结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也是与他的哲学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可以说是贯穿了他的整个教育思想的。因此,探讨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不能不同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的知行学说联系起来。”[7]杨金鑫明确指出,孙中山从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出发,阐明了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主张“治本为先”。在孙中山看来,物质生活是基本的,只有在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有了保障的基础上,普及教育才能实现。[8]
1.研究成果数量较少
目前,国内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些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中,研究成果较少,研究也不够全面和系统。通过中国知网等的检索,改革开放以来,以孙中山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的期刊论文仅有一百多篇,专门研究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学位论文均为硕士论文,而且数量也不多,仅有四篇。另外,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专著,除了韦杰廷、邓新华于1992年所著的《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外,后期再无学者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
2.研究方法有待创新
国内学者对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基本上是采用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来看,存着这研究手法单一、研究范式固化等相关问题。部分学者主要采用史实引用和简单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把握。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必须有效借鉴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从而保障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有序进步。
实现翻转课堂的课中线下教学 在混合式教学的线下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原有的教师教授为主变为学生的学后交流、教师答疑解惑指导为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在线上学习后有疑难问题,线下可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真正实现学习观念从被动接受式变成主动研究式。
3.研究领域有待扩展
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领域尚存在理论上的空白,需要通过史料分析加以探索和分析。在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主要特征、哲学基础、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研究上,虽然学者们各自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有的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孙中山教育思想资料的整理层面上,并没有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另外,就目前学者关于其教育内容的研究来看,对孙中山的普及教育思想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其道德教育的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扩展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在全.孙中山研究60年(1949—2009)[J].兰州学刊,2016(1):86-94.
[2]马绪荣,肖飞.试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J].湖湘论坛,2015(3):119-123.
[3]余晓宏.略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两个突出特征[J].宿州学院学报,2005(3):96-98.
[4]党旺旺.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特征 [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8):10-11,15.
[5]钮锡珍,刘守旗.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4-128.
[6]黄保信.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5):10-17.
[7]郭道明.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11-16.
[8]杨金鑫.试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J].渭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88-92.
[9]韦杰廷,邓新华.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
[10]冯建军.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58.
[1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4.
[12]吴自强.略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J].抚州师专学报,1983(1):3-10.
[13]周德昌.孙中山教育思想简论[J].天津师院学报,1981(1):8-13.
[14]雷克啸.孙中山的教育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34-39,27.
[1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535.
[1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8-9.
[17]金林祥.孙中山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2):40-46.
[18]卢志强.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3):87-91,97.
[19]傅炳旭.论孙中山教育思想述论[J].东岳论丛,1994(5):96-99.
[20]何国华. 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 [J].江西教育科研,1987(3):17-22.
Summary of Research on Sun yat-sen’s Educational Thoughts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LI Wen-tao1, REN Zhao-ni2
(1.Personnel Divis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23, China;2.School of Fine Arts & Health Science, Jiangsu Open University,Nanjing 210036, China)
Abstract : study of Sun yat-sen’s educational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issue concerned by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education, ethics and history in recent years. At present, research on Sun yat-sen’s educational thought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n yat-sen’s educational thought, philosophical basis of Sun yat-sen’s educational thought, Sun yat-sen’s educational purpose and function, Sun yat-sen’s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methods, etc.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the following: few research results; research methods in need of innovation; research field yet to be expanded.
Key words : Sun yat-sen; educational thought; review
收稿日期 :2019-08-12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2018SJA0099);南京邮电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项目(XC217012)
作者简介 :李文涛(1986-),男,山东滨州人,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伦理和中国传统伦理。
任兆妮(1988-),山东新泰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44X(2019)10-0052-05
责任编辑:彭雷生
标签:孙中山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综述论文; 南京邮电大学人事处论文; 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健康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