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郑新明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郑新明

杭州大正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311254

摘要:沥青路面由于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和行车平稳舒适度,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进行路面施工作业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范对每道施工环节做到严格要求,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在施工作业实践中,不断优化相关施工技术,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概述

1.1配合比控制技术

为了获得拌和的最佳时间选择和温度控制的数据,施工人员要对沥青混合料先进行试拌,密切关注矿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使用量等方面。拌和时,冷料仓的转速由待料和集料粒径来决定,由此来平衡供料比。采用科学的方法搅拌混合料,比如抽屉试验法、马歇尔试验法,从而确定适合的配合比,同时要注意热混合料进入贮料仓的下降温度应在10℃范围内,储料时间在72小时内;集料温度比沥青温度要高,幅度在10-20℃。这些正确准备为后续技术做了充分的铺垫,全方位推动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1.2碾压技术

碾压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沥青配料彼此间的缝隙来增加其密度,借此实现沥青路面长久耐用的优势。碾压流程囊括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初压时压路机选择规格为13t、双钢轮振动型,维持速度在2km/h,初压后要对不恰当的平整度、路拱等进行调整;复压时的压路机选择数量为两台、25t、单钢轮振动型,速度为3km/h,然后以同样的速度柔压3次,此时压路机为30t轮胎式压路机,复压要求没明显轮迹;终压时压路机碾压2次,速度控制在3km/h,压路机规格为13t、双钢轮振动型,终压的效果是路面没有轮迹。

配比控制技术与压实技术密切相关[2],当配比技术的实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而压实技术没有时,沥青路面的功能性衰减,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要积极关注路面压实的效果,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与解决方案。另外,碾压速度一般为2-4km/h,在变更车道时压路机须意识到与平常的不同,行驶速度要放缓,确保路面施工工程如期进行。

1.3接缝施工技术

接缝施工技术应用于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方向的施工缝,包括横向和纵向接缝[3]。对待不同方向的施工缝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处理,横向接缝的解决方法是将端部直尺呈悬臂状悬挂于3nl直尺的纵向延伸位置,然后割分直尺掉落位置,同时确保裂缝位置处于干净无灰尘的状态,可适当添加沥青量,用钢简式压路机压实裂缝;对于纵向接缝,用两台摊铺机以梯队联合方式进行处理,预留不压实部位的范围为10-20厘米,此时会产生5-10厘米重叠的位置,要想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运用热接缝的办法实现跨接辗压。如果接缝问题解决不当,将会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

1.4施工后期病害处理技术

路面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产生的剩余材料或者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相关人员在每个流程结束后要按相关技术标准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全方位为沥青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沥青路面施工后期会出现路面的泛油、油包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路面施工操作不规范或者透油层等因素对油石比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技术人员应采用相关技术及时解决问题,控制沥青路面施工水平。

2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

车辙是在车辆通行后会在路面形成车轮的痕迹。车辙也成了对路面进行周期性养护的重要目标,它直接反映出沥青路面的质量与使用期限。车辙问题之所以在沥青路面中经常出现的原因在于沥青路面的弹性特点,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公路工程路面持续的变形,进而给路面的平整度、路面结构及承载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2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

沥青是由非金属衍生物和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黑色物体,它的弹性的特征会受到气温变化的直接影响而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时路面的平整性、承载力、抗压抗拉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导致路面出现裂缝,进而影响到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如果公路工程设计还存在严重的缺陷,以及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道路路面出现的问题会愈加的严重。

2.3沥青路面的磨光问题

沥青路面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营之后,由于受到车辆持续不断的碾压,会使得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磨光的问题,致使不能给过往的车辆提供一定的路面摩擦力,从而给车辆的通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对路面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与此同时,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科学的配比,保证沥青路面的安全质量,从而保障道路的安全运行。

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质量

施工原材料是保证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对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按要求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原材料采购时,应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检验报告进行查看,保证采购合格的原材料。对于质量波动比较大的原材料,应加强检测频率,防止不合格材料被使用到路面施工中。另外,可在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的时候予以说明,要求供应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波动。运输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设专人进行管理,并做好防潮防雨措施。

3.2做好施工机械的调配

施工机械是保证工程顺序进行的关键,施工中必须做好施工机械的调配。施工机械的数量和型号是选用机械设备的重点,应结合路面施工要求进行选配。施工前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保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防止由于设备损坏造成施工停止。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每台机械都有检查、维修记录表,对维保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严禁私自改变配合比。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对骨料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测。当原材料出现较大变动时,应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配合比调整。另外,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的工作情况经常进行检测,防止由于故障影响混合料配合比。

3.4强化路面养护

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而言,存在着三分修,七分养的说法,也就是说,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除了施工前的原料配比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外,也取决于施工完成后的路面养护工作。当前,不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在施工完成后不久就出现了种种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养护工作的不到位或者流于形式。因此,在路面完成后,市政部门需要构建完善的养护制度,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所有可能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中,路面积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对沥青路面损害最大的因素。长时间的积水不会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外观,同时也容易使路面平整度出现问题,此时,最为有效的措施则是对道路排灌设施进行疏通。至于其他因素导致的路面质量问题,市政部门需要拟定完善的养护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路面养护工作,定岗定责地完善沥青路面的养护。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里行驶的机动车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这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也给日常的道路通行带来了压力,同时给公路工程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强化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就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小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中国标准化,2017(24):129-130.

[2]顾延泽.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北方交通,2017(12):75-77.

[3]张红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7(12):171.

[4]王波.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5):205-206.

论文作者:郑新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郑新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