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肛肠医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来观察其对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影响,以促进其康复。方法 将75例拟接受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其中治疗组38例,干预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而干预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 通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理状态;直肠癌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治疗直肠癌的手段,部分患者还需进行人工肛门造口。据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于围手术期间存在焦虑、抑郁情绪[1]。而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恢复,最终影响患者预后。所以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必要,其不但可以稳定患者情绪,还可促进治疗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恢复效果。本研究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影响,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75例拟接受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其中治疗组38例,干预组37例。患者经病理及手术确诊为直肠癌,术前、术后经检查无远处转移情况,预计生存期>12个月;术前均存在焦虑、抑郁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5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分;均可独立完成各项测量;术后均采用相同化疗方式治疗。排除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心脑肝肾等器质性功能障碍、焦虑及抑郁病史等。干预组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52~70岁,平均为(60.5±1.5)岁;手术方式:Dixon术式15例、Miles术式12例、保肛手术1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54~72岁,平均为(62.0±1.0)岁;手术方式:Dixon术式17例、Miles术式13例、保肛手术8例。比较2组手术方式和年龄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行常规护理;做好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伤口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干预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和情绪干预及行为干预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如下:
(1)收集患者资料:待患者入院后,于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前收集患者个人资料,如患者对直肠癌知识和手术及预后的了解情况[2]。掌握患者心理情况,如患者情感和性格情况,是否存在不良情绪,掌握患者社会支持及文化程度等。成立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并由本院高年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并由3名护士共同组成。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然后根据患者实际心理情况来具体分析患者心理和行为及情绪间关系,并结合中医情志理论和“认知-行为”疗法理论来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
(2)情志护理:情志不畅对患者脏腑气机具有一定影响,且可直接损伤患者内脏,使得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由于“思伤脾”和“悲伤肺”及“恐伤肾”,因此对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均存在一定影响。所以要对患者情志不畅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并加以护理干预。过度思虑者:可采用注意转移法,如呼吸减压和音乐疗法,指导家属通过聊天等方式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过度焦虑者:可通过鼓励或暗示等方式来缓解其焦虑状态,可邀请治疗成功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增强其治疗信心。过度恐惧者:可给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以消除其陌生感;给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护士在接待患者过程中需面带微笑、热情,操作时技术要熟练,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提高其自信心。人工肛门造口者:术后需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并告知患者倾诉内心感受,并协助患者尽快接受人工肛门,减轻或缓解其抵触情绪。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接触及交流,以取得家庭支持,减轻其自卑等心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价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3],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或卡方检验。
2结果
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2组患者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而干预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见表2。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据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于围手术期间存在十分强烈的心理反应,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4]。经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均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标准分分界值,因此而说明患者入院时已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同时患者治疗配合度较低,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5]。然患者之所以出现负面心理情绪可能与以下相关因素有关:目前虽然采用手术治疗可改善其预后,但由于手术治疗为有创性操作,因此会带来一定应激性,同时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创伤,并且给患者心理状态造成重大影响。由于不同类型及分期直肠癌患者需采用人工肛门造口,但因人工肛门和粪袋极易给其生活产生不便,从而使患者出现自卑和抵触情绪。因受文化程度影响,因此对直肠癌及手术认识有限,所以会出现悲观等情绪。然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其对治疗配合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影响术后恢复。因此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关键和必要,以为患者提供良好治疗环境,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促进其术后康复。
经本次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而干预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由此而说明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其心理情绪,从而更好地促进其接受治疗。
总之,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淑梅,胡玉欣.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建立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2):116.
[2]姚开颜,李其龙,马万里.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10):90-92.
[3]张玉玲.3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22):2086-2087.
[4]靖林林,李琼,吴秀琼,等.丹栀逍遥丸联合心理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4):479-481.
[5]毛德莲.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12):1118-1119.
论文作者:白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患者论文; 直肠癌论文; 心理论文; 手术论文; 焦虑论文; 术后论文; 抑郁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