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外伤后头部麻木验案1则论文_莫昊风,张新斐,冷情英,杜晨博

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外伤后头部麻木验案1则论文_莫昊风,张新斐,冷情英,杜晨博

莫昊风 张新斐 冷情英 杜晨博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广州 510510)

【摘要】 严重的头部外伤会造成诸多后遗症,我院通过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1例外伤后引起的头部麻木患者,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梅花针;艾灸;外伤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086-01

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头部外伤会直接对大脑造成损害,经过及时治疗虽可减少死亡率和残疾率,但不少患者后期仍会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我院1例因头部外伤后引起的头部麻木通过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病历资料

患者,男,44岁,因“头部外伤致头部不适约3月”入院。患者于2015年年9月23日被他人用汽车防盗锁砸中右额部,当即出血疼痛急送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右额骨凹陷性骨折,给予清创缝合,抗炎、止血支持等治疗。当时无昏迷、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伤后感头晕,右侧额纹消失,遂于当地医院行针灸治疗1月余,仍遗留右半颅头皮感觉障碍,对痛觉、触觉感觉消失。遂于12月15日来我院门诊治疗,患者精神可,食欲可,睡眠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减轻,言语对答切题,自主体位,体查合作,右额部近眉弓处见一不规则切口瘢痕,较左侧略显低平,右额顶部触觉、痛觉减退。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Ⅴ级,感觉、肌张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头颅CT:额骨凹陷性骨折、额叶小软化灶形成。中医诊断:痹症(气滞血瘀),西医诊断:⑴右额骨凹陷骨折;⑵脑外伤后遗症。遂行梅花针叩刺局部配合艾灸额顶麻木部位。梅花针叩刺具体操作: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的末端,上下颤动针头,利用针柄的弹性敲击皮肤,刺激由轻至重,叩刺麻木部位,出血如豆大即可,叩刺结束后擦拭出血部位,以碘伏消毒,嘱咐患者三小时内头部不能沾水并穿戴帽子,隔日一次。艾灸则以悬灸头部麻木区域为主,因患者头皮感觉消失,故艾灸时要控制温度,避免过高,烫伤皮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次治疗结束后,患者诉麻木感减轻大半,次日来诊时,头部皮肤已有痛感。五次治疗结束后麻木感已消失,临床治愈。

2.讨论

梅花针系皮肤针之一,因其五枚针尖围列似梅花而得名。因以五枚短针集束一起,故又有称从针者。梅花针的理论可追溯至内经时代,《灵枢?官针》云:“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又云:“杨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也。”此处所言毛刺与扬刺即是梅花针的雏形,“刺浮痹皮肤”已明言皮肤针有治疗皮肤麻木的作用;其“正内一,傍内四”恰如梅花五枚针[1]。若装七枚短针者,即称七星针。除此外,《灵枢?官针》还载有:“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内伤,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与梅花针有类似之处。施用皮肤针选用梅花针法较多,也有人称作七星针疗法、神经刺激疗法,临床适用于高血压、头痛、失眠、神经麻痹、肠胃病、皮肤病、神经痛、以及妇科、儿科等疾患。本例患者头部麻木乃外伤后气滞血瘀,血气不荣所致,外伤后头部经络受损,血脉溢出,而成离经之血,离经之血未除,则头部经络不通,不通则血气不能正常流注,血气不能荣于头痛,则发为麻木。故而在局部以梅花针叩刺,一方面将其离经之血排出,另一方面又可疏通头部经络,改善气血循环,故而收效甚速[2-3]。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辛温味苦,艾灸是我国传统的针灸方法之一,是将艾叶制成柱状或条状,点燃使之熏烤人体的穴位来达到治病保健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卷十五》:“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科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4-5]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生阳举陷、拔毒泄热等作用,可激发、提高人体免疫力。动物实验证明,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呀、原发性痛经等均有作用[6-7]。因患者伤后达3月余,久病必瘀,久病必虚,故以艾灸温通经络,助其得阳气之温,使瘀堵之络通行更畅,加之艾灸能使局部血气得荣,血气荣则能正常濡养头部皮肤,则麻木感自消。

【参考文献】

[1]陈曼珍.梅花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2]祝春燕.梅花针叩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6例[J]. 光明中医, 2013, 28(2): 327-328.

[3]聂兢克,王健.近十年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特点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9(3): 215-217.

[4]张青元,胡淑萍. 艾灸机理研究现状与探析[J]. 上海针灸杂志, 2008, 27(5): 47-50.

[5]张建斌,王玲玲,胡玲等.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J]. 中国针灸,2011,31(1):51-54.

[6]罗磊,胡玲,何璐等. 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1,36(2):105-109.

[7]孙娟.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论文作者:莫昊风,张新斐,冷情英,杜晨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外伤后头部麻木验案1则论文_莫昊风,张新斐,冷情英,杜晨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