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世界发展的核心是人类发展,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坚持将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加快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城市规划、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众的绿色行为养成。
关键词: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现代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自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不但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而且也导致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工业文明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的频发爆发向人类生存和发展发出明确警示:工业文明下的技术使用无法实施生态保护,并且已经成为人类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因此,超越工业文明,解决“城市病”问题不仅要依赖于当前技术及其系统的调整、优化和完善,还要依赖制度变革、经济和城市发展范式转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重构。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不断探索解决工业文明中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发展理念,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一直在探索现代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式,产生了诸如田园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生态经济城市等新理念。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既是对工业文明精华的继承,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从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到党的十八大将其作为战略任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明确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占有和改造的过程,也是人类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城市的认知和定位,更取决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理念。随着全球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市病日益突出,如何探索出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模式,成为一个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和人口大国,正面临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城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正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范式,是高质量背景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探索。
二、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路径
1、树立生态意识,崇尚绿色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是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人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危机的根源都来自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要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就必须要转变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不仅包括绿色观念的树立,也包括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形成,并且要求这些观念和行为能最终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普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的全民教育,树立绿色价值观念
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并非朝夕之间,离不开绿色观念在人们思想中逐渐深入,这需要以绿色发展的原则和规范来对整个社会公众进行长期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帮助社会公众能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观念和生态文明理念,从而进一步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和生态伦理道德规范并逐渐培养出绿色文明行为和习惯。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秀成分以及其他国家科学合理的生态思想,以此充实我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我们要实现教育形式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针对不同阶层、不同认知水平的社会公众,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定,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的生态教育体系,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使得这项教育工作逐渐规范化、系统化。
1.2全面构建生态文明的传播体系,营造绿色舆论气候
生态传播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实践载体,构建生态文明的传播体系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广,生态文明城市的构建,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根据不同载体的多样性特点,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媒介作用,将报纸、广播、刊物等传统媒介与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进行复合使用,对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价值观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领域的宣讲和传播,综合构建生态传播载体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股强有力的舆论压力,对于好人好事不断传播和赞赏,对于不良行为不断曝光和抵制。
2、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城市综合治理
2.1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为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鲜明地展示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特点,增加城市美感,提升城市竞争力。首先,城市规划既要立足当下,更要放眼未来。立足当下,就是要基于城市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基本条件,坚持实事求是态度,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切勿追求高大上、大而全;放眼未来,就是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更应考虑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只有这样城市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其次,城市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城市面貌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展现的是这个城市特有的地理风光和人文特色。每个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发展水平、自然风貌各不相同,不能盲目追随潮流或简单效仿,而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规划、定位和建设。再次,城市规划还应坚持适度发展原则。每个城市的自然生态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当一个城市的规模超出其自然生态承载力时,城市的功能将无法正常发挥,城市的发展也将面临停滞。
2.2加强对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
交通拥堵目前是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通病。现代化城市应当倡导绿色交通,通过优化城市交通内部系统,不断延伸资源、环境和系统空间,最终达到协调共生,这不仅为社会公众创造了良好环保的生存环境,也为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帮助。为了防止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政府要建立完善有效地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系统,引导市民选择公交系统,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为城市建设提供有效地控制和监管。
结束语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换时期。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范洪国.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
[2]李小云,李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研究.华中建筑,2019(04).
论文作者:王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工业论文; 中国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