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气候变化论文,作用论文,全球论文,IPC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55(2011)06-0034-40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而气候变化问题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而且也将深刻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围绕着温室气体减排、抑制全球变暖的气候问题,国际社会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与合作,但又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博弈和斗争。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和科学问题,而是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糅合了复杂政治、经济、外交和国际法律因素的综合性问题。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进程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以其特有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与IPCC的成立
所谓气候变化,一般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联合国将“气候变化”定义为:“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①
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始于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早在1820年,法国科学家让·巴蒂斯特·约瑟夫·傅里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就撰文指出,地球热量的保持在于地球大气层将地球发射向太空的热量重新反射回了地面。虽然这一发现是现今气候变化系列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直到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文特·阿列纽斯(Svante Arrhenius)在借鉴傅里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地球温室效应的学说,揭示了温室气体对于地球温度和气候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将会强化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地球的表面温度不断升高。在广泛收集数据和亲自进行观测的基础上,美国科学家基林(Keeling)于1961年提出了著名的“基林曲线”(Keeling Curve),用客观数据说明了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在稳定地增长。基林所收集的数据创造了世界上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记录,这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打下了可靠的基础。在基林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研究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开始迅速增加。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气候变化问题首次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国际社会对气候变暖将会造成的危害达成了基本的共识,随后开始努力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才逐步展开。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与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98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988年12月,IPCC正式成立。
根据IPCC成立的宗旨,其主要任务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②, 总结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从而为国际社会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咨询。IPCC本身并不进行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也不从事对气候变化资料的监测工作,而只是对全世界范围内经过仔细审议和已出版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科研文献和资料进行评估并归结成评估报告予以发布,将人类有关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
IPCC是一个政府间机构,它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的所有成员开放,IPCC的主要工作成果是评估报告、特别报告、方法报告和技术报告。这些报告已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的标准参考著作,被决策者、科学家和其他专家广泛使用,而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已发布的四次评估报告。总的来看,IPCC成立20多年来,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起到了显著推动的作用,并因此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二、IPCC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推动
IPCC的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影响以及可行的对策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其已经出版的四次评估报告成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非常具有权威性的科学依据和基础。
1.第一次评估报告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完成于1990年8月,这份报告以科学为依据证实了气候变化的发生,从而促进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府间对话,然而它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直接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自此,IPCC的评估报告开始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进程密切关联起来,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标准参考资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第一份评估报告向国际社会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全球气候变化确实已经和正在发生,而导致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人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地区气候将会继续变暖并对人类造成危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信息,一些国家开始率先表示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它们的带动之下,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舆论环境开始成熟。在这一背景下,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要求缔结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公约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且成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专门委员会,专门负责公约的谈判工作。在谈判的过程中,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因其权威性,在谈判中成为了气候变化理论支持者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开展气候治理的有力依据,也成为各国决策者决定自身立场的重要参考。1992年6月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这次大会上获得通过,框架公约在1994年3月正式生效。直至今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仍然是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参与国家最多、影响最广、国际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它“将气候变化问题正式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③ 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也正式开始被纳入制度的轨道。
2.第二次评估报告与《京都议定书》的产生
IPCC的第二次评估报告于1995年完成,这次评估报告以1990年以来获得的新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文献资料和观测数据为基础来撰写,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气候变化的科学理论。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阐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来框架公约的具体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和签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次评估报告从科学的角度对人类活动与地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明确了人类活动影响地球气候的两大因素。报告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④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指出,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是人类活动影响地球气候的另一个因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虽然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进程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它的价值更多的只是象征性的,对于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第二次评估报告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强调国际社会采取实质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是势在必行,为框架公约制定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也已经刻不容缓。1995年4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一届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第二次评估报告的出版加速了为达成这项协议而进行的谈判,第二次评估报告在谈判中也成为谈判各方重要的科学参考文件。最终,在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形成了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成文法案,即《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书。
3.第三次评估报告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与执行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在2001年完成,主要是在第二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的科学研究新成果和日益增加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评估,反映了人类在对气候变化问题认识上的新进展,它为《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执行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支撑。
第三次评估报告继续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进行了科学解释,“对作为决策者确定哪些成分构成‘气候系统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新的科学信息和证据进行了评估”,⑤ 同时,“报告对采取减缓措施实现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同水平的潜力进行了评估,并提供了有关适应性措施如何能够减少脆弱性的信息”,⑥ 这些都为人类的国际减排行动提供了更加明晰的标准和指南。第三次评估报告还将气候变化问题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了起来,指出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呼吁人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光来认识气候变化。可以说,这次报告为国际社会采取共同行动抑制全球变暖提供了一个更加不可回避的理由。
由于在京都谈判的时候,为了统一各方的意见来实现减排的大目标,《京都议定书》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操作细则,所以议定书从1997年通过到2005年最终生效,经历了长达近8年的时间。第三次评估报告为促进《京都议定书》成功签署和生效做出了很大贡献,它以更加充分的证据揭示了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敦促各国政府参与国际减排行动。俄罗斯最终于2004年11月批准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得以在2005年艰难生效。议定书生效之后,后京都谈判开始启动,IPCC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也成为后京都谈判中谈判各方的重要参考文献。
4.第四次评估报告与巴厘路线图
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于2007年完成编写并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在2001年以来的气候变化问题新的文献、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支持下,从不同方面就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影响、适应和减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这次报告直接推动了巴厘岛路线图的制定,也为国际社会采取进一步的气候治理行动和构建2012年以后气候治理国际机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和信息。
第四次评估报告进一步肯定了气候变暖的发生和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报告中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发生概率大于90%)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这是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结论,也是历次评估报告中对“气候变化是否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这一问题最为确定的回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斯特纳(Achim Steiner)曾经对此评论说:“人类活动是否导致气候变化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将转向我们为此能够做些什么。”⑦ 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决策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为巴厘岛气候大会的召开营造了有力的舆论氛围。2007年12月,备受期待的巴厘岛气候大会召开,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被提交到这次大会,会议经过谈判达成了“巴厘路线图”。
第四次评估报告还为巴厘路线图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例如路线图约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要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5%-40%,这正是基于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的评估结论。第四次评估报告不仅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同样也影响了各个国家的气候决策,如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以这次报告为依据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许多新主张和新政策,其中不乏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的主张。
5.第五次评估报告值得期待
IPCC每次新的评估报告都代表了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认识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因而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也变得令人期待。2010年11月8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一次主要作者会议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标志着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进入了实质性的编写阶段。根据IPCC的日程,第五次评估报告将在2014年最终完成。
当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虽然在经过各方激烈争吵之后艰难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这个协议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次会议没有如巴厘路线图所设定的那样,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到期之后的国际减排做出安排。2010年的三次波恩谈判也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一些谈判方的立场甚至出现了大倒退。2010年底的坎昆会议作为《京都议定书》的一场生死保卫战虽然取得胜利,但仍然未能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安排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更有理由期待第五次评估报告会给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进程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IPCC的局限性与改革
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无疑还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而这其中最难以逾越的障碍之一就是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IPCC作为专业性的国际组织任重道远。但是,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IPCC的表现也并非完美,存在着诸多的局限于不足。
(一)IPCC的局限性分析
1.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
IPCC是一个不依附于任何国家的国际组织,而且其工作职责在于客观公正地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科学评估,这就需要IPCC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独立性。然而在现实的运作中,IPCC并没有摆脱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其评估报告中的很多内容可以明显地看到“科学”背后的国家利益诉求。IPCC代表的是科学,而如果科学受制于政治,那么科学的正确性就要大打折扣,IPCC的科学权威性就必然被削弱。
在实际运作中,IPCC在评估报告的编写程序上规定,各个工作组的评估报告都要经过三次各国政府和专家的评审。在政府评审中,各国政府可以就报告内容向写作组提出修正、增加或删除等修改意见,而终稿需要根据“协调一致”的原则经由所有成员国政府的批准,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的拒绝都可能导致评估报告无法通过,这就使得IPCC为了保证其报告的顺利通过和发布而受制于各国政府,在这种制约之下,IPCC往往不得不寻求一些妥协。⑧ 其中,欧洲国家倾向于将气候变化问题表述得很强烈,发展中国家则倾向于强调其不确定性。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最为重要的结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⑨ 中之所以用了“大部分”、“很可能”等词语,除了保证科学严谨性的原因之外,也是在这种博弈之下达成的一个妥协。在第三次评估报告的编写过程中,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坚持对减排中的发展和平等问题予以强调,这在文稿审查中招致美国的严重不满,声称该报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要求对报告的第1章“全部重写”。美国政府还反对报告中提出的对“减缓能力”(mitigative capacity)概念的讨论,认为这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逃脱减排责任,而写作小组虽几经坚持,但“最后在‘报告可能被有些国家政府拒绝’的传言的压力下,只好同意美国政府的要求,将该词语从《决策者概要》中删除”。⑩ 又如,来自欧美国家的学者曾坚持保留有关发展中国家自愿承诺减排的表述,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下,写作小组最后还是将其从文稿中删除。
另外,IPCC的经费来源也导致它会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按照IPCC的规定,其“活动所需的经费来自各国政府的自愿捐助,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供额外的支持”。(11) 实际上,来自各国政府和国家集团的捐助已经成为IPCC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以至于IPCC的每次报告在开篇都会对各国政府的捐助表示感谢,这就使得某些国家政府运用资金手段影响IPCC的工作成为可能。
2.程序执行上的不严谨
IPCC自身对其报告的撰写程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用以评估的资料范围和多层审查制度,以保证评估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IPCC的组织原则中规定,“报告的作者应在经过细审并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其中包括可供IPCC评审的手稿,以及选定的但未经同行评审的文献的基础上撰写报告”,(12) 也就是说其评估主要基于经过细审和已出版的科学和技术文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报告的可信性。与此同时,IPCC还规定了比较严密的评审制度,从报告的初稿到最终稿要经过三次政府和专家的评审,这也是为了在评审中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然而,IPCC的这些规定并没能够保证其报告的高度科学性,IPCC近些年由于频现丑闻而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而这些丑闻大部分都与文献资料的引用相关。2009年,IPCC陷入了“气候门”,就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负责为IPCC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的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机构遭到网络黑客的侵入,大量科学家之间往来的电子邮件和文件被窃取并曝光,从中人们发现个别为IPCC报告提供数据的科学家涉嫌对数据造假。随后,IPCC又被指关于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表述有悖事实,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的报告中写道:“喜马拉雅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都要快,如果照目前的速度全球继续变暖,那么喜马拉雅冰川在2035年甚至更早前消失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13) 而最后事实证明,IPCC的这一论断来自“未经同行评议”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年度报告,而其源头是来自1999年《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由此IPCC又陷入“冰川门”。不仅如此,IPCC报告中关于“气候变化将威胁到40%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气候变暖将导致2020年非洲杂粮作物减产50%”等结论,也都被指出存在资料援引不当的问题。这些丑闻事件的接连曝光,使得IPCC陷入了自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些事件不仅暴露出IPCC报告在引用文献上非常不严谨,甚至很多并没有科学研究作支撑的结论也被引用到报告中来,而且这些结论能够顺利通过多次评审,也暴露出了IPCC在审查工作上的漏洞。这些丑闻更为严重的影响是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提供了口实,他们更加坚信气候变化理论是一个骗局,而IPCC则是一个运用伪造和篡改手段来使人们相信骗局的工具。显然,国际社会和IPCC需要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来消除丑闻事件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继续向前发展。
(二)后京都时代IPCC的改革方向
不管是从国际社会对于IPCC的期望和信任来说,还是从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对IPCC的职责要求来说,保证自身的科学、公正、客观是IPCC最为根本的准则,是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际社会对IPCC的信任是基于它至高无上的科学性,2007年IPCC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更将人们对它的信任推向了极致。然而近些年IPCC被不断曝出丑闻的现象说明,IPCC并没能够完全坚守住科学、公正和客观的准则。IPCC要想保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继续推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向前发展,需要以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加强科学性和权威性作为自身改革的两个方向。而这两个方向同时是相辅相成的,公正和客观是增强自身科学权威的一个重要基础,而其科学性也需要通过公正和客观来体现。
1.公正性与客观性
保持自身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IPCC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成立IPCC的初衷就是为整个国际社会提供气候变化与治理方面的权威科学咨询,其服务对象是整个国际社会,而并非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失去了公正性和客观性,IPCC也将失去国际社会对它的信任,而没有了这种信任,IPCC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是破坏IPCC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在于IPCC的工作偏离了自身的角色定位。IPCC的角色定位是一个气候变化科学的评估者,不是气候变化理论的论证者,应该为了客观的反映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而评估,而不是为了论证气候变化理论的正确性而评估。很显然,IPCC在自身角色定位上出现了偏差,越来越倾向于做一个气候变化理论的论证者,IPCC所爆出的那些丑闻从根源上都可以归咎于此。如何重塑IPCC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笔者看来,IPCC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改革。
首先是在财政问题上。IPCC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各国政府的自愿捐助,这种捐助制度使实施捐赠的政府与IPCC构成了一种直接的利益联系,使得国家政府通过资金影响IPCC的工作成为可能。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IPCC应该效仿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所实行的按份额或比例分摊经费的制度,各成员国按固定的数额为IPCC提供资金支持,避免IPCC为了争取资金支持而受制于人。又或者将IPCC所需的经费纳入到联合国的经费计划中来,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成员国的联合国会费,再由联合国直接拨付一定经费用于IPCC的运作,以避免国家政府与IPCC产生直接的利益关系。
其次是在报告的编写工作上。IPCC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其报告要力求平衡和真实地反映现有各种观点,“IPCC报告应代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最新成果,且内容尽可能全面”,(14) “IPCC报告应该明确指出完全不同但有重要科学或技术支持的意见,同时附上有关的论据。”(15) 而从现实来看,IPCC似乎并没有真正地践行这一原则,许多对气候变暖理论提出质疑的不同意见和科学成果并没有被真正采纳,报告中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支持气候变暖理论的内容。IPCC本应是一个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评估者,它应该力求公正客观,如今却越来越像一个气候变化理论的论证者,以至于对质疑的声音往往视而不见,而对支持的观点在审查中都能网开一面,如此才导致像“冰川门”这样的丑闻出现。IPCC在报告编写工作上的改革应该更强调包容性,不应该对不同的意见持完全对立和排斥的态度,而应该以科学的精神来对待,公正客观地呈现在其报告中,这也有助于IPCC给国际社会更正确更科学的结论作参考。
再次是在人事制度上。IPCC在人员组成上还是有欠缺的地方,从比例上看,IPCC专家团队中的发展中国家学者还是偏少,大部分的专家学者都还是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所以它还不能全面地代表国际社会中各方的观点。这自然与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较高有关,但这样也容易导致欧美学者在工作中带有立场偏向,使得IPCC的报告更倾向于表达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而有失客观和公正。好在IPCC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逐年改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学者得到增加。(16) 另外,在报告编写和评审的过程中,IPCC应该倡导对不同意见给予重视,并认真地加以考证、核实、论证,给持不同意见的人士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这一方面,IPCC在之前的工作中做得很不够,以致对报告中错误的质疑未能在报告发布之前被听取,后来终于酿成丑闻。另外,鉴于外界对IPCC现任主席帕乔里担任多家能源公司顾问等职务的争议,IPCC的改革还应该对其领导层成员实行专职制度,增强IPCC的独立性,以杜绝其成员因为利益团体的影响而丧失客观和公正的可能。
2.科学性与权威性
IPCC作为一个对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进行评估的机构,秉承科学精神是其题中之义。面对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不断攻击,增强自身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才是IPCC用以还击的有力武器。
首先,IPCC需要在专家的挑选工作上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一方面要核实其学术成就和研究水平,以保证编写作者和评审专家的资质,另一方面要使IPCC的专家团队尽可能地囊括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以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入的要求。比如说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在经济预测和经济计算的作用对于IPCC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在运作程序上要规范对资料引用的管理和加强评审程序。IPCC对于引用原则和评审程序的要求和安排是相当严格的,问题主要是出在执行上,如果执行不到位,规定得再好也只是一纸空文。IPCC所遭遇的系列丑闻都与引用资料相关,暴露出IPCC在编写报告的过程中未能保持严谨和谨慎的科学态度,不仅对某些引用资料的来源、质量和有效性未经审查就引用,而且对于一些缺乏科学成果支撑的结论也照用不误,背离了自身的相关规定。同时,这些包含错误的表述在多次的评审过程中都未被发现或质疑,可见评审程序的效果令人堪忧。为了确保规范引用和审查程序的严格执行,IPCC应当完善监督和问责机制,对于玩忽职守的责任人给予相应的惩罚性措施,以约束他们认真切实地贯彻IPCC的原则规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IPCC报告的高度科学性。
四、结语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它威胁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如果任由气候问题持续恶化,那么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单凭某个国家的力量根本难以有效地化解。虽然受科学发展水平所限,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全面,气候变化问题仍然具有不确定性的一面,但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证据已经向人们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对全球气候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期承诺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许多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减少,有些国家的排放量甚至不降反升,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其实并不成功,可以说仍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最大障碍归根结底是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危机感,而IPCC的使命就在于综合全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科学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向全世界提供最为科学和权威的解释,使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的行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20多年来,IPCC可以说是不辱使命,它在唤醒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和推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发表的各项报告成为气候变化问题最权威的资料,在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IPCC在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接连爆出的丑闻事件令其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并且严重制约了IPCC在气候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IPCC必须将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尽快提上日程,只有通过改革来完善自身,IPCC才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进展依然艰难的情势下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11-08-09
修改日期:2011-09-22
注释:
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第一条,定义。
② IPCC Introduction,http://www.ipcc.ch.
③ 王子忠:《气候变化:政治绑架科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④ IPCC,Climate Change 1995; IPCC Second Assessment(Report) [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21.
⑤⑥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1(综合报告:决策者摘要)[R],IPCC,中文版,第2页。
⑦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来临:中国积极应对气候问题》[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2月14日。
⑧ 《南方周末》曾经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评审有过这样的描述:“所有的人都抬头看着前方的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一行行字,正在讨论的一句话、一个字或者一个标点符号,都被标示为黄色。与会的代表手中都有一个牌子,发表意见时举牌示意,‘这句话不妥,应该删除’,有代表立刻举牌发言,‘不,应该保留’。”见袁瑛、郭海燕:《谁绑架了科学?IPCC遭遇史上最强信任危机》[N],《南方周末》2010年2月4日。
⑨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R],IPCC,瑞士日内瓦,中文版,第39页。
⑩ 潘家华:《国家利益的科学论争与国际政治妥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11)(12)(14)(15) IPCC-Introduction,http://www.ipcc.ch.
(12) IPCC-Introduction,http://www.ipcc.ch
(13)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R],IPCC,中文版,第493页。
(16) IPCC为了体现其公正性,其实已经在人事制度上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安排,比如它规定所有区域都应有代表参加主席团,每一个工作组都设有两名“联合主席”,分别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评估报告每个章节的写作小组组长也由分别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两位专家共同担任,每章的两个审查编辑也分别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标签:京都议定书论文; 评估报告论文; 科学论文; ipcc论文; 全球治理论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论文; 地球质量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