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问题论文_倪凯光

试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问题论文_倪凯光

夏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合 河南 商丘 476400

摘要:自2003年开始,农村商业银行产生并试验,一直本着服务宗旨的理念为“三农”,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今,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在规模和经营范围内等一些方面却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另外,限制农村商业银行能够进一步发展的还有其内部结构不完善的因素。本研究简要介绍农村商业银行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商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新型城镇化;问题;策略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合作社是农村商银行的前身,在城镇化建设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无论是内涵式发展还是数量增加都面临较大机遇。农村商业银行在面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还要优化自身结构,从而能够确保农村商业银行的合理化发展。从发展到现在,农村商业银行为我们国家的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贡献。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慢慢显现出来。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形成

在2011年底,我国江苏省常熟市、江阴市和张家港市成立揭牌首批三家农村商业银行,改制了农村信用社的这条老路。农村信用社发展逆境被解决。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第一产业的金融合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和适应社会。城乡一元经济转型为二元经济,第一产业在城镇化下转变为第二、三产业,及不断发展的二、三产业,都是条件改制成原本的金融合作,创立经济发展形势多样化的竞争性金融形式[1]。

农村商业银行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信用社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其在农村技术广泛,与“三农”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农村商业银行的技术设备、家庭农场、种植业规模、能源清洁、旅游观光等方面在新城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意义。

二、农村商业银行在新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的机缘

从20世纪90年代到如今,我国城镇化以年均1个百分点左右飞速进展,我国的城镇化率在2012年达到52.56%,这象征着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进程。“着力提高城镇质量”是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不可偏废,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的城镇化,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自我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保障房、社区、安置房等安居工程是城镇化建设的首要解决问题;接下来的供电供水、交通道路、学校、医院等基础的建设设施。安居工程建设和设施基础货币的供应需要银行的资金填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达成农民转变市民的目的,要转变为市民的农民受用与市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加深公共卫生、教育文化和就业系统等建设,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基本问题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基本问题主要有服务宗旨与其盈利本质的冲突,当地经济规模的制约,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创新和业务能力等,针对此些问题展开分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国家专门创建了试点银行即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宗旨是服务“三农”,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目标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以盈利为目的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农村商业银行的性质是有利可图的并且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之上,是因为自己能够扎稳脚跟,农村经济的支持才更有力量。然而现实问题却是盈利与服务“三农”是冲突的,这样只会使农村商业银行出现尴尬的场面。之所以当地的金融资源总量限制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是因为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就是农村商业银行,因而农村商业银行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经营状况关系十分紧密。一个地区金融的发展会受当地经济发达的情况而影响,若地区经济的落后会让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停滞不前,缺乏动力。

农村商业银行内工作素质高和学历高的是总行的工作人员,但一些分理处和支行的工作人员的学历却不一定了,有高校毕业生作为新招员工,然而却还有些学历不高的老员工,他们来自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现社会发展迅速的电子科技和不断创新发展的银行业务,这些老员工虽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现在的工作节奏一些人员已经跟随不上了。然而,一些员工不友好的服务态度,低下的工作素质,对自己的客户不尊重等,这些行为会对支援农村的工作进度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还未发展成熟,是因为农村商业银行受到农村信用合作社过时的经营策略,并且自身成立不长的时间的影响,真正合适此地的环境发展模式并未探索出来。到如今,虽然在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得到了好的进展,但是,比起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实力很强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会产生非常大的发展时机,因此面对此状况时,农村商业银行要完善法人治理和产权制度,强化网点建设和基础设施,加强内涵建设和员工队伍,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转变原本的金融合作模式,确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在这个过程的基础之上,强化监事会、董事会建设,理顺董事会、监事会、股东、经济层之间的关系,完备治理法人结构,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商业银行的参与竞争力[2]。

原来的农村合作社转型成立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建设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想要加强,应深化基础的固有设施建设,如柜台、用房、金库、安全系统和消防系统等;随着网络的广泛,以及互联网、计算机、安全技术持续性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巩固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手机银行和电子银行等;原本网点的升级,网点布局的优化,新网点的拓展,坚持自助银行和网点的并重。

由于历史的因素,引入更高层次的人才,巩固单位员工的培养和培训,促使内在建设,调理员工的素质是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做的。引入人才其他因素是各项任务以及银行金融工具都需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因此引入人才过程中,对其能力和学历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想要让农村商业银行产生更大的影响,则需要通过培训和引进,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整体的员工素质,蜕变经营的思想,提升服务意识的现代化,不惜投入血本。

保留人才的主要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因而,探索创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农村商业银行所需要做得。众所周知,银行的工作压力大并且业务多,所以能够激励员工队伍更好的努力工作,互相多点人文关怀,奖励优秀的员工。惩罚措施过重只会使得员工心理负担更重,并且会让工作效率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适当规整才是正确选择。选择在不同支行中进行激励机制试用,探索出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使用。

国家的政策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宗旨是服务“三农”,因此断定了在本质方面上偏向于公共性,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导向必然是国家政策的实施;其发展问题的解决,应加强国家政策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辅助强度,在此同时,对资金流向进行正确指引,并最终能够无误流入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需要进一步处理解决,使得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依据各地区的发展特点抉择出适合自身的决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广泛性发展,在提升员工队伍整体品质和高层次人才引入的同时,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关键是探索各自地区的发展环境模式;因此,提升本身材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是使得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发展的要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必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全面建设小康农村建设做出极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福斌.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9):108-109.

[2]高海茹.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7,12(4):87-88.

论文作者:倪凯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试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问题论文_倪凯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