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印论文,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
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跨国转移,由技术领先国向其他国家扩散,是必然趋势。下一个世界制造中心是否一定在中国,或者说中国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制造中心谁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本文通过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发展状况比较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既是邻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又是全球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瞩目,都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和印度相比较处于领先地位,但两国的经济结构都必须进一步调整,都必须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宏观经济竞争力上中国优于印度,但微观经济竞争力印度强于中国,信息技术竞争力印度优势明显,通常两国都愿意把对方作为经济发展的参照对象。本文选择一些与制造业相关的内容,如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制造业自身、制造业主体等加以比较。旨在趋利避害,巩固中国现有竞争优势,改善不利因素,使中国早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一、制造业的外部环境比较
(一)基础设施比较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密切,选择一些指标进行对比,会发现中国与印度两国之间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人均用电量,1997年中国为714千瓦小时,印度仅有363千瓦小时。1998年中国电力生产占世界比重为8.2%,印度只占3.47%。电力系统的损耗中国为8%,印度却高达18%。中国在1998年拥有电话主线70条,印度只有22条,1997年中国电话装机等待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印度则需要一年。
在交通运输方面,印度近年已丧失了在铁路、公路方面占有的优势。中国的铁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据最新统计,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67000公里,超过印度跃居亚洲第一位。公路的总里程印度虽然高于中国,但是高速公路、主干线或国道公里、公路铺面率等几项指标中国都远远超出印度。印度公路状况极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与机场设施陈旧,交通运输极端落后,能源严重短缺。基础设施的滞后影响了外国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
(二)城市化道路比较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道路与该国的制造业发展关联度极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印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都非常低,城市化的推进速度都较慢,人口自然增长超过机械增长是其显著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两国人口基数大,又长期处于工业化初期人口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阶段。城市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瓶颈。两国选择了各自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一直以来印度实行的是放任的城市化,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结果造成大城市的无限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现在印度有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集中在全国23个百万人口的城市里。由于城市人口中大部分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收入微薄,使本来就稀疏的市政管理因缺少资金来源而更加难以为继。印度的许多大城市包括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都患上了严重的“城市病”——拥挤的人潮、堵塞的交通、短缺的水电供应,以及成片的贫民窟。今天在印度的城市里,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污染以及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极大地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严格的户口制度在城乡间竖起的一道屏障,与户口制度相配套的还有城市粮油供应制度,这两点保证了政府在人口流动方面具有绝对的权威。这一整套制度是在中国农业发展水平较低而又迫切需要进行工业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既可以防止农民自发流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冲击,又可以让农民为工业化生产更多的农业剩余。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政府实际已经控制了城市化的整个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对大城市人口流动规模一直有所控制,大城市的管理也抓得比较严,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几年非常快,大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总量和人均指标均有较大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小城镇蓬勃发展,这些对制造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水电供应、特别是环境污染等方面却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行政性的城乡分割,既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又加重了农村的贫困,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印度放任的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与中国城乡分治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都不利于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外开放度比较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贸增长迅速,外贸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到2001年外贸规模提高到5097.7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资本国际化进程加快,外资流入规模不断扩大。从1993年以来,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到2001年底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3954.7亿美元,仅“九五”期间吸收的外国投资就达到2900亿美元,较“八五”期间增长80%。截至2002年九月底,中国已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414796个,实际利用外资4347.8亿美元。中国的资本注入结构合理,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证券资本注入规模小,资本流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成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印度由于长期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进口实行严格的数量限制,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对外贸易发展缓慢。1992年以后,印度才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步伐,积极鼓励外国投资,不断放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外国直接投资由1991年度的2.91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度的59.25亿美元。中国早在20多年前便设立了经济特区,而印度20年后才开始行动。
就外贸外资发展比较而言,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中国都占有绝对优势。中国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比印度要高得多,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速度快于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制造业内在竞争力的比较
(一)产业竞争力状况比较
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显示,2001年中国GDP总量达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占世界GDP的3.5%左右。印度仅有4980亿美元,不足中国的二分之一。1990—2000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3%,印度为6%左右。
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更为亮丽,从1978年到2001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5.2%,其中90年代以来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17.4%。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90年的37%提高到2001年的44%,这表明中国工业化在加速。制造业是中国工业的主体,近三年来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占88%、增加值占78%、资产占76%、销售收入占86%。2002年制造业对中国GDP的贡献是35%,而印度只有15%。
当前世界三大产业构成分别为5%、34%、61%,由下表可以看出,中国第一、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小;印度第一产业比例太大,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重比较大。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看,在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发展均较快,由此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比印度相对合理,也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9/2000年》。
(二)行业竞争力比较:
1.中国的优势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领域。目前,中国服装、鞋、钟表、自行车、摩托车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手机、激光视盘、电脑显示器、光学元件、电动工具、家电(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等机电产品出口世界第一。
2002年中国在纺织和轻工业品等劳动密集性产品贸易中的净顺差达800亿美元,而在机械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中国的贸易逆差则一直在扩大。虽然中国的机电产品的出口一直在增长,但其中相当多数仍然只是进口部件的加工和组装,属于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过程。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中国一直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从1995年起,中国纺织品出口年年排名世界第一,2002年纺织品以及服装出口总额为707亿美元。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年度报告显示,1980—2000年世界服装出口额由409亿美元增长到1989.4亿美元,增长3.86倍;同期中国服装出口额由16.8亿美元增长到360.7亿美元,增长了20.47倍;印度仅增长7.95倍。中国家电工业经过20余年的高速增长,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家电制造中心。中国的空调生产占世界的32%,洗衣机占26%,彩电占23%,冰箱占19%;主要家电产品已经当仁不让的获得了世界第一制造的称号。中国的家电产品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各个角落。2002年中国家电的出口额达到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彩电、空调、电风扇、微波炉的出口增幅都在50%以上,尤其是彩电的出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918万台,电风扇达到2.10亿台,全世界已经越来越无法拒绝中国家电产品的魅力。
印度家电产品市场目前仍处于缓慢起步阶段,人均拥有量相当低。与中国同行业相比,其生产与开发程度相对落后。一般的家电制造商只能生产黑白电视、电子钟表、录像机、放像机、电子游戏机、计算器等,只有一些大的制造商才能生产所谓的“白色家电”,即洗衣机、电冰箱等。在印度市场上,CD机和VCD机大都是进口的。对这些新型的电子消费品,印度国内厂家已开始进行部分装配加工。
2.印度的优势
印度的劳工法阻碍了它的廉价而大量的劳动力优势的发挥,结果便造成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印度已发展了一些精而强的制造业,其软件、制药和汽车部件等行业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竞争者。
软件业是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印软件业总体规模相当,但出口能力印度占有较强优势。中国出口约7亿美元;印度出口77.8亿美元。印度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已具备挑战美国硅谷实力的班加罗尔迄今已有高科技企业4500家,其中外资企业1000多家,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目前集中了全球40家著名IT公司的海得拉巴市,正全力开发三大热门软件:网络通讯、服务器和加密软件;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和同时兴起的马得拉斯市,形成了印度软件基地的“金三角”。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印度出口的软件中,60%是到美国和加拿大,23%是到欧洲各国。
制药行业,中印两国都是世界上非专利药物的主要生产者,中国制药工业生产规模大于印度。近年来,印度的制药工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据印度制药商组织公布的数字,目前该国有2万余家制药企业,堪称世界之最(中国约有6000余家)。印度制药企业两极分化严重,90%以上是作坊式小企业,但也不乏像Ranbaxy、Cipla、SunPha这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Ranbaxy公司是世界上第11大非专利药制造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于中国企业。印度制药业的国际化程度高于中国,生产的药品可以销售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2001年的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其中制剂达4.6亿美元。中国的药品也可销售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药品出口额25.7亿美元,但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原料药。中国的制剂很难走出国门。在生物制药领域,印度正在摘掉“专利剽窃者”和“假药大王”的帽子,2001年印度制药工业研发支出已提高到占其销售收入的2%左右(中国为1.5%),在专利药物研究上也有了一些起色。SunPharmaceufical公司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Cipla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注册自己独立研发的药物。印度正在向高端的专利药物领域进军。
(三)人力资源现状比较
无论是从人力资源数量、质量还是劳动力成本看,中国的优势明显。2001年中国总人口数量12.7亿,印度为10.3亿。1999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数(15-64岁)占世界比重为22.4%,印度占16.2%。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统计,中国和印度各有超过一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的数量更为庞大)等待到城市就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两国发展制造业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1994-1997年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占总教育比例中国69.6%,印度96%。1999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7.11年,印度为5.06年。1998年中国成人、青年识字率分别为82.8%、97.2%,印度相应为55.7%、70.9%。中国每年培养的200多万大学生中(100万的本科生,17万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万的大专生)60多万是工科学生,也就是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印度每年只有工科学生8万余人。这为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保持高素质提供了智力保证。
三、制造业主体比较
哈佛大学教授米歇尔·波特曾说:“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任何国家在其宏观经济方面的成功,实际上是其各个企业所获成就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由该国的企业竞争力所决定。
(一)大企业大集团比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大企业大集团是产业群体的核心部分,它们在产业产出和市场占有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产业生产要素的集中体现。大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强,人才集中,往往是产业技术的龙头,是众多小企业借以生存的依靠,是带领众多企业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军,常常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一国和产业的实力。在企业规模上,与印度相比,中国占有绝对优势,2003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大企业中,中国有12家,而印度仅一家。
当然中国大企业集团的优势,应该辨证地看待。第一,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还较弱,规模还不够大。如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中国一汽”2001年营业收入仅是通用汽车公司营业收入的3.53%、资产的2.04%。第二,中国的大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中国的国有企业既得益于国家多年来诸多的政策优惠(如垄断性经营),又承担着许多不应由竞争性企业承担的义务。中国的国有大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还面临着改革的艰巨任务。
民营企业,印度则占有绝对优势。印度拥有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民营企业,许多民营大企业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印度第一大财团塔塔集团,已有150年的发展历史,拥有雄厚的实力,下属95家分公司,涉及钢铁、汽车、机械、电力、纺织、化学、食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计算机、石油开采、投资公司、印刷出版、原子能研究等领域,1994年的总资产为1500亿卢比,约合50亿美元,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2%。1995年的销售额达到72亿美元。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历史短,规模相对较小。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集团是希望集团,仅有20余年发展历史,总资产不超过6亿美元。
(二)中小企业比较
在全球经济中,一国的制造业欲获得竞争优势,除了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更需要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群,亦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地方上有机地集聚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促使中小企业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工业企业而言,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数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比重高达99%以上(约800万家),从业人员占80%左右,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
在中国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数量众多、经营领域广泛的中小企业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已表现出产业集聚现象。尤其是浙江省的中小企业产业群已有意大利产业区的雏形。最具代表性的温州市,全市有制鞋企业5000多家,1999年产值250亿元;打火机生产厂260多家,每年出口打火机5亿只,占全球市场70%;制笔企业150多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柳市镇低压电器企业1000多家,国内市场占有率1/3。又如绍兴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多、设备最先进、专业市场最大的化纤纺织产业集聚区。此外,大唐的袜业、苍南金乡的标牌包装制作业、海宁皮革服装业、永康的五金业等,这些产业区的业绩是举世瞩目的。
印度长期实行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进口实行严格的数量限制,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印度的小企业受此保护免于国际竞争。小企业又因拥有某些产品(2001年为812种产品)的独家生产权而免于来自国内大企业的竞争。印度的小企业一直以来已被政府强有力的保护政策和奖励措施所溺坏。最近,印度决定废除所有产品的进口数量限制,该政策变化对小企业有着深远影响。随着进口控制的逐步消亡,通过保留独家生产权的保护政策也变得毫无价值。摆在许多印度小企业面前的,是一条荆棘密布的路。印度小企业将不得不迅速觉醒,去直面激烈竞争的自由化环境。
四、理性审视中印制造业差异 正确对待中国制造业发展
中印两国人口合计超过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3。大中型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中国与印度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今后若干年,两国都需要、两国政府也都会大力发展制造业。比较近年来两国的制造业发展,可以明显看出,中印两国国情十分相似,这些为两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两国发展制造业趋同性较强,竞争更激烈。
中印两国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制造业内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制造业中的具体企业、制造业的发展阶段都存在一定差异,因而两国发展制造业又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就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一)中国制造业优势明显
中国具备一系列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1)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2)广阔的国内市场;(3)利用外资的潜力巨大;(4)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5)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趋于完善的法律环境。
多年来中国凭借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趋于完善的法律环境、优惠的外资政策,拥有吸引外资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最大优势。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实践,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制造业基础:
一是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本身的配套能力很强。目前除了少数高新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元器件以外,绝大多数工业制造业所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加工设备、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国内都能够解决。
二是基础设施的“瓶颈”障碍基本消除。电力、通信、交通运输能力以及建筑工程能力已经完全能够保证工业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在90年代中期已经被克服。
三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总量较大。如前所述,中国每年毕业的理工科大学生100多万,支持加工装配能力扩大的劳动力供给很充足。
四是现有制造能力已经过剩,而且还在扩大。中国已经由短缺经济转向过剩,制造业的生产利用率才70%左右:近年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特别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比印度更具优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纺织品出口大国,消费类电子产品占亚洲总产值的60%,成为该类产品世界四大生产国(居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之后)之一。与印度相比,中国具有成为亚太地区甚至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明显优势。
(二)印度制造业潜力凸现
波特认为,“当一个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发展相同的阶梯,也就是该国竞争优势结束之时。”所以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显得非常重要。但它要依靠长期的持续的投资才能获得。
印度有潜力挑战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因为印度拥有和中国相近的条件,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有庞大的农业劳动力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两国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而印度也期望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中国经济现在领先印度经济,是规模领先,并非在企业规模或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领先。中国企业在整体上还赶不上印度同行。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印度有潜力与中国竞争。现在的印度经济和十年前的中国经济类似。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500美元以及超过10亿的庞大人口,这些都相类似。就象全球化促使发达国家的制造厂家前往中国发展一样,他们也会来到印度发展。
目前印度政府和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基础建设的不足,并做了补救。在公路建设方面:高达120亿美元巨资的“国家高速公路发展工程”正在进行,该工程将给印度完成一千四百余万公里的公路网。这可以将整个印度的运输费用下降20-25%。在港口建设方面,由于不断增长的私人资金的加入以及由其带来的日益先进的技术,集装箱货运的费用已经下降了一半多,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为了赶上中国,印度自1991年以来开展了类似于中国的市场改革,降低限制性关税和奖励外国投资,在国内建立14个经济特区等。
此外,印度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还具有优势,比如,具有西方投资者熟悉的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比中国更为有力;印度企业比中国企业更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规则,开拓国际市场时,并无中国企业经常面对的巨大语言文化障碍。换言之,有足够的办法克服印度极其苛刻的规章制度、多重税收和政治干预而生存下来的印度公司,在世界市场上是可怕的竞争对手。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1999年对56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成果,也揭示了中国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创新因子指标排在45,印度为37,其中上游创新能力中国与印度几乎平起平坐,中国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创新能力(申请专利的数衡量)中国比印度要弱,下游创新因子排名中国为48、印度37。中国上游创新能力与下游创新能力脱节,说明中国创新成果商业运作不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不畅。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
1.继续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发挥中国制造业已形成的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优势,发挥中小企业群在竞争中的团队作用。发挥现有大企业主力军作用。鼓励现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通过联合、并购、资产重组,进行优势互补,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实现规模效应的前提下,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公司。
2.大力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建立科学技术与制造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形成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技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的体制与机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彻底改变原有市场的格局,使得新一代产品迅速成为老产品的替代品。针对中国制造发展中的一些软肋,正视中国制造业与印度制造业的差距,并适时引进印度在制造业发展中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软件开发、生物制药方面很有学习印度的必要。
3.加强中印两国贸易合作。中印两国相互开放市场将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极好的机遇,中国价廉物美的工业制成品在印度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中国家用电器、自行车开始充斥印度市场,这些商品和印度国内的同类产品比较,至少便宜20%。依据印度目前的经济水准,大部分人还无经济能力享用发达国家的耐用消费品,中国的此类商品是他们的最好选择。因此,中印双方在近期于家电行业建成了更多的合资公司,90年代后期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电视机生产商有康佳、海尔、TCL等。同理,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对印度企业也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印度的软件巨头、制药业、印度一些培训机构已纷纷进入中国寻求发展机会,这也为中国的软件业发展,中国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
中印两国贸易额最近十年增长接近15倍。1992年时仅为3.38亿美元,1998年时上升到18亿美元,2001年时增长到35亿美元,2002年则达到50亿美元。据预测,到2005年时,很可能达到100亿美元。这一系列数据可以充分说明中印两国制造业是如何互惠互利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印两国制造业存在竞争是完全合理与正常的。因此,除采取理性的务实的政策,发展中国制造业外,加强两国制造业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中印两国制造业来说都不失为发展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