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诺环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牙周牙髓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宋静

(太原恒伦口腔新民门诊部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牙髓综合症治疗中通过不同方式给予盐酸米诺环素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7年8月本院牙周牙髓综合症患者80例,将全部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接受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通过根管途径给药,对照组通过牙周袋途径给药,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77.5%;观察组治疗后GI、PLI、BI、PD均低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通过根管途径利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症患者较牙周袋给药效果更为明显,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牙周牙髓综合症;盐酸米诺环素;给药方式;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73-02

牙周炎进展到晚期后容易并发牙周牙髓综合征,牙周以及牙髓组织都会受损。实验室病原菌学结果显示,患者患牙的牙髓内、牙周袋内都出现了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所以临床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不仅要实施根管治疗,同时必须选择抗菌药物实施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感染源被完全消除,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盐酸米诺环素是治疗牙周牙髓综合症应用较多的一类抗菌药物,但研究显示,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后的效果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具体比较2012年9月—2017年8月我院80例牙周牙髓综合症患者经根管给药以及经牙周袋给药的不同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80例我院收治的牙周牙髓综合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收集时间为2012年9月—2017年8月之间。根据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包括男23例及女17例,年龄平均(45.28±8.36)岁,患牙在前牙的有14例,后牙有26例;对照组包括男22例及女18例,年龄平均(45.59±8.14)岁,患牙在前牙的有16例,后牙有24例。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先接受基础牙周治疗,具体需要完成上下牙龈的洁治以及刮治,选择0.5%甲硝唑液(生产批号:20130226,规格:250mL/瓶,生产商:定州市奇峰药业有限公司)以及3%过氧化氢对患者牙周袋进行交替冲洗,对牙齿咬合进行合理调整。

观察组通过机用大锥度镍钛Protaper旋转器械(美国登士柏公司)完成感染根管的预备,选取盐酸米诺环素(生产批号:20130317,规格:每支0.5g,生产商:日本Sunstar IN公司)经根管轻轻加压一直到根尖周病灶位置,暂封6天左右复诊。

对照组患者实施根管治疗以及填充处理,开髓后揭顶、拔髓,于冷牙胶侧方加压进行根管充填,通过注射器抽取适量盐酸米诺环素后注入到牙周袋中,注射一直到牙周袋边缘溢出盐酸米诺环素停止,每个星期接受一次治疗,持续接受6个星期的治疗。在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复诊一次。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患者牙周指数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具体有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诊后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

治疗效果:显效:治疗6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除,牙周PD不足4mm,BI不足1,X线机检查发现根充致密,病变区、根尖阴影区骨质密度增加,牙体叩诊结果为(-)。好转:治疗6周后患者临床症状部分缓解,牙周PD、BI出现下降,X线机检查病变区、根尖阴影区骨质密度部分增加,牙体叩诊结果为(±)。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牙周PD、BI等指数基本没有变化,病变区、根尖阴影区骨质密度没有增加甚至出现更严重减小。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

SPSS22.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x-±s)表示牙周指数结果,t检验,[n(%)]表示治疗效果,χ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经根管途径给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经牙周袋途径给药后总有效率为77.5%,P<0.05,如表1。

3.讨论

牙髓根尖周病的病理过程、病因与牙周炎的病理过程、病因存在一定差异,不过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炎都属于混合感染,主要都是厌氧菌感染,两种疾病导致的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存在一致性[1]。牙周、牙髓间的交通途径会使得感染或者病变出现相互影响,并且可能相互之间出现扩散以及渗透,从而出现联合病变,这也是牙周牙髓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牙髓根尖周病感染集中在根管内及根尖区,感染根管中有25种左右的细菌,和牙菌斑中的细菌基本相同,同时牙周袋中的菌群和感染根管中菌群的组成具有一致性。所以,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重要内容,为了控制感染,一般还会选择抗菌药物局部给药。如果经牙周袋给药,会对牙周袋中的微生物环境形成破坏,使牙周炎性反应状况得以改善,保证机械治疗牙周后不会遗留过多致病菌,使疗效得以保持[2]。不过从实践发现牙周炎感染范围较大,牙周袋深度不一,牙根周围骨破坏严重,有些形成复杂袋,在病灶区应用无法有效控制感染,甚至会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最终导致需要将患牙拔除。

本研究选择经根管方式给药,结果显示用药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总有效率77.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牙周指数GI、PLI、BI、PD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证实在根管治疗基础上经根管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能够对牙周炎性反应起到更明显的控制效果,能够更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米诺环素是盐酸米诺环素的主要成分,属于四环类广谱抗菌药物的一类,能够合成干扰细菌蛋白,达到抑菌作用,不仅能够促使炎症消除,并且能够加快恢复牙周组织,减少停药后的复发。经根管给药后封管能够使局部组织长时间保持高浓度,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具体分析盐酸米诺环素的用药机制,有以下4种:(1)抗菌谱比较广,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艾肯侵蚀菌、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等都能发挥明显抗菌效果;(2)由于细菌释放的胶原酶能破坏牙周组织,四环素类药可以对胶原酶的活性进行有效抑制,脱落牙根表面钙质,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3)还能够促进牙周组织中雄激素的代谢,能够促进治疗后的牙周组织生长。(4)处理根面还可以促使根面轻度脱矿,使暴露的胶原对牙周膜细胞形成刺激,使其于根面上迁移,直接加快细胞附着以及生长。

综上所述,盐酸米诺环素经根管方式给药用于牙周牙髓综合症的治疗中能够更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用药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思洁.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9):1323-1325.

[2]吴祥宇,郑芬.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14,49(1):94-95.

论文作者:宋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盐酸米诺环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牙周牙髓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