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论文_孙晓玮

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论文_孙晓玮

寿光市园林绿化中心 潍坊 262700

摘要: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园林工程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对其实用性和观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铺装作为园林工程的核心项目,其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工程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对园林道路铺装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革新施工技术,提升工艺水平。本文结合园林道路铺装技术的特点,探究其在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提升园林工程质量,推动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技术;应用

一、道路铺装准备工作

园林道路铺装对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施工之前,需要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保证后续各项施工工艺能够有序开展。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首先应当准备充足的施工材料,并进行现场考察,确定铺装的边界,设置相应的边线,遵循设计规划的布局要求,进行目标点和控制点放样,以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1、施工材料准备

园林道路除了实用属性之外,还应当具有审美属性,为满足这双重需求,施工单位应对材料准备进行严格把控,不仅需要采购优质的施工材料,还应当保证材料的多样性,使其能够结合道路形态进行组合和点缀,进一步美化园林道路,提高审美价值。在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道路设计规划的要求,在不同的点位放置材料,包括道路边角线和主干线的材料等,为铺设整齐、美观的道路做好事前准备。在摆放材料的同时,应对数量进行清点和记录,保证材料的充足度,对多余材料进行整合利用,提高工程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提高道路铺装的经济效益。

2、施工现场定位放样

为保证园林道路铺装的合理性,提升施工效率,需要提前进行现场定位放样,相关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规划图纸确定道路的边界和具体位置,通过现场打桩的方式,放置相应的物品,使后期施工能够根据桩点位置进行道路铺设,保证点位的准确性。在定位放样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道路的起点、衔接点、拐弯点、末端点以及边线等,将其列为关键控制点,以此来确定道路铺装的规划线,并出相应的桩点图纸,为日后正式施工提供导向,提高道路铺装的精确度。

3、现场勘察与核心

在园林道路铺装中,需要提前对现场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和核实,包括对现场水土环境、施工材料的详细检查等,确保道路铺设具备良好的现场环境。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重点核查道路规划的边界线、桩点是否与规划图保持一致,如果出现桩点与设计图不符的情况,施工人员需要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探究解决方法,及时对桩点位置和边界线进行调整和修正,避免因为错误桩点造成后期道路施工的位置偏差,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如果前期不进行严格的现场核对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才发现桩点偏差的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甚至需要进行返工铺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展园林道路铺设之前,需要执行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后期道路施工的有序进行。

二、园林道路铺装施工技术的应用

1、道路基层铺装技术

从纵向角度来看,园林道路层级结构主要包括3层,分别是道路基层、道路稳定层以及道路石板层,其中,基层施工是道路铺装的关键环节,是道路铺设的起点,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实施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大对基层处理的重视程度,为整个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基层处理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的具体工作:第一,预处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是指对路面进行清理和平整,在施工路面均匀地铺设碎石子,保证路面各处的平整性,再利用自动压路机器对路面碎石进行碾平和压实,我国常用的压路机器是夯实机,只需要一名熟练的操作工便可以开展工作,依靠机器内部的震动,使物体发生形变,减少内部的间隙,从而形成永久性密实的路面。第二,路面调节。在完成基本的路面平整工作之后,需要对其平整度进行调节,检查细节之处,结合当地的土壤环境,在土壤层与碎石层之间加入填充性材料,直至填满碎石间的缝隙,再利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二次碾压,提高基层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道路基层处理完毕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平整性检测以及稳定性检测,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平整度检测工具是红外线水平测试仪,通过红外线感应的基本原理,对路面状况进行全面检测,形成相应的检测图,便于工作人员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科学评价。除此之外,在稳定性检测工作中,往往通过超声波测试仪来获取数据,对道路内部的结构进行检测,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数据,以便对路面的承压能力、稳定程度进行判断。

2、道路稳定层铺设分析

为了强化园林道路的稳定性,提高工程质量,除了道路基层施工之外,还需要进一步铺设稳定层,作为基础层的有效补充,使稳定层、基层发挥双重加固效用,以增强道路的抗压性和稳定性。与基层施工相比,稳定层的施工难度更高,选材及工艺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特定的材料,制定特定的施工方案,对路面开展特殊化处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首先应当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其能够均匀混合,成为凝固力极强的混凝土,再利用混凝土材料,对稳定层进行浇筑和铺摊,并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关键控制点进行距离测量,选定位置之后,进行点位标记,以确保横标和纵波的准确定位,满足园林道路设计规划的要求。完成浇筑作业和位置标记之后,需要进行路面养护工作,根据稳定层的材质,选择适合的材料,对园林道路进行有效的养护,常见的养护方法主要有定期浇水法,避免道路因为曝晒出现老化的状况,延长路面的保护期。

3、石板层的铺设施工

石板层是园林道路的表层,一般由石板和鹅卵石构成,在正式铺装之前,需要对石板的大小和样式与路面进行比较,通过放样对比的方式,判断石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条件之后,在路面进行桩点定位,对路面进行彻底的清扫,保持路面的干净整洁,在路面浇洒一定的水分,进行施工前的润泽保养,选择水泥和细砂作为混凝材料,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成为水泥砂浆,并平整地铺摊在稳定层表面,使其厚度保持在3CM左右,再将石板铺设在水泥浆之上,进行抹平处理。完成石板铺装之后,如果石板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缝隙,可以在缝隙处撒入水泥粉末,待水泥粉末和水泥浆凝固干燥之后,及时清扫多余的残留物,并定期对路面洒水,加强园林道路的养护。对于鹅卵石道路,应严格控制选材,确保鹅卵石形状和大小的协调性,增强园林道路的美观性,适用的鹅卵石一般具有质地均匀、色泽光鲜饱满等特点,大小介于3-5CM,在稳定层上铺摊约为5CM后的水泥砂浆,再依据设计图,将鹅卵石镶嵌在路面,在确保路面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体现其美观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道路铺装工程中,施工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每个环节作业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好事前准备,按照设计规划开展施工技术,对道路的基层、稳定层、石板层进行严格的施工处理,并定期开展园林道路养护工作,全面提升园林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光.园林景观工程中地面铺装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9):59-60.

[2]张海燕.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水泥,2018,(10):239.

[3]马鹏宇.浅析园林工程中路面铺装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7):63-64.

[4]孙春巧.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及铺装施工管理探析[J].现代园艺,2017,(06):209-210.

[5]夏小兰.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与铺装施工[J].现代园艺,2016,(03):116.

论文作者:孙晓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论文_孙晓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