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长为精英企业_精英文化论文

如何成长为精英企业_精英文化论文

草根企业怎样成长为精英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论文,草根论文,精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这样一类创意企业,它们凭借领导人的眼光、胆略和一定的市场敏感度,在市场大潮中生存了下来。这样的“草根”企业如何能在新一轮考验面前站稳脚跟?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草根”企业成为“精英”企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概念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其实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同时这个产业还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它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文化产业”从上世纪30年代就有,最早是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来的。他们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是批判的成果。他们认为,文化是很高雅的,怎么能市场化?怎么能产业化呢?直到今天,德国人的这种想法仍然根深蒂固。有一场文化精英论坛讨论怎么利用艺术发财,几个德国人就特别反感。他们说:会上说的怎么都是钱呢,文化价值何在啊?当然这也提醒我们,文化产业要市场化,独立性和文化价值始终是有矛盾的,就算是一些发达国家,到现在也没解决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产业”就转变成一个中性的概念。当时有一个典型的表述:文化是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这个时候,文化就变成一个经济产业了。文化经济既包含了文化产业,也有和文化相关的其他内涵,可以理解为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文化创意实际是对文化产业的一个升级。文化产业是一个内容产业,它的核心是内容,比如出版、书报刊都是内容。而文化创意,外围层是服务,像网络服务、娱乐服务,相关层有文化用品、设备和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等。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不同

首先,文化强国一定是内容强国,内容是核心。但我们现在的创新经济还比较弱,有一些文化产品都是仿制的,自己真正创新的内容较少或者较粗糙,进入国际市场无法跟人竞争。电影《阿凡达》在中国拿了13亿的票房,我们能不能也拿出一个节目到美国去拿13亿的市场价格回来?一位学者去迪斯尼,把那里上游和下游所有的生产部门、创意部门都考察了一遍。看完了以后,他明白为什么它的竞争力那么强。它最好的一个部门就是梦工厂,看起来不起眼,就像一个旧车间,门口也没有牌子,但进去以后全是创作人员。而且跟我们的创作人员被分在一个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不一样,这里面就是个园子,园子中间有一个咖啡厅,周围还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半成品设计,你可以在里面喝咖啡、聊天,气氛非常宽松、非常和谐,是非常适合创意的氛围。

所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是不同的。之前我们搞招商引资,搞传统产业习惯了,一些负责文化创意的企业也按传统思路在搞,没有内容、没有独特性、没有创新活力,自然也没有在国际上打响的品牌。再从迪斯尼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企业反思:这次金融危机,不少企业股票缩水达一半以上,而迪斯尼只缩水了30%左右,这是最低的,因为它有价值,所以它就能抗风险。迪斯尼依靠内容,然后做衍生产品、在线产品,把这些产品都做完了,适当地放到乐园里,所以基本上是一个闭合的产业链,从上游一直到下游,每个环节都能实现盈利。其实,再仔细看看,迪斯尼店里的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有上千家文化创意相关企业,生产文化衫、箱包、玩具等产品,为什么不能形成这样一个闭合的产业链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一位在好莱坞工作的朋友说,好莱坞有八大企业,后来归并为六大企业,围绕着这些大企业,周边都有一些小企业配套,有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好莱坞,10个人中有3个人是搞生产的、7个人是搞服务的。但是在中国,10个人中有9个人搞生产、1个人搞服务。这也是思路上的差距。

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那么实现文化强国的政策途径和机遇在哪里呢?

很多民营企业第一步都是和国有单位合作。因为国有单位体制转型还不到位,需要跟民营企业合作焕发它的活力。其次,国有单位积累了内容资源。

此外,要学会整合资源。在文化领域,我们国家很少有权威性的公司,而在实体领域里,我们有很多跨国公司,所以我们要整合资源。整合也会出现很多机会,比方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深圳就是总结了文化加旅游的模式;再比方说文化和体育怎么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奥运;还有文化产业和制造业如何发展,现在很多设计公司都在为制造业服务,有家上市公司叫奥飞动漫,原来就是一家玩具企业,慢慢地从下游往上游优化,现在成为一家动漫企业;还有华天集团,它是一家电器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文化企业了,甚至转成一个以文化为主的高科技发展公司;再有文化产业和农业怎么发展,北京有一个大观园,就是拍《红楼梦》的那个,现在同一家农业企业合作,干脆搞了一个大观采摘园,转身一变就成创意农业了。

现在,创业板上文化产业越来越多,但过去的文化发展一直脱离金融经济轨道,也正因为这样,这里的空间非常大。第一就是经过改造的文化产业有投资机会,比方说西部发展得比较慢些,但是我们西部文化资源丰富,有不少中部企业到西部去开发投资,产生了很好的效益;而中西部的公共文化资源建设也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说要建电影院,要建博物馆、图书馆,甚至还要建大剧院,这是基础设施。此外,就是中国产品如何实现国际化,其实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先行一步了,比如上海城市舞蹈剧团的冰上芭蕾,主要在国际市场上演出,而且政府支持的力度也很大。

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领域

再谈谈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投资的关系。

对于基金投资来说,投资文化产业,看中的是文化领域的高溢价率,也就是说,文化创意类企业比其他类的公司上市以后溢价的倍数相对要多,所以从风投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领域。因此,有人认为文化产业在我国是最后一块暴利的蛋糕,这个也不无道理。

但是,金融资本和文化结合的过程需要不同的金融工具,不可以也不能千篇一律。我遇到过一些投资者,他们对文化其实并不熟悉,因为文化领域有些自身的特点,会比较难把握。怎么进行战略投资呢?这需要对文化行业进行了解,也需要一定的眼光。

过去我们在加入WTO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与狼共舞”,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提出“与龙共舞”,与中国龙共舞,分享中国经济成长成果,跟中国经济一起共舞,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标签:;  ;  

如何成长为精英企业_精英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