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德育:认知与体验的整合_道德教育论文

课程德育:认知与体验的整合_道德教育论文

课程道德教育:在认知与体验间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认知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的偏向和影响

课程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以内安排的思品教育,主要指社会、法律基础、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教学。这些内容是由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统一安排,具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普遍强制性,以专门的学习科目来体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活动情境,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和内省,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种变“书本化”为“人本化”的教育。

在当前的德育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当认知式和体验式分别处于各自的两极时,不仅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而且产生了危害。

认知式教育尽管能给受教育者提供未来德行的认知图式,它们在受教育者头脑中却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而非成为受教育者品行一部分的信念存在。对处于变革与多元化时期的受教育者来说,这种认知式教育中的“权威主义”、“强迫灌输”对个体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行为影响是很小的,它忽视了个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巨大价值,忽视了人具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和能够根据需要创建新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能力。

同样,我们在夸大体验式教育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其局限性甚至危险性。从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促进民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验式教育有其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在体验式教育视野里,所有传统意义上的真理、本质、根据、标准、渊源都遭到最猛烈的攻击和质疑。体验式教育理念既反对认识客体对于认识主体的决定作用,也反对认识主体之间存在的某种程度共识。它把个人意识当做终极标准,使一切个人的意见都获得平等权利,使得教师们对价值观教育开始采用非指导、无判断的态度与价值中立,从而导致受教育者将各种价值观念等量齐观而失去正确方向。

一个人能否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不能不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 因为一个正确的道德行为既包含道德情感、道德技能,还需要道德认识来支撑。在一般情况下,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不一定能保证人们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且即使有作出道德行为的愿望与动机,也不一定就能引发正确的道德行为。如果我们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只负责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而不传授人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道德经验与道德知识,受教育者只能根据自己的偏好与一时冲动,或者根据自己从各种传媒所获得的零乱道德知识,甚至是以不良的信息来作出选择,试想,这样的教育模式能说是一种对受教育者负责的思想道德教育吗?依靠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出我们所期望的关爱社会、平等待人、努力进取的青少年吗?因此,这种将受教育者各种价值观念等量齐观的教育模式,无异于允许有利于社会的价值追求与危害人类社会的观念各行其道。这不仅可能使受教育者由于缺少正确价值观念的指导而误入歧途,甚至可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危险与危害,这是负责任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不愿看到的。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是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之有机整合

通过对上面两种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考察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认知式与体验式教育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对帮助学校建立更具合理性的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但同时也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现实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地避免两种德育观的单一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认知式与体验式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既关注认知式教育又重视体验式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言行一致的人才。

(一)培养一支以身立教的德育队伍,是走进整合课程的关键

德育教师是实施整合课程成败的关键。两者整合后的德育课程应该更注重从整合教育思想和现代人才观出发,遵循“认知与体验相互渗透、协同作用、相得益彰”的核心理念,由“体验”围绕“认知”而开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运用,教师的把握和引导是关键,因而对教师的教学及人品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教师课前要充分准备与精心策划。教师课前要及早准备,精心策划:一是要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标,全体学生认同,并注意理论概念、理论表达的逻辑归纳和推演;二是要坚持传承文明与超越创新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既切合国情又符合受教育者生活需求;三是要根据受教育者探索活动设置的特点,引导受教育者积极思考所反映的教育内容;四是了解受教育者真实的思想,把握他们思想产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他们的道德要求与道德困惑;五是能够熟练掌握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角色扮演、价值观探索、相互支持、脑力激荡等活动的方法,通过体验活动来帮助受教育者成长的技能。

2.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强实的组织能力。教师要扎实理论功底,完善知识结构,把握理论观点的准确度、清晰度和深刻性;要掌握整合课程的方法和技术,有驾驭课堂的领导艺术和教学组织能力;要熟悉整合课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自如地引导全体学生前进和发展,尤其每次课后的总结,不能停留在提供体验问题的答案上,必须画龙点睛地“授之以渔”,使受教育者更深刻地把握整合课程的实质,从而在认知、判断、内化等方面都能得到拓展和提升。

3.以身立教要成为成功德育教师的人格特征。德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身立教,对德育教师来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认为,在整合课程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的学位、资历、理论和技巧的纯熟,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特征和品德修养。因此,作为一名德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特质,拥有勇气和自信心,关怀受教育者,平易近人,言行一致,热情开朗,富有幽默感,不自我设防,有充分的想像力和判断力。

(二)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与丰富体验活动相结合,整合课程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它不仅表现在诸如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需要等心理特点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同一思想、道德、心理特点上不同水平的差异。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建立和完善德育课程新内容,确立以人为本、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并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将人格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则是整合课程内容之指导思想。

1.优化认知式德育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化。整合课程的终极目标是“知德行善”。“行”以“知”为前提和指导,没有知则无法行,或者只能是盲目地行,也就达不到体验教育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整合课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德育理论和道德规范,使他们能够获得“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德性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受教育者体验感悟和道德行为。我们所讲的“认知”,就是指受教育者所获得的道德知识,也就是德育的内容。知能够行的重要前提,是德育内容必须贴近现实道德生活的实际。必须承认,德育与其他知识性的教育不同,具有超前性和理想性的特点。但是,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培养实践精神的教育活动,其内容不仅要有理想性的价值引导,还应该根据我们当今社会转型的变化,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道德要求,把理想性与现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整合课程新内容,要改变过去德育外延扩大化、德育功能简单化、德育内容空泛化、德育过程智育化、德育行为功利化以及德育体验活动随机化等状况,按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逻辑性相结合的原则,筛选和整合课程内容,使其在科学化的进程上走进既具时代性又具实效性的发展轨道。

2.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需要结合起来。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反映,应该说是能够指导受教育者道德实践的。但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转化成教学内容,成为教师教案的内容,就存在一个如何正确把握和实施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否从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来组织教学。由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道德教学内容不仅包含高层次道德要求,也要包含一般层次的道德需要。因此,整合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满足以下要求:首先,两方面内容都要兼顾,不能只注重层次高的方面,而忽视层次低的方面,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需要结合起来。其次,正确体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在道德理想中的体验性和在道德体验中的理想性,而不能人为地割裂认知和体验两者间的联系。这是因为道德原则渗透在具体的道德规范里,低层次道德的体验活动正是迈向高层次道德境界的基础。最后,价值选择是需要导向的,不能把价值选择的问题简单地等同于善恶之间的选择。在多样的价值选择中,要帮助受教育者摆脱价值的均衡和道德的均衡两难困境。导向舆论也不要只注意大舆论,对青年来说,在公众群体里形成的舆论,是真正有效的舆论,当然,也还要注意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

(三)坚持科学引导与能动体验结合,通过生活体验确立起道德信念

从认知到可行,仅仅是实现德育有效性的前提,还不是完全条件,因为可行的“认知”只是教育者设置的教育内容,虽为受教育者的知行统一提供了可能性,但受教育者是否接受并转化为外显的道德行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从教育本身的环节来探讨,就是引导和体验交汇,使认知式道德服务与受教育者的体验欲求共鸣,通过参与生活实践确立起道德信念,达到以知促行,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1.在指导思想上。在整合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体验式和认知式有机整合、互相促进?我们认为,两者整合的定位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为使命,整合的原则是两者的结合对彼此原先的教育模式有利。整合的方法,一是整合双方互为条件的共同领域,相互渗透,共同促进;二是整合那些虽为各自模式领域,但对方的理念、观点、方法可以借鉴的部分,取长补短。

2.在手段途径上。创设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使浮在外表的认知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德行与信念。整合后的体验安排不仅有利于加深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而且有利于他们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技能。因此,德育教师可以通过抓住道德问题,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来促进不同层次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水平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以培养受教育者独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如自我探索方面,可安排“我是谁”、“生命线”、“自画像”、“生命计划”等活动;价值观导向方面,可创设“生存选择”、“火光熊熊”、“临终遗言”、“姑娘与水手”等活动。

3.在评价体系上。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成为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评价的时代精神。长期以来,我们衡量德育教学质量遵循的评价方法就是格式化考试,这种考试强化的是认知式评价标准,而忽略了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德行的评价指标。应该承认,学生考试既是评价的标准,更是导向的信号。可见,从“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既是克服教育环节上知行脱节的重要条件,又是为认知式与体验式课程整合提供有力保障,也是德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而整合课程作为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追求的是目标与过程、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所以,整合后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考核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注意:①重视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积极评价;②重视班级学生间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③重视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学生如何去做,如何把事情做对;④重视对学生个性品德的积极评价;⑤重视评价的多样性,即充分调动和接受诸如学生处、团委、公寓管理部门等的评价。从教学质量方面来评价:一看教师的教学能否抓住德育的基本内容,并与社会生活、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做到以人为本并具有针对性;二看广大学生的理论信仰度、接受度以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三看广大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是否提高;四看学生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关心和热爱集体,团结和帮助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这种评价体系的实行,理顺了认知式和体验式整合后的关系,树立了整合后课程教学质量的新理念,从而打破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限,为整合课程的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标签:;  ;  ;  ;  ;  ;  

课程德育:认知与体验的整合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