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打造延边州品牌论文

分析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打造延边州品牌论文

分析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打造延边州品牌

文/李开旭

【摘 要】 绿色生态旅游在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被大众称之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形式,如今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甚至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与实现绿色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生态旅游对现阶段的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巨大的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如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态旅游的隐形内涵、绿色生态旅游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延边森林绿色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发展潜力。

【关 键 词】 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延边州;品牌

现阶段看来,我国乃至世界任何国家不得不关注一个时代性的主题,即“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绿色”和“生态”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同时“打赢蓝天保卫战”更是成为我们提高经济水平的重中之重。可以说近些年“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已经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地铁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节约了人们的大量时间。但是地铁存在很大的特殊性,施工中对安全的要求很高,同时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防水。想要给人们提供一个优质的交通环境,就要在地铁防水技术上加强管理。由于地下工程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所涉及的项目较多,若施工的其中一个环节有误差,就会给防水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针对防水工作进行控制,才能让地铁施工得到保障,给人们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出现。

国家近些年更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发展的重点,因此实施绿色经济,营造“绿色延边”即成为延边州在未来经济发展的主体思路和新目标。极具特色的森林绿色生态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发展延边旅游经济的绝对优势和支柱性产业。通过更好地发展现代绿色生态旅游业,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传播时代文明、增加民众收入、改良投资方向、提高经济技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绿色生态环保出发,根本上促进延边州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最终可以将延边建设成为符合当今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经济。

在我国,农林产业资源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保护好绿水青山、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林业的重要使命和重要任务。如何能够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又可以推进林业绿色产业转型发展,促进绿色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森林旅游行业在30多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努力探索,为实现“不破坏也能创富”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发展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延边州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内,不仅拥有着国家级高品质的森林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拥有着众多大自然的神秘景观和可以代表人类文明的人文景观。这些资源可以说,不仅仅是人类历史上的珍贵自然文化遗产,发展“绿水青山”的代表,更是代表了经济社会中的精神文化财富以及重要物质基础,是能够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通过合理的建立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形式,保护好、利用好现有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为当代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更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田园牧歌,留下更多的绿色生态空间。

相比较于其他的地区自然景观旅游来说,延边州绿色生态森林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在众多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延边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整个地貌以盆地、山岭、丘陵,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河的两岸与山岭之间,山岭则主要分布在了延边州的边缘地区,丘陵则主要分布在山地边沿。据统计,海拔在1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座,其中的长白山白云峰被称之为最高峰,海拔在2691米,长白山山脉贯穿全州;主要平原聚集地为珲春、百草沟、大石头等地,主要分布在小城镇周围,多数为河谷平原。同时据历史资料介绍,延边州的陆生野生动物有367种,被列入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野生动物种类有60种。这里面,包括我们常见的呃哺乳动物共有7目20科63种,其中我们熟知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种为梅花鹿、虎、紫貂、豹;则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7种,分别为猞猁、水獭、黑熊、棕熊、原麝、马鹿、青鼬。

(二)发展绿色生态森林旅游,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森林旅游具有就业门槛低、产业链比较长、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好等符合该地区创业就业的相关产业优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特征。如湖南省依靠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森林旅游行业,全省中达旅游项目284个,全省14个市州累计游客人数已经达到平均在3000万人以上。通过实践可以证明,不少地方运用地方优势,建立森林公园以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广大农户亲身投入到与森林旅游相关的导游、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特色服务,直接发展成为以森林旅游服务为主的手工业、种植业以及养殖业,农户积极合作形成了以“农家餐饮”为主的特色接待服务,开展“住绿色人家、食有机食品、观森林风光、寻生态之秘”的旅游项目,做到了不毁坏森林也能够创造财富,形成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逐步实现了兴林富民和兴旅富民,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同时,森林旅游更给农村带来了现代文明,带来了更多创收及就业机会,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促进了该地区的城乡交流与融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林区、山区的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谐稳定。

(三)发展森林旅游,传播生态文化。

在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中,要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这是宣传绿色教育的基础。森林是人类生态发展文明的摇篮,孕育出了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绿色生态文化。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公园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是纯天然的学习绿色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的最佳课堂,发展绿色森林生态旅游,让人们走进森林、回归自然。森林旅游,使更多的人领略到祖国的秀美山川,激发出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可以获得应有的生态知识,增强生态保护中的道德意识,形成保护自然、热爱自然、节约资源的新风尚。可以说,绿色生态森林旅游发展越普遍、越深入,人们就越能够享受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绿色生态教育的人也就越多,绿色生态保护意识会增强,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生态工作之中,在有力地提高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时,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

二、延边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发展优势潜力

(一)具有特色的森林资源

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为社会提供最好的就业机会,更是满足了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必要需求。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并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有利于发挥林业特有作用,保护生态环境。

延边州拥有具有特色的地理位置,可以说独具边疆文化及朝鲜族文化,在基础设施上也相对较为完善,给游客宾朋带来了良好的居住条件以及独具特色的朝鲜族餐饮文化。延边州位于吉林省的东部,属于我国的重高维度的城市。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的交界处,有日本海作为依托。东与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部则和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一江相隔;西临白山市、吉林市;北面则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二)延边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地理位置具有优势

1.5 资料收集 征得院科研专家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骨科主任的同意,由课题组负责人对所有参与课题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之对测量工具统一认识,以降低测量偏差。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运用测量工具分别收集手术减压后及减压后2 h的指标情况。收集工作由课题小组人员负责。

(三)符合延边州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机遇

延边州绿色生态森林旅游的发展,恰逢符合了延边州绿色生态森林旅游文化产业化集群的发展机遇,在吉林省委及省政府的大力发展省内的旅游业时,延边州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气候环境优势,成为了吉林省该战略下的一个重要的受益者。随着经济的大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吉林省,可以说除了传统的特色产业外,正在把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近些年,省委、省政府不断的出台相关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文件,更加利于现阶段的旅游业发展整体环境,进行合理转型以及深入发展,推进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以及相关产业进行更加深层的融合。延边州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作为吉林省内比较重要旅游资源,在现阶段能够合理有效、科学的发展,自然是离不开省内的相关政策扶植与帮助。为了能够合理的响应相关文件的指导和要求,延边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产业化也在逐渐的转型,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吸引更多的游客,也为当地创收出更多的经济文化价值,逐渐成为吉林省内的著名绿色生态旅游胜地。

(二)以危机为契机传递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诉求、政策意图与维权决心。中国出于周边外交整体战略的考虑在南海问题上长期以来相对克制,各声索国却肆无忌惮地巩固非法强占的既得利益。因此,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中国进一步明确利益诉求、政策意图和维权决心。如此,才能真正地将综合国力的优势转化为化解争端的筹码。

综上所述,延边绿色生态旅游也在进行开发时,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立足于延边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所拥有的各项森林资源,并且能够从多个层次入手进行分析,使其发挥出巨大潜力,以求能够从正确的角度进行合理的深入开发,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更可以带动当地民众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黄碧金.森林公园养生旅游的开发潜力评价分析[J].现代园艺 ,2019,42(17):46-47.

[2]张晓红.“森林旅游+”视域下江门大西坑风景片区运营战略探讨[J].辽宁农业科学 ,2019(04):45-46.

[3]吴群芳,周雪娟.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229.

[4]陶祥云,张鹏,郑振志,孙闯.吉林省延边州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4(02):321-324.

[5]金石柱.延边地区渤海时期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理学会 ,2012:2.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分析绿色生态森林旅游业—打造延边州品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