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论文_邬美琴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8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情况,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研究。 结果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184例(61.3%),餐后低血压57例(19.0%),体位性低血压59例(19.7%)。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观察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脉压增宽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对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示码:B

据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老年动脉硬化性血管壁僵硬增加及血压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血压波动幅度大,易发生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1]。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2]。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不仅对降压治疗造成困惑,而且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是临床治疗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是进餐前后,患者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甚至更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认识,加强有预见性的监测及护理,是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预见性护理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住院,年龄≥65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300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0例,女90例,年龄为(72±7.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8±0.3)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老卒中、心脏瓣膜病。

1.2方法

1.2.1血压测量方法

血压测量采用mmHg刻度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量时保持平静状态,对餐前、餐后血压进行测定,测定时患者保持坐位,餐前、餐后各测定3次,取平均值。同时对患者进行坐位、卧位血压监测,坐位、卧位血压测定3次,取平均值。根据患者所测得的血压值,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时间为10天。

1.2.2诊断标准

高血压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65岁,血压持续升高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脉压增宽: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60mmHg;餐后低血压:餐后2小时内每2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与餐前比较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但餐后<90mmHg;或虽餐后血压仅有轻微的下降,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晕厥、意识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SBP下降>20 mmHg或DBP下降>10 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症状,如头晕或晕厥。

1.2.3护理方法

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

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指导、平时血压监测、发生低血压时的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给与心理护理、日常的药物、饮食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临床特点给予预见性护理,同时注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运用好护患沟通技巧,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

1.2.3.1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患者的护理

(1)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患者多见于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不高甚至更低,表现为单纯高血压,患者对于舒张压低多表现紧张、恐惧,因此心理护理很重要,帮助患者矫正消极思想,提高对脉压增宽,舒张压低的认知,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改善饮食结构,改变不健康的的饮食方式,戒烟限酒,强调较少高盐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增加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开展适量有氧锻炼。(3)消除诱发老年收缩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时强调收缩压达标,避免过度降压,且避免过快降压,指导患者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该类患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在监测患者血压时不能机械性的固定时间测量,要在一日内不同时间、不同环境进行多次测量,应特别注意观察夜间血压,防止夜间血压降得过低。

1.2.3.2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

(1)患者清晨醒来或长时间卧床后,从仰卧位起立时,做到缓慢改变体位,至少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坐起,坐起后30s再站起,站起后30s再行走”。告诫患者避免长时间卧床,一旦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立即坐下、躺下或扶墙。并重视在餐后、便后、淋浴等特殊时段加强对患者的血压监测。(2)提高患者对体位改变的耐受性:如适度的散步、双下肢锻炼,需氧耐力运动,加强下肢肌肉的适应性,站起时可间歇性垫脚尖或双下肢交替负重,必要时穿紧身裤或弹力袜。(3)用药观察护理,对于服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送药到口,并反复说明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交代患者不能擅自增减药物,服用对血压影响较大的药物时,如扩血管、利尿剂等药物,在两餐之间服用,应定时测血压,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1.2.3.3老年高血压餐后低血压的护理

重点强调饮食指导,尤其早餐、中餐为重点:(1)给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少食多餐,饮食以温热偏凉为好;使用果糖代替葡萄糖或蔗糖。(2)常出现餐后低血压老年患者,再基础疾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钠盐和水份的摄入,在进餐前喝少许凉开水,以保证机体充足的血容量。(3)如每日3餐饮食仍出现餐后低血压者可改为每日6餐饮食。(4)避免进食时饮酒。另外指导患者餐后先平卧1小时后再散步,避免餐后立即散步活动,导致血压下降。

1.2.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脉压增大、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

两组患者脉压增大、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以发生次数统计,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观察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脉压增宽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对住院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发生频率得到控制,而影响餐后低血压的因素有进餐时间、进餐体位、进餐内容、药物使用、合并疾病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会增加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为了有效降低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需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3.4]。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对患者进行饮食和生活护理干预,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油腻的食物,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5.6],指导患者做一些有氧运动,减少酒精入量,针对有吸烟和酗酒史的患者,要指导和帮助其戒烟、戒酒。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进行护理,可达到减轻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减少、预防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避免由此引发的骨折和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7.8]。在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过程中,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病情、心理需求、及文化背景等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9.10]。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对其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有效控制了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了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2]林仲秋,张金霞,冯国飞,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降压治疗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14-17.

[3]Hiitola P,Enlund H,Kettunen R.Postural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the prevalence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mong homedwelling elderly aged 75 years or older[J].Journal of Human Hyperension, 2009(1):33-39.

[4]杨文军.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应对[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603-7604.

[5]田秋月.老年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8):220.

[6]王建.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护理预防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148-149.

[7]程道荷,赵静,陈琳.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54-56.

[8]秦显美.护理干预对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3):2084-2085.

[9]潘杰,钱念渝.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21(4):59-61.

[10]关洪娜,杨文.老年餐后低血压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5,13(26):2615.

论文作者:邬美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论文_邬美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