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链式创新管理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链式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理论论文,方法论文,TRIZ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已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唯一路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如联想、海尔、奇瑞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是,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其发明专利、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拥有量较少,且大多依赖于国外进口。“自主创新,方法先行”,2007年国家科技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应用TRIZ理论等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与现有的300多种创新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先进性,它成功地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和原理,使创新变得有规律可循。目前,TRIZ理论已经在波音、摩托罗拉、索尼、三星电子、LG电缆、中兴通讯等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为了使TRIZ理论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针对TRIZ理论特点及其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项目管理的关键域,并设计基于TRIZ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链式创新管理方法,以进一步优化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的过程管理。
1 基于TRIZ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缩写,其英文译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可缩写为TIPS,1946年原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及其领导的一批研究人员在分析了世界各国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发现了发明创造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创立了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即TRIZ理论。
TRIZ理论在解决复杂创新问题时,遵循如下步骤:首先需要将实际问题表达成为TRIZ标准问题,如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等;其次,需要利用如矛盾矩阵、分离方法等相关工具和方法求解不同类型问题,以获得TRIZ标准解决方案;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将TRIZ标准解转化为领域解,从而获得创新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见图1)。
图1 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模型
虽然,TRIZ理论提供了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模型、相关工具与方法,能够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效率和成功率,但是,TRIZ理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效果。为了掌握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应用TRIZ理论开展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实际问题和潜在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介绍TRIZ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的50多种学术期刊,如《Manufacturing Engineer》、《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管理工程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全球科技经济瞭望》,以及“http://www.trizjoumal.com”“http://www.innovation-triz.com”、“http://www.triz.gov.cn”、“http://www.cntriz.com”等TRIZ网站进行了检索与分析,并依据问题出现频率多少进行了排序,由多到少依次为:如何科学地识别出创新问题或定义创新问题;如何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优的解决方案;如何将TRIZ标准解转化为领域解;而潜在问题主要集中在TRIZ理论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企业如何全面推广TRIZ理论,如何将TRIZ理论思想拓展应用到管理上以及TRIZ理论软件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等方面。
可见,如何科学地定义创新问题是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应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的瓶颈,这是因为定义创新问题处于企业创新过程的前端,在此阶段存在大量不确定与模糊的因素,主要包括顾客需求、技术和竞争环境以及所需资源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约70%的差错产生在前期,其中约80%发现在后期,处理不当将造成产品开发时间的延长、成本的提高,从而失去争夺市场的机遇[1]。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用TRIZ理论要注重科学地识别和定义创新问题。此外,由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涉及许多环节,各环节又相互关联,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创新效果,甚至是导致创新的失败,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也应加强创新的过程管理,抓住创新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并采取适宜的创新管理方法加以解决或控制。
2 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项目管理关键域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是指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其创新战略要求,有目的地对创新过程进行管理的活动,从而保证企业创新活动顺利完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效益。目前,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创新管理的关键域。
Richard Adams[2]认为,企业创新管理涉及输入管理(人、物质和财力资源、工具)、知识管理(创意、知识库、信息流)、创新战略(战略方向、领导)、组织文化与结构(文化、结构)、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收益平衡、优化工具的应用)、项目管理(项目效率、工具、沟通、合作)和商业化(市场研究、市场测试、市场营销)7个主要方面。宋莹、赵希男[3]认为,创新管理包括创新内部环境(领导重视及企业文化)、人才队伍(组建与激励)、创新动力(资金与技术积累)、组织建设与管理(弹性化管理、和谐快捷、信息开放与共享)、风险控制(信息搜集、评估与全过程管理)5个方面共10个管理要素。刘秀生[4]认为创新管理还涉及到企业是否利用外部技术网络进行创新的问题。赵林捷、汤书昆[5]将企业创新管理的关键域概括为创新战略管理、变革管理、创新网络管理、内部技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开拓和商业化8个主要方面。以上学者多是站在企业整体角度来研究创新管理的关键域,研究的问题与重点较为宏观,对企业自主创新中创新方法的应用等相对微观的问题研究较少,没有突出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TRIZ理论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TRIZ理论功能,提高其创新效率,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项目管理的关键域应集中在企业应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上。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应用TRIZ理论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关键问题,可将企业创新项目管理的关键域进一步锁定在定义创新问题、标准解转化为领域解以及选择最优解决方案3个创新环节上。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开展自主创新时,应着重加强以上3个环节的管理。
3 基于TRIZ理论的链式创新管理方法
自彼得·杜拉克提出“经济链”和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以来,“产业链”、“服务链”、“需求链”、“供应链”、“营销链”、“技术链”、“利润链”等有关概念相继提出,对其管理可归为“链式管理”范畴[6]。本文根据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过程管理需要,设计基于TRIZ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链式创新管理方法。
3.1 链式创新管理方法的内涵与特征
由于基于TRIZ理论的企业创新项目管理关键域集中在TRIZ理论解决技术创新问题过程的关键环节上,因此,基于TRIZ理论的链式创新管理方法是指通过加强对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过程的关键环节的管理,协同其它创新环节,进而优化整个自主创新过程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有:
(1)系统性。基于TRIZ理论的链式创新管理方法所涉及的管理对象是高新技术企业利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的全过程,并且,它从系统角度出发,确定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由于各个创新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该方法是一种以抓关键环节带一般环节的独特的系统管理方法。
(2)过程性。利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活动,要历经识别和定义创新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TRIZ标准问题、提出创新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等诸多环节,而它们之间多属于串联关系。也就是说,任何环节的问题解决情况直接影响后续环节,因此,链式创新管理方法注重对创新过程的管理。
(3)集成性。链式创新管理方法是一种面向创新项目的综合性管理方法,它以TRIZ理论为基础,根据TRIZ理论优势与缺陷和创新项目解决问题的需要,集成其它先进的创新思想、方法与工具,以及相关的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创新项目管理关键域,以有效地解决创新问题和提高创新效率。
3.2 链式创新管理方法设计
基于TRIZ理论的链式创新管理方法的总体思想是根据基于TRIZ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项目管理关键域,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实际情况,将其创新管理的关键域集中到:定义创新问题、标准解转化为领域解、最优解决方案选择3个方面。针对这3个方面,链式创新管理方法给出的具体解决方法和工具如下:
(1)定义创新问题方面。定义创新问题是高新技术企业应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的首要环节,对该环节进行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定义创新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由于企业在定义创新问题时往往需要考虑产品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顾客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等多种因素,因此,基于TRIZ理论的链式创新管理方法有机集成了如TRIZ技术预测法、质量功能展开方法(QFD)、约束理论方法(TOC)、品质分析法、领先用户法、关联分析法、群体创造力分析法等多种具体方法、手段或工具,并将其应用于相关的技术、顾客需求以及市场预测分析等方面,从而有助于研发人员快速形成创新构思、明确创新问题和目标以及提高定义创新问题的准确性。
例如,根据QFD、TOC和TRIZ技术预测法的优点,将其有机集成,可从不同角度帮助研发人员科学地识别和定义创新问题,其定义创新问题的模型见图2。
图2 QFD、TOC和TRIZ集成的定义创新问题模型
一是运用QFD分析顾客需求。QFD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定义创新问题的重要的创新方法,它可以弥补TRIZ理论在这方面的缺陷。QFD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三菱重工,是一种把顾客需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等创新问题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其主要工具为“质量屋”,能够把顾客的愿望、需求和偏好体现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过程中,使顾客的需求、偏好和期望成为整个产品开发过程的关键驱动因素[7]。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利用QFD方法及其工具,帮助企业研发人员根据顾客需求变化规律,科学地识别和定义创新问题。
二是运用TOC分析技术系统关键环节。TOC是1984年以色列物理学学者Goldratt[8]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任何一个客观现实系统中,总是极少数的关键环节制约或主导着绝大多数的普通环节,抓住这极少数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调控,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TOC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企业研发人员快速找到制约技术系统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云团消散图是TOC的重要工具之一(见图3),它由一个要实现的目标A、基本要求B和C、以及分别对应于B和C的前提条件D和D′构成,为了实现A,必须具备B和C,而为了满足B和C,分别要求具备前提条件D和D′,它们相互冲突,通常是制约技术系统性能提高的瓶颈,应作为技术创新的研究对象加以解决[9]。可见,企业研发人员可以借助TOC来确定制约技术系统发展的关键环节,并将其定义为创新问题加以解决,有效地弥补了TRIZ理论不能很好地识别和定义创新问题的不足。
图3 云团消散图的基本结构
三是运行TRIZ技术预测法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TRIZ技术预测法是利用TRIZ理论提供技术系统进化S型折线以及技术系统成熟度判定曲线对产品的核心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
(2)标准解转化为领域解方面。利用TRIZ理论提供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求解创新问题所得到的解是标准解,还需要将其转化为领域解,这也是链式创新管理方法关注的重点。通常情况下,研发人员会采用头脑风暴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要求研发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智慧和对创新问题的深入认识,而且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难以使研发人员掌握其规律,若遇到新的标准解转化问题,可能会束手无策,这将严重影响创新效率和效果。为此,链式创新管理方法将类比设计(ABD)与TRIZ理论有机结合,将TRIZ理论的直接结果(标准解),结合TRIZ的CAI软件提供的大量工程实例进行类比设计,以得到TRIZ标准问题的领域解[10]。
(3)最优解决方案选择方面。虽然TRIZ理论能够快速提出多个解决创新问题的备选方案,但是,关键是如何从这些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为了避免研发人员在选择最优解决方案时的主观性,链式创新管理方法引入了数据包络分析(DEA),在综合考虑R&D投入费用和时间等投入要素的基础上,可定量化地选择创新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链式创新管理方法针对应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想、方法或工具,克服了关键环节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从而优化了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全过程,使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更好地应用TRIZ理论开展创新活动,进而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链式创新管理方法应用模型见图4。
图4 基于TRIZ理论的链式创新管理方法应用模型
4 结语
为了使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有效地应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统计和“聚类”分析,研究了企业应用TRIZ理论存在的主要障碍,界定了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项目管理关键域,并运用系统思想和过程管理思想,有机地集成了质量功能展开方法(QFD)、约束理论方法(TOC)、类比设计(ABD)等,设计了基于TRIZ理论的链式创新管理方法,优化了基于TRIZ理论的定义创新问题、标准解转化为领域解以及最优解决方案选择3个创新关键环节,从而提高了基于TRIZ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过程管理水平,这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广TRIZ理论,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应用TRIZ理论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