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定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设置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20余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它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型的发展道路,规模明显扩大,成绩是显著的。进入21世纪,高职教育如果仍沿老路前行显然是不可取的,走质量提高型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质量提高型发展的重点在教学领域的改革,核心问题是高职课程设置的创新。笔者从宏观层面就课程设置定位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概念的定位
1.高职教育课程
这个问题在高职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即高职教育课程是“课程”的子概念,指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学生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高职教育课程是一种广义的解释,涵盖两个相关的概念,即由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须学习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学生在教学计划以外所学习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它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包括物质情境,如建筑、文化、教室布置、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2.课程设置
陈侠在《课程论》中给课程设置下的定义是:课程设置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是高职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规划,它把为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进度和实现方式等在总体规划中全部体现出来。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基本依据是,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按知识结构设置课程,要体现加强基础理论,突出核心课程,反映出一定的知识覆盖面,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按能力结构设置课程,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加强专业技术课程,开发隐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在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设计必须合理匹配,不能偏颇。
二、课程设置观念的定位
1.质量观念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质量观念,就是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这条运作主线,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站在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高度,对现有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整合,并要有继承、有摒弃、有创新。一要改变那些以知识为单一目标的设置模式,突出观念和价值的目标需求,拓宽课程设置口径,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格结构三位一体的课程设置模式;二要淡化课程设置的“刚性”,扩大课程设置的“柔性”,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协调发展,重点提高校本课程设置的弹性和适应度,以确保课程设置的质量。
2.效益观念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效益观念主要体现在优、实、新三个字上。优,就是优化课程设置,淡化高职课程体系的所谓完整性,形成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实,就是课程设置要在“实用”上下功夫,突出理论的应用和技术开发,加强宽而新的课程,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横向和纵向发展起到接口作用。新,就是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使课程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大力开发适应性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服务。
3.发展观念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标,作为高职课程设置取舍的标准。因此,高职课程设置:一要从面向单一职业转向面向职业群,不但要使学生具有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的基础,而且要掌握跨职业群的通用理论技术;二要从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转向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和更新技能的方法,对那些重复性强、技术含量较低的实践课程,要进行压缩;三要加强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的课程设置比例,为学生奠定更新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三、课程设置目标的定位
1.要面向未来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劳动组织形式的急剧变革,使得原有的学科与行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产生了许多复合型、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智能岗位。现代生产需要宽专多能的复合型高职人才,过去那些单能型的工作岗位已呈下降趋势;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纯体力工作将更多地被智力工作所代替,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智能工作岗位已成为21世纪初期人才市场的主流。因而,高职课程设置应考虑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求。从终身学习角度出发,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要为学生今后学习(自学、继续教育、深造)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就业的角度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职业结构呈动态变化,而且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从业人员会经常面临转业、失业、从业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因此,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要考虑到拓宽专业知识面,进行必要的理论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储备,使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从发展角度看,高职院校最为重要的是,是提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最佳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且要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
2.要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在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取向上,两种理论要结合起来考虑,即“现实论”和“未来论”。笔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在目标上取向于未来,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去追赶未来,而是必须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需要,确定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设置目标。
总之,社会经济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目标的多元性,我们要在科学分析社会经济需求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高职课程设置目标的内涵与外延,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强调基础,突出发展。
四、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定位
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过程看,课程有两大目标: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这两大目标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从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原始结合到注重传授知识,再从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到今天的全面素质教育,这一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直接反映,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看,针对性与适应性这对矛盾如何解决,始终困扰着高职教育发展。作为就业教育,就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作为学校教育,就必须有别于短期职业培训,学生须掌握较强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本领。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看,终身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正在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成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将使课程设置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
基于上述宏观背景分析,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以技术应用为主线,以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群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范围”和“深度”去把握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结构的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总体思路,借鉴前人课程研究的成果,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人本位”,作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价值取向,是比较可行的,也是比较科学的和富有创新精神的。这里需要强调的,“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人本位”是一种课程结构模式,不是一种教学模式。
1.“宽基础”。“宽基础”是指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一单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术的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宽基础”由四大类构成: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职业群所需专业课程类。每一类均由一组科目组成,每一科目又由一些模块组成,供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
笔者认为,“宽基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需要准确把握其“度”,既不能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也不能片面追求单一职业技能的精深。
2.“活模块”。“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而且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活模块”涵盖了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甚至更多的职业所对应的“大模块”,供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组合,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笔者认为,“活模块”应当是宽频带,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课程设置结构既要考虑到当前就业实际,又要兼顾到终身发展的需要。
3.“多方向”。“多方向”是为就业服务的。高职学生从进校到毕业,一般需3至5年时间,学生进校即定专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因此,采用“多方向”培养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多方向”是以基础发展平台组织教学,前两年打基础,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普通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同时还进行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打好较为扎实的职业素质基础。后一年根据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进行强制性训练,以“多方向”应对人才市场的竞争。
4.“人本位”。“人本位”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结构模式。“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做人与做事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自主创业的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论,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不必打下工程型人才那样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高职教育的文化课程、工具课程设置组合是一种定向结构。又因为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技术应用问题,而这些现场技术问题则往往具有综合性,因此,高职教育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组合应是一种综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