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_课程资源论文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_课程资源论文

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素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432(2004)01-0112-04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人们做了什么?实施了哪些新的课程计划、方案?实施到什么程度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正如J.L.Goodlad所说:“改革许多时候被认为失败,其实不然,因为它们从来就未能得到实施。”[1]因此,关注和研究课程实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目前课程实施研究的重点在于考虑、考察实际中发生了什么,以及哪些因素影响课程实施的过程。本文拟对课程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 课程计划

课程实施是将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实践能否得以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首当其冲就得考虑欲实施的课程计划。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课程计划是否具有合理性。这里所说的合理性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指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计划编写是否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如果指导思想有误或存在理论缺陷,那我们很难奢求课程能得到实施,即使实施了,其效果也将适得其反。其二是指课程计划与流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是否一致,一致性程度如何。即课程计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未来人和社会的发展,还应考虑当下人和社会的要求。只有课程计划与社会的需求和公众的认识相吻合,相一致,它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其三,课程计划是否具有可传播性和可操作性。即指课程计划向各地学校推行的难易程度以及实施、使用的方便程度。这与课程计划是否明确、清晰、实用以及实施主体能否承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当前欲实施的新课程计划是对原有课程的扬弃,较好地克服了原有课程的弊端。但要在实施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应予以关注:第一,如何确保课程计划成为一个具备开放性的体系,以便能根据未来人和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结合当下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对课程和课程计划进行修改、完善。第二,如何使课程计划更具操作性和传播性,以及如何在传播、推广过程中防止实施效果的衰减和变异。

二 课程实施的主体

课程实施的主体包括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与之相关的社会人员。他们对新课程实施是否理解、认同、支持、参与以及他们是否具备课程实施的能力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是导致成功的课程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改革的方案可能是理想的,问题在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怎样做的,教师是否按照方案中所规定的内容去执行。

1、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取向

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将导致明显不同的各种课程实施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一般认为有三种,即忠实,相互调适,缔造。[2-3]忠实取向容易产生依据预定课程计划按部就班或被动“消费”的“消费者”;相互调适取向可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消费”预定课程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境不断去修正、改进;缔造取向则有利于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课程决策者,将预定课程计划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并主动利用其他资源积极建构课程新体系。可见,在这三种价值取向指导下所产生的实施行为是一种质的逐级提升,只要控制得力,所产生的实施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态度

Pratt的研究表明(1980年),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态度一般类似于常态分布:反对者占5%,拖延者占25%,沉默者占40%,支持者占25%,热诚者占5%。[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笔者认为至少与教师的惰性,教师对其职业、利益的防卫有关。当新的课程实施时,教师必须放弃和改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习惯,并且还得花费一定的代价如时间、精力去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有可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本能的惰性。而一旦所花费的代价与获得的回报不一致,或者将带来利益的冲击和重新分配,甚至威胁到其职业地位,他们将利用各种理由来抵制或拖延课程的实施。同理,我们也不难发现,学校也存在着类似的惰性和对其地位、利益的防卫。因此,新的课程实施在基层学校遇到抵制,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遇到的抵制较之其他学校更甚也就不难理解了。

3、教师所具备的能力

课程实施效果的差异除了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态度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他们自身的个人背景、智力水平、学历层次所造成的能力差异使然。因此,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首先应考虑教师所具备的能力素养;同时应尽可能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应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唤醒他们的专业发展需要与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地寻求学习机会,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

4、教师与其他实施主体之间的交流

主要包括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可以把隐含在课程之中的一些基本理念、价值取向传递给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课程;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改进课程计划。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他们相互了解各自实施的进展情况,经验的交流以及实际问题的探讨。此外,作为课程实施主体之一的学生,他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评价以及建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因此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是必要的。

三 课程实施的策略

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一方面将有利于保证教师作为“课程决策者”的地位,激发教师在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消除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人为阻碍。另一方面,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而言,要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课程改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不仅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还关涉到一些诸如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进程等教育深层次的问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通行三种课程实施策略,美国课程专家John.D.Mcneil将之归纳为从上至下策略、从下至上策略以及在对两种策略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从中间向上的策略。[5]客观地说,每一种课程实施策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又有其局限性。例如从上至下策略,尽管该策略不太关注基层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与看法,但在实施一个目标明确,设计精确、清晰的课程计划时,这种策略是最有效的。然而,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从下至上或从中间向上的策略则更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选择何种实施策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情境与策略之间并无必然的对应关系。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奉行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决定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选择采用单一的发生在国家水平上的从上至下的实施策略,课程实施主体(特别是教师)对课程实施本质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计划执行这一肤浅的层面上,致使学校、教师缺乏开发、实施课程的自主权,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长期得不到激发的过程中悄然泯灭,从而使得建国后前七次课程改革收效甚微甚至失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已经对课程管理体制作了重大的变革,从以前的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体制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这种体制上的转变无疑为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关键是我们如何因时、因地,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科学地制定、选择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

四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学校层面形成课程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指学校所具有的人、财、物。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表现在:首先,课程资源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缺乏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也受制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

有学者就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实施情况对全国10个实验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您认为本校实施新课程的不利条件”的回答中,有78.3%的教师选择“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求”;在“您认为使用新教材的难点在于”的回答中,有93%的教师选择“缺乏必备的课程资源”。[6]这些数据足以向我们传递这么一个信息:作为课程实施最基本保障的课程资源目前十分匮乏,在镇及乡村学校中更为突出。

造成当前课程资源严重短缺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首先,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与浪费并存。其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偏差和错误。我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狭义的课程资源层面上,而对诸如博物馆、科学馆、社区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学校周边的自然资源等社会课程资源和诸如学校所在社区的各种改革计划、方案、社会群体的现实舆论、家庭的支持程度等隐形课程资源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这种对无处不在的社会以及隐形课程资源的漠视往往使我们成为坐在金矿上哭穷的人。再次,学校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学校对课程资源只知使用,缺乏开发的意识,在国家不可能短期内加大教育投入的情况下,原本紧张的课程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殊不知学校一直就蕴涵着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最有利的因素——教师。如果将教师比作“巧妇”,固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只要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即使条件并不是很好),“巧妇”也能做出一顿相对可口的饭菜来;而且还有可能借助其“巧”,在已有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更好的物质条件,这是“拙妇”或平庸的人所办不到的。因此,如何唤醒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意识,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成为“巧妇”;如何将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加以整合;如何使现有课程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课题。

五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对结果的评价以及评价信息的反馈将有利于我们检验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完成结果与预设目标之间的偏差程度,从而对目标加以修订;同时,对实施结果的评价还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使之尽可能少的偏离预定目标。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评价,用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才能使课程的实施不发生变异。如果仍以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分数、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现象仍大量存在),新的课程实施又将陷入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并且只以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作为传授重点,而忽视课程其他方面丰富教育内涵的泥潭。如何对课程实施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笔者认为尽管考试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和指责,但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还是应围绕考试来进行,只不过要对其进行较大的变革,毕竟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相比更公正、更客观,只是在考试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考试是服务于课程与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从而造成了本末倒置。考试的变革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考试目标多元性,考试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方式多样化。此外,在变革考试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校外评价制度,并将之与考试评价相结合,为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六 课程实施的相关理论研究

俗话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课程实施是一种实践,自然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特别是课程论、教学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都将对课程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这几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并不是很充分,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关于课程实施策略以及它所包含的教师进修策略,资源开发和整合策略,教师参与课程策略等更显得薄弱,有的甚至还属于理论盲区。因此,必须加大课程论、教学论、心理学的研究,并积极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使之本土化。同时与课程实施有关的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传媒学、社会学等也应加大研究,共同为课程实施提供尽可能宽广和浑厚的理论基础和背景,使课程实施更为科学、有效。

从以上分析可知,上述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也告诫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以上因素,并采取措施弱化其消极影响,最终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企盼新课程的实施取得圆满的成功。

标签:;  ;  ;  ;  ;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_课程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