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论传统理论的双重突破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论传统理论的双重突破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传统理论的双重突破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传统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提出并阐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具时代亮色的重大贡献之一。这一经济理论,不仅突破了东、西方传统观念中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且突破了东、西方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使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都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进入到一种崭新的理论境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长期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1979年到1991年的14年中,邓小平同志一直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着思考。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与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客人交谈时,就曾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在当时全党都还没有摆脱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论断,以其思维的敏锐和语言的锋利,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帆船,沿着以市场为取向的航线前进。

然而,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并没有立即在党内形成共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党内和理论经界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行的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表述。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应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有的讲,社会主义经济是有商品的计划经济;有的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于1985年再次鲜明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此后,1987年,1989年,1990年,1991年,邓小平同志又多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邓小平同志也没有矫枉过正,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透彻而精辟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言简意赅的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旗帜鲜明地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突破和发展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也突破和发展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

长期以来,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中,根深蒂固地认为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就是在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中,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观念也同样根深蒂固。出现这种少见的东、西方观念“趋同”的情况,既有理论上的原因,也有实践上的原因。

理论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劳动将按比例分配到各生产部门而不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马克思虽然并未宣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计划经济,但却明确提到过社会主义有计划。列宁晚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虽然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但他多数时间仍认为社会主义应实行计划经济。到了斯大林时期,计划经济姓“社”的理论观念已经基本上成型。

马克思在他倾注了毕生精力的巨著《资本论》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萨缪尔森著,自1948年出版以来到1985年已出到第12版的《经济学》,在分析人类社会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几种行为方式时,也毫不含糊地认为:“一种方式是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经济,或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者对于依赖于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利润动机的自由活动表示怀疑。他们坚持引入计划机制来协调不同的部门。”(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12版中译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3月版,上册第40页,下册第1294页)这部巨著已译成多种文字,发行逾百万册。由此不难推断其理论观念影响之深广。

从实践上看,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首先是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付诸实践。特别是在本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成就。而这一辉煌成就又恰好与当时处在严重危机和萧条之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成就,加上其他主客观原因——譬如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禁运和封锁的国际环境;国家能够用于建设的资金、物资很少,必须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的国内实际等——建国初期,我们可以说是别无选择,因而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计划经济体制付诸实践,计划经济姓“社”的观念才日益深入人心。即使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缺陷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人们也很难动摇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信念。这种情况也类似地存在于西方国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鲁奇在他的名著《比较经济制度》一书中,就对现实经济制度作了这样的分类:“现实的经济,不是围绕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模式,就是围绕着苏联的命令模式。”按照这种分类,他“把美国、主要的西欧国家和南斯拉夫归入市场类型,而把苏联、所有东欧共产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入命令类型”。(两句引文均引自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思想观念愈是根深蒂固,突破和发展也就愈显艰难。但愈难突破的观念,突破之后的意义就愈是重大而深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不仅突破了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而且突破了年深日久的传统市场经济理论。从此,在理论上,计划经济不再为社会主义所独有,市场经济也不再只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国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只是方法或手段,与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一样,既可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崭新科学思考,邓小平同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作出了全新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们知道,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列宁曾以处于帝国主义链条薄弱环节的一国或数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突破和发展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资本主义诸国同时取得胜利的预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独特方式,突破和发展了依靠城市暴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苏联模式。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其鲜明的时代亮色与中国特色交融,再一次使马克思主义得到重大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内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成为全党公认全国共识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践创新:通向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

在邓小平提出并阐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共同富裕不仅始终是题中之义,而且始终是邓小平同志突出强调并多次作出深刻阐述的命题。小平同志多年来坚持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共同富裕”,最终目标也必须是“达到共同富裕”。对此,小平同志曾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能搞两极分化。”“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果说,本文第一部分所引的小平同志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侧重于“市场经济”内容的论述,那么,这里所引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论述,便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侧重于“社会主义”的深刻阐述。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正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帝国主义链条薄弱环节的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使苏联率先在世界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一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指引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沿着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航向胜利前进。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实现了一系列实践创新。这些创新主要包括:第一,通过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按照小平同志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使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温饱,从温饱走向小康。第二,通过引入并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息反应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第三,通过所有制改革,形成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第四,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既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第五,通过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第六,通过加强和完善包括立法和执法在内的法制建设,确立市场主体的法人地位和法制原则,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和运行规则,使法律成为对市场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重要手段,使市场经济运行始终受到法律的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第七,通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建国以来一直实行着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失业(待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为主干的,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和法律保障等内容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八,通过扩大对外开放,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点线面结合的,包括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沿岸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内陆省会城市及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带的开发开放等多层次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使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等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提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它理解不深,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遇事总是被某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住手脚,使许多应该推进的改革长期难以推进;甚至对一些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持一种怀疑态度,不敢大胆提倡和推广。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才彻底挣脱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羁绊,彻底走出了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来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观念困扰,彻底突破了市场只能在计划的“笼子”里盘旋,绝不允许越“笼”池半步的传统模式。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达成共识,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加速走向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天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此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之船的导航灯塔,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巍峨丰碑。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跨世纪宏伟纲领指出,要在从“九五”计划开始的未来15年,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实现这两个根本转变,意味着我们将在更广更深的意义上,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

标签:;  ;  ;  ;  ;  ;  ;  ;  ;  ;  ;  ;  ;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论传统理论的双重突破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