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态:本原特性、现实观照与治理要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原论文,要义论文,特性论文,生态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来看,大学生态可以理解为大学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产生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有机统一体。相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大学生态属于高等教育的个体生态,一个地区或一个区域的大学则构成高等教育的群体生态,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是由若干个群体生态汇聚而成的。从整个大学生态系统来看,每所大学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即阿什比所指的“遗传”;每所大学也同时面对着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即“环境”。大学作为生态系统,其发展既要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又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以适应环境的发展。[1]那么,大学生态的本原特性是什么?它的现实境况又如何呢?
一、大学生态的本原状态
1.遗传与变异——大学生态理念的基本向度
遗传和变异,是基于大学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现象和活动与生物学有类比性而提出的。遗传强调按照事物本身的“基因”及其固有的发展逻辑去认识分析大学生态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也就是说,遗传带有强烈的继承性,即大学的各生态要素在时间流程上前后顺延、在结构功能上相近。显而易见,这种继承性又蕴涵着大学各组成要素的传承、复制和再生。如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大学灵魂:“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大学自治”,这些理念已经成为大学保持自身形成特色的一种传统。如果说遗传是具有继承性含义的话,那么变异则是适应和超越。大学生态中的变异是指根据各种变化来适应新的发展,并用新的观点和标准去认识、分析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阿什比曾指出:“有机界中与大学中一些新形态的出现,都要经过更新或杂交的过程”。[2]
换言之,任何大学作为一种生态主体,首先要不断加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既包括大学通过改变环境而使环境利于自身生存的层面,也包括大学通过改变自身结构、功能机制来适应环境条件的层面。其次是要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超越。适应和超越是同一事物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属性。适应是超越的前提和基础,超越是适应的发展和提升。比如,一所大学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原有办学空间已难以适应新的办学要求,它可以选择单校区办学模式向多校区办学模式的转变;又如,大学扩招后,不仅生源数量增加,生源个体也变得复杂多样,这就呈现出了教育对象个体的生态多样性,必然就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突破传统做法。概言之,大学生态理念既要保持自身独特的“物种”风格和特性,以区别其他社会活动和现象,又要不断推陈出新,进行“基因”重组,以寻求预期的大学“变异”。可见,遗传和变异成为大学教育传承和创新的两个基本向度。
2.平衡与失衡——大学生态管理的内在要求
生态学概念中的平衡主要指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平衡有平衡关系和平衡状态两种含义,平衡关系一般用数量关系来表示,而平衡状态则包含平衡关系,是以平衡关系为内容的系统稳定状态”。[3]我们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要素用数量关系即平衡关系来表示,其结构和功能等要素则可以视为平衡状态。大学生态的平衡是指大学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呈现平衡且协调的状态。如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起初是输入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学生,通过大学内部和外部各种资源的转换和配置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的输入”,将其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从而实现预期输出,保证大学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然而,任何平衡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对于大学来说,其生态稳定和生态平衡也是基于某种历史条件或发展阶段的,大学的生态结构必然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社会中的一些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到大学肌体后,超过了大学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引起大学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失调,即大学生态失衡。当然,失衡并不总是消极的,失衡本身或许就孕育着新的教育变革(教育进化)的契机。当初的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便是最好的例证。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大学的精英教育阶段可基本维持社会生态与大学生态的系统平衡,但到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公众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各类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不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有了新变化: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按照合理的比例关系进行科学配置,促进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新的动态平衡,大学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努力维持新的生态平衡,如增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强化校企、校地的紧密合作等。可以看出,平衡和失衡是生态运动过程中的两个前后相继、彼此相连的阶段,大学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是相对且短暂的。大学生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消除大学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失衡和矛盾,并且通过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在控制各种冲突、失衡和矛盾范围以及强度的同时,促进大学生态系统的进化。
3.共生与竞争——大学生态和谐的价值皈依
如果说上述两种特性都不同程度反映了大学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的话,那么共生与竞争则主要涉及不同的大学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也是在大学生态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系统中的共生是指不同生态子系统之间任何形式的共同生活。社会系统同样也是由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社会的和谐,不仅取决于每个子系统的和谐,还取决于诸子系统之间的共生状况如何。[4]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其共生关系就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大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比如一些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提供优秀生源,普通本科院校向重点院校提供攻读研究生的优秀生源。反过来,较高层次的大学向较低层次的教育提供合格师资。可见,互利共生是两个相互作用物种最强的和有利的作用方式,[5]也是增强其适合度的有效途径,这种共生关系往往表现出纵向垂直的依赖特征。
然而如果从大学组织横向平行的共生关系来看,它们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竞争。竞争是指生态个体间为利用有限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关系,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生态个体适合度的降低。对于处在同一区域内的普通高校,它们在办学经费、师资引进、生源争夺等方面存在着严酷竞争,而民办院校、独立院校、远程大学、虚拟大学、函授(夜大)等各种非制度化的高度教育又对传统大学教育构成新的挑战。此外,共生和竞争“不仅存在于作为生态主体的教育组织之间,更存在于教育组织内部的各成员之间,如教师之间、管理人员之间、学生之间”。[6]这在大学可能表现得更为激烈、更为复杂,比如具有同一学科背景的两个教授竞争同一领导岗位,又或学者与学校管理者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参与决策程度上产生争议,由此所引发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交锋等等。
从总体上看,不管是大学组织之间的竞争,还是大学内部的竞争,所谋求的都是“自身”发展。换言之,大学生态中各主体利益虽然存在差异,但整体利益是一致的。而且合理有效的竞争还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态的多样性。对大学组织来说,不断优化内部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是提高适应力的重要途径。从长远来看,互利共生和良性的竞争也是优化大学生态环境、促进大学生态和谐、获得大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
综上所述,当我们对大学进行生态学的考察时,会发现大学也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把这个系统称之为“大学生态系统”。有学者将大学生态的内涵归纳为“内生态与外生态之间存在共生关系,既冲突、独立、异质,又协同、平衡、共处,和而不同”。[7]这与本文所探讨的大学本原特性不谋而合。同时,由于大学兼具了典型的松散结合组织以及利益相关者组织的特点,因此还可以将大学生态系统看做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群体以及与外部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生态系统。
为此,我们尝试构建了大学生态系统基本架构及运行示意图(如图所示)。这里涵盖了大学的一系列微观关系,既包括体现垂直关系的大学核心生态系统,如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又包括体现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扩展生态系统,比如校友、产学研合作者、公众等;同时也包含影响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宏观因素,如政治、经济、科技、社会、世界的环境等等。大学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不断调控自身的运行及其与宏观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外,还必须与其他大学组织竞争有限的办学资源,而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可能为一所大学带来竞争动力,同时也可能构成另一所大学的竞争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竞争与共生的持续存在,才能不断为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生态群落的内在关系以及促进大学生态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大学生态系统基本架构及运行示意图
二、大学生态危机的表现
从以上对大学生态的本原特性分析可知,一个稳定、安全、协调、可持续的大学生态系统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大学生态系统的内部组成成分及其结构与生态功能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平衡;二是大学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平衡;三是具有自我诊断、自主修复、自我调节、自主管理与发展的机制。不可否认的是,任何生态系统在事物进化以及生态演变的过程中,都难免发生或遇到危机。从生态学角度来认识危机,即“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如果发生在自然界,则称为自然生态危机,如草原退化、土壤沙化、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如发生在社会系统,则称为社会生态危机,如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能源危机等等。同样,如果发生在教育系统,则称之为教育生态危机。事实上,任何系统、组织以及个人都难以回避危机问题,我们研究危机、认识危机,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危机。
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生态危机?大学存在生态危机吗?其实,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以及社会环境正发生着日益巨大的变化,尤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着宗教习俗、社会运动、科技发展、入学变化、经费削减、质量下滑、人才外流等各种生态因素的威胁或考验,这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隐忧,或称之为高等教育的生态危机。按照对大学生态本原特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生态危机定义为高等教育系统中出现的影响或危害正常运行的行为、现象,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生态因子长期不良作用使系统出现违背人们愿望的“失衡和变异”,影响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变化事件。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诠释高等教育的生态危机,就更容易理解当前我国大学的生态运行以及生态危机。
一方面,大学既要面对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和大学职能的不断扩展,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物质、能量和信息在主体内的配置方式和流动方向,从而主动地与环境互动以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大学又要不断地修复、调节,通过遗传与变异使教育主体不断超越环境,不断向前、向更高阶段发展,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并服务于社会。然而,在以市场经济和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体(或组织)的充分发展与个体(或组织)私欲的恶性膨胀却经常无法找到相应的平衡点,以至于现代大学行为的极度迷失,大学生态的现实观照全然映射了大学本原特性的严重扭曲。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的内外生态划分为大学宏观生态和大学微观生态,并尝试从大学生态本原特性的视角来剖析大学生态的现实危机。
其一,大学宏观生态危机的现实观照。从生态适应性或关联性看,大学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变化的响应速度较慢。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很多大学未能有效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各类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导致大学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生态关联性不强,同时也表明大学教育对社会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较低。从遗传性与变异性看,最典型的当属大学的“遗传基因”产生了“恶性变异”:从学术自治到行政乱象、从社会服务到趋名逐利(加以校企校地合作为名,“批发学位帽”来交换各种资源)、从文化传承和创造到政治表达与延伸。从生态平衡性看,尤其体现在科技教育的强势与人文教育的虚位,大学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难以耦合。如连年扩招,大学生态系统超过自身调节能力,为寻求新的平衡,增强办学条件、扩大办学空间,诞生“巨型大学”,同时又可能出现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进而产生新的失衡。从生态共生性看,近年来大学间呈现同质化发展,目标理念(都要办成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教学,科研,管理,教辅等部门一应俱全)、行为模式(增设新校区、扩大学科门类、开设热门专业)、运行结果(人才技能的掌握、社会适应程度)等严重趋同,导致大学无法形成多样性。
其二,大学微观生态危机的现实观照。从生态适应性或关联性看,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内部管理体制、收入分配制度上偏重行政导向,致使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师难以适应学校的制度环境。从遗传性与变异性看,当今的大学不仅是机构设置“行政化”,内部结构与政府部门“一一对应”,而且大学内部的委、办、部、处及院(系)领导都具有职务并设置相应的行政级别。教授不治学却去竞聘各类领导岗位,或者丢下教学科研本职工作去“捞外快”。从生态平衡性看,最为典型的是行政权力独大,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严重缺失,比如教授委员会没有学科建设决策权,学生没有校园文体设施建设的参与建议权等,大学权力生态严重失衡。又如一些有综合性发展趋势的单科院校过于扶持原来重点或优势学科,如师范院校单纯重视教育、文学,财经院校重视经济、管理等,学科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严重。从生态共生性看,近年来,经常发生大学教师因不满学校政策待遇而选择“跳槽”,又或由于学校不履行合约约定以及学校不授予学位而产生教师、学生状告学校事件以及教师体罚学生的情况。又如,同一级别或职称的管理人员或教师为竞争高一层次的岗位或职称而相互“揭短”、“诋毁”等等,影响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共生”的事件常有发生。
显然,当前人们所谴责的大学道德危机、质量危机、大学无大师、大学行政化等等,均是对大学生态的现实描述,可以说,这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自由与控制之间、集权与分权之间、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冲突与失衡现象,已经足以证明当今大学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三、大学生态匡扶策略
大学生态匡扶强调的是大学生态的修复和治理,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生态治理举措最有利于回归大学的本质理念、释放大学的本质功能以及最能激发大学的本真精神和学者的创造力。对此,理论上大致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从体制机制上来营造、优化大学生态环境;二是强调通过共同治理来平衡大学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虽然这些观点的着眼点有些许差异,但都是基于大学各类生态主体的共生与平衡来实现大学的目标。归结起来,即促进大学外部生态治理与内部生态治理的有机统一。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大学不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生态主体,还是一个多重利益主体的集合生态主体。政府、市场、学术以及大学竞争者构成了大学生存发展的宏观外生力量,而人才、管理人员、学科等构成了大学内部的微观内生力量。大学的生存有赖于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大学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表达的正常化、均衡化。也就是说,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大学生态,必须在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来不断适应各种环境,同时不能以牺牲内在逻辑来适应环境的需要。换言之,大学之所以出现生态危机,即源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非正常化、非均衡化或与外部环境发生冲突。按照这个理解,“匡扶”大学生态的治理思路就逐渐明晰:
第一,大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一个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大学从外部生态环境获取能量、物质、信息以及大学内部生态良好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态平衡包括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大学的制度设计也应包括外部制度设计和内部制度设计。从大学外部制度设计来看,主要是要建立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反映在高等教育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比如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为此,有学者提出要确立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8]从而规避大学对行政权力的“制度性依赖”。笔者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大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了一个基本指向,并为大学生态的整体维护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从大学内部制度设计来看,需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比如通过制定大学章程来促进大学实现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促使大学各类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参与大学事务,并在大学内部建立起以学术为中心的组织生态结构,避免出现“人治”替代“法治”、“行政”决定“学术”的生态错位倾向。因此,以制度设计和创新促进大学生态环境的优化,建立起与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平衡,是大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点。
第二,大学生态的健康运行需要完善的政策保障。良好的制度设计能够对大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现实中往往不是缺乏制度设计,而是在制度运行中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一个明显的实例就是大学经费,在大学制度设计中经常提及“多渠道筹措经费”,而且现在大学的多元化筹资也成为了一种常态,但一旦扩大到社会力量办学,又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或是配套政策,就容易滋生大学使用自身的独特性资源去换取社会资本。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大学的分类,大学发展的高度模仿以及同类大学恶性竞争的事实很大程度就是源于大学的“一刀切”评价政策。如果说不同类、不同层次的大学都有各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逐渐使大学分类政策制度化,这何尝不是优化办学资源、保持大学生态平衡与共生的最好举措。因此,大学生态的健康运行需要在良好的大学制度设计的大框架下,建立起保证大学生态平衡的各种配套政策,这不仅可以为大学制度设计保驾护航,而且可以遏制或减少大学生态危机的发生。
第三,大学生态的和谐稳定需要多维“软治理”。从前文对大学生态危机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态失衡和大学生态异化的表征不仅体现在所谓的“技术层面”,更多地体现为“价值层面”的缺失。这与陈平原先生所提出的“应将人文作为大学的核心,集中精力在文化、精神、价值层面上思考大学问题”[9]的内在基核是一致的。一所大学的生态和谐必定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有机统一。如果我们将大学的制度设计及其政策保障看做是发挥大学硬实力的条件的话,那么,大学精神理念、大学文化价值等无疑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基石。美国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曾指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10]这就说明大学软实力具有高层次、独立性、教育性、超前性和批判性等特质,而且需要精心培养、长期积淀、与时俱进。由于大学软实力往往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导向,因此,在推进大学生态和谐稳定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软治理”,从而逐渐形成大学的软实力。比如,孕育大学的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大学利益相关者建立符合生态责任的价值观,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及富有品位、独具个性的特色大学文化等,如此才能保证大学生态的真正和谐。
第四,大学生态的治理需要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当前,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原因是“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高等教育要在新的时代新的要求下进行新的价值定位,确立新的教育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功能”。[11]这说明大学与社会间已经建立起纵横交错的复杂联系,按照这个逻辑,大学出现的生态危机至少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是在大学与外部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显然,解决这类大学生态危机,仅仅靠大学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比如,当前热议的大学“去行政化”,意在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以回归大学的本质属性。然而,如果社会对行政级别的认可没有同时改变,单单取消大学的相应行政级别,那么,大学就很难与其他社会组织取得同等的话语权地位,大学无疑会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这证明了一些大学生态危机的问题不仅仅是大学内部问题或者是高等教育生态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社会问题。换言之,对某些大学生态危机问题的治理只有纳入到社会生态治理的范畴和视野中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社会联动机制,恐怕才是大学生态匡扶的“治本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