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深圳 518048
摘要:目的:探究全科诊疗服务路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自2010年7月-9月在福民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人,其中实验组实施全科诊疗服务路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医疗服务,服务结束后4周内对患者实施回访,并对全科诊疗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病人遵医嘱行为改善情况、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问卷形式实施调查,并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进行核查,评估实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全科诊疗服务质量评分优良率高达100%,居民满意度为100%,病人遵医嘱行改善率达93.3%,健康教育优良率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评价指标(全科诊疗服务质量评分优良率78.3%,居民满意度为85%,病人遵医嘱行改善率达81.7%,健康教育优良率75%)。结论:优化全科诊疗服务路径可有效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提高居民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效果,继而优化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矛盾产生。
关键词:全科诊疗;服务路径;社区卫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各种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多,各级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众多中老年患者首要的就诊选择[1]。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相对缺乏,部分全科医生则是由专科医生进行短暂培训后上岗工作,普遍存在诊疗服务理念缺乏、健康宣教不足、诊疗过度等问题,因而有必要实施全科诊疗服务路径以规范诊疗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体现“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服务模式。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是于2010年7月-9月间在深圳市福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其中实验组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在18-83岁之间,平均年龄(56.7±5.6)岁,其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31例,初中以下者219例;对照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8-79岁之间,平均年龄(59.2±4.9)岁,其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28例,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水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神志清晰,具备自主交流能力者;掌握最基本书写能力,可自行填写相关问卷;自愿参与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神志不清或自主交流障碍者;精神病患者;书写能力障碍,不能完成相关问卷者。
2 方法
2.1 服务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服务,实验组则实施全科诊疗服务路径,具体如下流程如下:
2.1.1 全科诊疗导诊环节:于就诊大厅设置导诊台,对于就诊患者,导诊人员要微笑面对,态度和蔼、可亲,正确分诊,协助患者挂号、就诊,并保留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
2.1.2 全科诊疗沟通环节:全科医师要提高自身沟通能力,注意患者沟通的方式、方法,全面了解患者家庭、工作、生活情况,努力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细心聆听患者倾诉并实施详细的查体,结合患者面相从而了解患者近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
2.1.3 完善健康档案:打开患者健康档案,回顾分析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无健康档案者立即创立健康档案,询问病史,并填写基本个人信息),核对,更新,完善重要的健康信息,回顾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连续性健康问题。
2.1.4 明确现有健康问题:明确现有健康问题 应用生物-心理-社会 的三维思维方式,综合分析患者的健康需求,明确现有健康问题,综合患者既往健康问题、患者的特点、主诉、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现有健康问题的评估。
2.1.5对现有健康问题进行处理:以健康需求为导向,制定并执行具体治疗方案,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外的病例或不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理的病例和需要到上级医院进行辅助检查者给予及时的转诊,并在实施该步骤的同时引入健康管理措施。
2.1.6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健康需求,落实具体的健康管理措施.
2.1.7全科诊疗效果回访: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全科医师定期使用随机的方法,对部分所诊疗过的服务对象进行全科诊疗效果回访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
2.2 观察指标:全科诊疗服务质量(根据相应问卷得分换算,大于80分为优,60-80为良,低于60分为差)、居民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病人遵医嘱行为改善情况(分为改善、无改善两类)、健康教育效果(分为优、良、差三类)。
2.3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施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全科诊疗服务质量分析,具体见表1.
4 讨论
全科诊疗服务是的基石是全科医师的培养。全科医师又称之为家庭医生,是实施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执行者。全科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防治保康一体化的保健服务,对群众的健康和疾病进行全方位负责管理[2]。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未能及时跟上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全科医生严重缺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是非常关键的[3]。针对此类情况,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必要制定详尽、规范的诊疗服务路径以提高社区全科医师的服务水平,改善医疗质量。
优化全科诊疗服务路径一方面能够完善患者的基本健康信息,使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患者以往的健康信息,并结合目前的情况,迅速、正确的做出诊断;同时,优化临床路径能够逐步提高全科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和谐医患关系;再者,优化全科诊疗规范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居民满意度,提高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提高健康教育宣传作用,推动全民健康意识的普及。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全科诊疗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病人遵医嘱行为改善情况、健康教育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优化全科诊疗服务路径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认为,优化全科诊疗服务路径有利于改善临床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提高居民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效果,继而优化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矛盾产生。
参考文献:
[1]方炳,施榕,姜宏,等.浦东新区社区全科医生临床技能操作应用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2412-2416.
[2]蒋己兰,周启良,任四兰.论全科医生的职业教育与培养[J].中华全科医学,2013,6(22):2101-2102.
[3]郭力文.全科医生诊疗思维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096-1098.
论文作者:黄胜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全科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论文; 实验组论文; 路径论文; 医嘱论文; 服务质量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