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民主主义论文,述评论文,理论研究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界大体上已经形成共识,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者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1987年中共十三大后形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讨论热点。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召开,高校政治理论课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再次为学术界关注,研究领域有所拓宽,新的观点不断出现,学术分歧不可否认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几年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同时谈点自己的想法,请同行专家指正。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放弃
1、形成与标志。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从总体思想到具体内容都有个过程。王智等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从五四时期到遵义会议前,处于萌芽与孕育阶段;从红军长征胜利到《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形成阶段。有的学者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是党成立后近20年立国思想演变的结果,从党的一大的无产阶级专政、二大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到1927年党内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讨论,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思想;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人民共和国,到新的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的正式提出。刘中刚等还论述了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共和国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特点,从而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的脉络更加清晰。总之,以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为标志,学术界没有异义。
2、发展和变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以后,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经历了充实、发展、变化与修改的过程,说明毛泽东等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发展与完善的。
学者们从党的七大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1947年12月会议的三大经济纲领,到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第一届全国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等,探讨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充实、发展过程。张勇认为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作了四个重要修改,即从“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从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主要任务是解除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束缚和破坏到“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新资本主义”到“新民主主义”;从“让私人资本经济获得广大的发展的便利”到“限制的斗争将是经常不断的”。
3、放弃及原因。
学术界普遍认为1952年下半年毛泽东在如何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认识开始发生变化,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放弃。王智、文红玉认为,1952年6月6日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的论断,揭开了终结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序幕;1953年12月《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公开发行,消灭私营和个体经济、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正式被党中央所放弃;1955年9月毛泽东批评“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提法,把中国的过渡时期界定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表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实践也被否认;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其确立的实践模式已完全被弃。
关于中国共产党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王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提出时即带有策略性: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成熟;毛泽东个人不能容忍有一段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柳建辉认为,这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进行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再认识的结果,是根据列宁的过渡时期学说,对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不断探索而得出的新认识。叶成林认为一是东欧人民民主的实践与理论的影响;二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不彻底的影响。杨槐珍认为毛泽东批评“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客观原因是苏联批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希望中国尽早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主观上是对新中国主要矛盾判断的转折。
关于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三大改造实行的关系,观点并不一致。王智、柳建辉等认为前者反映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主观急躁心理,轻率地中断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是不明智的,但后者有客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认识的依据,并不能说也是不明智的,问题出在时间表的安排及量的把握上。林蕴晖认为,总路线的提出不是迟和早的问题,因为或迟和或早照抄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符合中国实际,都不利于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第一,必须重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过程中所有领导人的论述,包括反面的、甚至错误观点的研究,真正体现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本来面目和这一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与理论渊源;第二,要深层次地探讨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细微变化及发展原因,以求科学地把握其内在本质;第三,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中断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应当花大力气总结经验教训。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性质特征。
柳建辉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的中间转换形态,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陈先奎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特点有三个: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既不属于社会主义范畴,也不属于资本主义范畴,是一个全新的有着特定社会历史内涵的范畴,是东方国家通向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是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第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同于列宁所说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不搞社会主义改造,不提消灭资产阶级,甚至不一般地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第三,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要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方面的转变。
高伯文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定位和基本属性是:第一,中国革命胜利后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第二,新民主主义建设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郭德宏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因而带有过渡性;但它又是一种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第三种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认为可作以下三点概括:第一,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看,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起领导作用;第二,从静态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不该转瞬即逝;第三,从动态来看,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质,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社会。
2、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郭德宏在考察了毛泽东、刘少奇等的思想发展过程后认为:只有到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当时党中央一方面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又一再强调,“中心任务”、“中心工作”、“中心问题”是恢复与发展经济,要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本身是矛盾的。两者之中,主要任务的提法是正确的。有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的主体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新民主主义阶段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的提法有个变化发展过程,两者之间确实有过矛盾的表述。直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一直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由于新中国当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主要矛盾的规定发生了冲突,因此党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时,与主要矛盾的表述是有区别的,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改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看法。刘少奇在《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与政权性质》一文中认为,与三大敌人及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和斗争是主要矛盾,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论点是正确的,但认为主要矛盾是与三大敌人及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也是难于成立的,问题出在没有把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放在主要矛盾的视野之中。因此就出现了既承认发展生产是主要任务,又断定阶级矛盾(或是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或是与三大敌人及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的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局限性之一。
三、新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1、毛泽东与民粹主义。
关于毛泽东晚年是否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争论激烈,分歧很大。胡绳认为: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1939年~1949年间,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坚定地、彻底地反对民粹主义,但从50年代到70年代染上了民粹主义色彩,认为中国可以跳过资本主义(工业化)直接到达社会主义,典型说法是“一穷二白”、“一张白纸”。林蕴晖有类似的看法,不同的是认为毛泽东这种认识上的改变是在1956年到1958年。胡岩认为说毛泽东完全没有民粹主义色彩,证据并不服人;毛泽东对农民社会主义积极性的颂扬,以及关于“经济愈落后愈容易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论述,难以否认他晚年的某一时期在某些问题上曾表现出民粹主义色彩。
沙健孙等认为民粹主义的帽子根本扣不到毛泽东头上,说毛泽东领导时期“基本上没有摆脱民粹主义的种种错误认识”更属无稽之谈。
王也扬认为毛泽东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并非要“跳过工业化”,而确是要“跳过资本主义”,主张用“不断革命”来实现“直接过渡”,这是否有民粹主义色彩,可以讨论。但以为用革命的方式即可解决建设的问题,解决生产力大发展问题,无疑是认识上的误区,并导致实践中重大偏差的发生。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大家一致的观点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思想明确,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并不是建立在手工作业的小生产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基础之上的。分歧在于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奠定这一基础?在何种条件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争论的双方都引经据典,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依据,这不但没有弥合差异,却使不同观点更加理直气壮。
胡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社会主义,但这并不是一定要经过资产阶级统治的那种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无产阶级政权下补生产力和其他文化条件的课,这就是新民主主义论主张在革命胜利、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资本主义成分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如果过早消灭资本主义,那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空想社会主义、冒险主义、民粹主义等。
王也扬认为:毛泽东在谈到“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时,并没有把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的意思,相反是看成与社会主义对立的“一方面”;他凭借以往革命斗争的胜利经验和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及其性质的不够了解,得出“一穷二白”是好事不是坏事的结论,终于演变成“经济愈落后,愈容易转化为”社会主义的所谓“穷过渡”。林蕴晖则比较系统地描述了毛泽东关于“一穷二白”、“穷过渡”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沙健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然说过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以资本主义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但他们并没有给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规定出绝对的标准,也没有把革命过程看作纯粹的经济过程,而是要考虑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情况,况且他们还多次谈到无产阶级应当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停顿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直接过渡的问题。他认为胡绳等的失误是把发展资本主义与实现工业化等同起来,忘记了实现工业化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而中国必须首先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才能实现国家工业化。
3、新民主主义与资本主义。
郑德荣等论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认为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不是泛指中国的一切资本主义经济,不包括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指由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是泛指任何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指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或政权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怎样论述和对待资本主义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地位如何?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比较多地强调毛泽东等“广大的”、“广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胡绳等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是无害有益的,是一个进步和不可避免的过程;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另一种观点指出党对资本主义的政策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需要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还要限制资本主义。黄如桐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不能操纵国民生计外,还要被限制在有益于国计民生或国民经济的范围之内;资本主义不能广大地、无限制地发展,在宏观上对它的规模、范围和数量都是有限制的。马占稳认为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受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处于从属地位。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因,黄如军认为:首先,中国经济的落后,这是最基本的根据;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理解,是重要的理论根据;再次,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和党所处的地位也有重要影响。郑德荣等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新经济政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其次,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再次,1931年至1934年党内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的“左”倾错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马占稳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制度本身就有发展资本主义的任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比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不仅有利于资产阶级,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的论述大家没有异议,但在新民主主义怎样、什么时候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上分歧严重。
胡绳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从1949年已经开始的说法不能够服人,共产党取得政权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两回事;到1953年资本主义在中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的情势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与1945年相比不是更多了一点,而是更少了一点;社会主义改造的飞速完成,并不符合实际,而是主要依靠政权力量人为地促成的。何诚认为把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变成消灭资本主义,就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确定的“一切政策和策略的出发点”。
沙健孙认为“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是: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1949年~1952年在一些方面已开始执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了;新中国成立标志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并不是重复30年代的“左”倾错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有其历史必然性,符合实际,说社会主义改造是“人为地促成”更是没有根据。黄如桐认为从无产阶级政权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极端重要性来看,我党夺取政权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回事;从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进程来看,完成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是1949年以来我国各种社会条件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
对于上述许多原则争论,我们认为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
四、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价值和局限性。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意义,高伯文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波峰”;为全国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直接的理论政策准备;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理论依据;对深入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有的学者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存在四方面不足:一是关于两个革命阶段转变时间的衔接的模糊性;二是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二元论;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认识的不确定性;四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短暂性。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庞松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模式,虽然实行于不同发展阶段,却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以及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等共同特征,二者明显具有承传因袭、螺旋式上升的内在关系。王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着手分析,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继承和超越。胡凯对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作了比较,认为两者长远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纲领。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也有人认为二者虽然在时间上是一种递进关系,是紧密连结的两种社会形态,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有的认为两者是既有相联系和相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的两种社会形态。
3、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胡绳认为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和近20年来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有关政策的正确性,并且从历史的、理论的角度深刻认识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他指出用中国共产党8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对照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第二,简单地抛弃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绝对无助于社会主义;第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社会化的大生产之上;第四,社会主义能够并且必须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并克服其负面影响。
郭德宏认为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能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学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许多成功经验和吸取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教训。
顾红亮认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概念,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坚持历史进化的生产力尺度,理清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内在矛盾机制的辩证关系;第二,落后国家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有条件的;第三,必须充分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短暂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两者的延续关系。
我们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虽然存在某些局限性,但仍不失其闪光的理论价值,在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和建国初期的实践中,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与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之必须,而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确有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扬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发展而来的,两者有着逻辑的、历史的联系。
标签: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毛泽东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