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论文_贺月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论文_贺月娥

贺月娥 南部县宏观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四川 南部 637300

【摘要】在开展学科知识学习及素质教育启蒙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同时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关于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己作了较为明确的表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小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进而促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提高,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空间表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090-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要概括世界的一切。”空间想象力不仅是认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不可缺少的能力因素,而且是形成和发展创造力的源泉。学校教育就是要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对空间观念有所了解并加以掌握,不断认识客观事物,建立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得学生能进行独立思考及创造。现对如何在小学阶段效提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建立空间观念进行相关浅析:

1加强操作活动,积累空间感知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可以说,小学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就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操作活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与认知,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为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打好基础。

察后,马上得到了领悟。并由此判断出下面的变化是垂直旋转,这一演示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在指导绘图中提升想象的空间表象

教学中,我们经常把空间图形画在纸上或黑板上,由于纸和黑板的表面可以看作是平面,所以就要学习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画法。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立体图形本质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掌握绘制直观图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例如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几个环节:1.在长方体模型上标出“长、宽、高”的具体数据,让学生讨论“根据哪个条件,可以求出哪个面的面积?”让学生借助实物,想象没有标出条件的某个面(后面、下面、左面等)的面积该如何计算,来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条件的传递性;2.出示长方体的直观透视图,让学生想象之后回答下列问题:“长×宽所得出的是哪个面的面积?”“宽×高可以表示哪个面的面积?”让学生初步体会某个面与其相关的棱的对应关系;3.脱离直观,让学生根据老师要求,想象出某个面的位置及其相应的棱的名称。如:长方形的左面,它的面积要用长方体的哪两个条件来解答?之后多媒体演示、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基本图形来印证自己的想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以上从直观到半直观再到抽象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头脑中可以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表象,使学生在思考中有形可现,思之有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

3在转化中提高想象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一年级“我们认识的数”,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第二部分“数一数”中要求学生抓一把花生米,数一数大约有多少粒,然后要求学生抓一把黄豆,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认识数,也让学生在估算中感受空间观念。按照北师大董奇教授的研究,估算所涉及的脑科学基础是基于对空间的把握,例如要估计一下大会议室里座了多少人,只要先数其中的一个部分有多少人,再看看整个会场中大致有几个这样的部分,就可以估计出有多少人了,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空间的关系和数量。这样的内容就把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了一起,学生既有了对数量的理解,又有了对空间的把握和发展。

例如在低年级认识基本的规则图形时,是从长方形、正方形出发,再通过把长方形、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三角形,再由这些三角形通过拼搭形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样的设计既渗透了面积守恒的观念,又渗透了拼搭中对“边相等”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以后学习对称、旋转、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在反思中优化想象的思维品质

在操作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活动中,才能让学生把握空间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所以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既要有活动,又要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时,学生要掌握这四个方位之间的结构: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是依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这点光靠讲解是没用的,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在现实空间环境中通过活动来体验这四个方位的内在结构。特别是让学生探究“当一个方向确定后,如何来辨别其他三个方向”,以此体验顺时针以及方位的顺序。

再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特点时,按照教材的要求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情况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情况是围不成的,同时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时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时是可以围成的;让学生一边围一边记录每根小棒的长度,并对此进行分类;最后让学生在空间直觉引领下反思:形成的三边关系几何模型和基于数据寻找三边关系的代数模型,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事关创新能力的构建。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孩子想象。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学生生活、学习经验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训练,才能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和空间经验,才能为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空间想象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叩问学生的空间思维——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8(02).

[2]宋大章、蒋本祥.试谈空间想象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3).

论文作者:贺月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论文_贺月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