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媒体与电子出版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子出版物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45年,美国科学家布什(V.Bush)首先描述了一种名为Memex的新型信息管理与存取技术,为超媒体系统的起步导乎先路。1968年,斯坦福研究院的思格尔巴特(D.Engelbart)研制成功Augment(拓展)系统,首次实现了上述技术。80年代以后,以个人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的进步与普及为背景,超媒体系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万维网超文本系统。它采用了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al)和超文本标识语言,加上灵活易用的接口软件Mosaic和Nelscape,使网上的各种信息建立了关联关系,以其友好的界面、方便的信息存取技术而崭露头角,迅速成为个人计算机上多媒体超文本的标准,并成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关键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超媒体是多媒体和超文本的复合体,或者说是多媒体信息通过超文本实现的一体化。它通过外部树形的链将多种类型的媒体组织成一个集合。
目前,超媒体正在创造一个动态、三维、实时、“有声有色”的虚拟世界。功能如此强大的手段,自然会有广阔的用途。我们来看看它和电子出版物的关系。
在艺术本体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复制技术的发明而造成原作和复本分化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这种复制最初仅限于一对一(如抄写),其后进入了一对多的更高阶段,“出版”的概念就是在这一阶段上诞生的。早期的出版是以印刷术为基础的。电子技术付诸实用以后,电子出版物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根据我国新闻出版署1996年3月发布的《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所谓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本世纪60、70年代之交出现了面向公众的数据查询服务,这是电子出版的最初形式。包盒型的电子出版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数字化光盘于1985年上市。电子出版物由凤毛麟角蔚为大观,是90年代的事情,为之发唱的则是1993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所设的电子出版馆。
从媒体的角度看,电子出版物可以分为多媒体型和非多媒体型两大类。超媒体的应用,自然是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相联系的。从发行的角度看,目前的电子出版物(不论是多媒体型或非多媒体型)主要有联网和单行两种形式。其中,单行电子出版物率先发展起来。
从技术的角度看,单行的电子出版物有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图文光盘(CD-G)、照片光盘(Photo-CD)、集成电路卡(IC Card)等多种形态。至于其内容,包括教育、娱乐、艺术、工具等多种类型。在单行电子出版物中,光盘目前堪称独占鳌头。光盘出版物包括光盘杂志、光盘书籍、影视光盘等多种类型。新型的光盘杂志可以在一张光盘上融合声音、图像、文字和活动视频等多种信号,突破传统杂志的局限,真正做到“有声有色”、“栩栩如生”,融传统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的效果于一炉。它还可以为电影、电视剧等包含活动影像的艺术作品作广告,使公众看到逼真的演示。光盘书籍的效果与光盘杂志差不多,只不过广告所占的内容比较少。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的“文史理论系列丛书”电子版颇为成功,其销量远远超过了印刷版。这类出版物如今在国内也已相当常见,像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都已有了光盘版。《孙子兵法》、《全唐诗》等大量典籍亦已通过光盘形式传播,只不过并非全文都具有多媒体效果而已。影视光盘包括VCD(Video CD)和DVD(最初代表Digital Video Disc,后又代表Digital Versatile Disc),前者业已步入寻常百姓家,后者则正处于普及的过程中。专门以“电脑艺术”为题的光盘亦已出现,例如,河南先博公司就制作过这类产品。一般的光盘出版物和计算机本身是分开销售的,将二者合为一体的电子书籍也已经上市。电子书籍就尺寸来说和普通书籍差不多,而且也可以打开。它们的一半是键盘,另一半是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其他部件则隐藏于其下。和普通书籍相比,电子书籍可以任意调整书中的字号,方便地进行检索,为读者提供了远较通常插图为多的全彩色静止画面,并且有音响效果。某些电子书籍甚至可以全部由语音合成系统来播读,让人们通过耳机欣赏。感兴趣的话,读者可以随时将有关内容复制到软盘上,或者进行打印。电子书籍的容量远大于普通书籍,一张光盘就能容纳26卷本的康普顿百科全书。目前,这种新型的图书售价最少为数百美元,销路较好的是百科全书一类。随着计算机本身的不断降低,电子书籍可望逐渐普及。
网络出版以数据库和电信网络为基础,以各种计算机的硬盘为主要存储媒介。有人根据通讯技术和方式将联网出版分为联机数据库检索,通过电话网提供的“有声资料”服务,通过广播网络的双向公用电视系统、文字多重播送系统、情报传视系统、图文电视,传真出版,联机预定出版,联机报刊,电子信箱等。联网电子出版物是美国率先发展起来的。始作俑者为德克萨斯州的《沃斯堡明星电讯报》(1982)。美国如今已有1万多家杂志、近百家报纸入网,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的《文学评论》等。在网上创刊的有美国综合文艺周刊《沙龙》(Salon,1995)等。我国积极上网的不仅有《计算机世界》、《电脑报》等计算机类报刊,还包括《人民日报》等大报。《中国日报》也创建了名为CBnet的网络,付费并与之联通的订户可以通过机读来浏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有300多种报刊在网上发行了电子版。报刊是连续出版物,对时限有较高的要求。电子出版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组稿、编辑到发行全过程,而且,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报刊动态运作信息的反馈非常容易,稿件的修改也极为便利。在通讯线路畅通的前提下,作者——出版商——读者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上述优势都是传统出版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联网出版物只有在实现计算机联网的条件下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前期需要较多的投入。不过,和单行出版物相比,联网出版物上的信息可以迅速更新,这使它对于读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尽管阅读联网出版物所需的通信费用相当高。
和单行电子出版物一样,联网电子出版物相比于传统的印刷出版物有不少优点,主要是:载体容量大,体积小,成本低,复制和保存相当容易,消耗的资源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小;能够应用超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内容结合起来,形成引人入胜的导航机制,并实现读者和出版物之间的交互;检索容易。掉电时便无法阅读,是电子出版物的局限之一。目前,使用铁电体的新型液晶显示器已经克服了这一局限。即使关掉电源,这种显示器仍能持续显示图象,而且清晰度没有丝毫降低。对便携式电脑而言,它能使电池寿命延长20倍。这样,电子出版物就可望现实地成为印刷出版物的有力竞争者。当然,电子出版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会和印刷出版物共存的,正如人们习惯了敲键盘之后仍有对于毛笔、钢笔或圆珠笔的需要那样。不过,就收藏价值而言,看来只有精美的豪华本、名人题署的签名本、作者亲自督印的初版本、尚未扫描进电脑的原本等少数几种印刷出版物,能够在未来世界和电子出版物竞争。这不是说电子出版物就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由于荧屏图象闪烁、画面炫目等原因,人们从事机读比阅读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要慢20-30%,而且眼睛很不舒服。这类缺陷不克服的话,电子出版物便无法全面取代印刷出版物。不仅如此,在机读的条件下,人们很难聚精会神地琢磨各种长篇大论中所包含的深义,而是追求瞬间的感官满足、习惯于快速的画面切换。就此而言,要想消化和吸收学术著作的精华的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得依靠印刷出版物。美国电子出版署署长瑞利亚曾安慰那些嗜书成癖的人说:“别慌,目前还没有把你那本已折角的《教父》电子化,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但你的孩子会准备好接受电子书,到时候市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发展的眼光看,事情的确是如此。进一层说,在印刷出版物盛行的时代,有识之士就看到了迷信书本的弊端,反对当“两脚书橱”,主张读好社会这本“活书”。今天,在看到电子出版物具有海量信息、丰富表现力、附带诸多工具“引擎”、可以作交互式阅读等种种优点的同时,不能产生新的迷信,即对“电子书”的迷信。有位学者以生动的文笔写道:“有什么充足的理由能够证明,在仅仅是具备了令人眩晕的速度和令人畏惧的深度的‘超文本丛林’中,Microsoft、Intel、Netscape、IBM、Oracle等等是我们唯一的灯塔呢?又有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劝说那些在小桥流水的闲适、茫茫天穹的深邃、明虾戏水的写意以及晨钟暮鼓的肃穆里,倾听、晤谈或仅仅是默默地渡过(这时光)的人们,列起队来走进没有原本/原作/原声的数字世界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以上所说的主要是较为正式的电子出版。计算机网络还为非正式的电子出版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有人说“Internel是一个没有守门人(按:指传播学中所说的“把关人”,如编辑等)的论坛,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网络帐号都可以成为出版商。”的确,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扩散自己的文章、“张贴”自己的作品,使自己的大名“走向世界”。反过来,任何人都很难为自己的文章、作品和名字上了因特网而得意。对此,一位学者说得好:“整个一部人类史,知识分子同负载知识的媒体的形式是休戚与共的”;“有限的纸张资源,难以普及的印刷技术和被垄断的发行渠道保证了写作的特权地位,也保证了知识分子的特权地位。即使在知识危机的今天,‘我发了一篇文章!’‘我出了一本书!’依然可以理解为一种欢乐自豪的呼喊。从这种呼喊中还很容易诱发出使命感归宿感什么的。但是,只有疯子才会为自己的名字和文章出现在Internet上而欢呼,因为这实在太容易了,完全不需要名气、才华,不需要‘达到发表水平’,更不需要同编辑拉拉扯扯。你只要一点点钱,甚至可以完全免费,当然也别指望得到什么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