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文学的自然属性的认识
◆ 张恒睿 山东省昌乐二中 262400
一、继往开来:现代文学自然属性的渊源
现代文学的自然属性需反观其本来的面貌,方可探知其自然属性的存在与生成。
其一,时势造文本。在时代意义上生成的文学题材才会合乎民意,才能称之为“走心”的文学。对早期革命文学兴起、叙事语言转变等文学史现象的深入剖析,统观鲁迅、老舍、沈从文等现代经典作家的专门论述,通过考察作品的叙述语言、主题意象、人物形象、景物描写以及情节结构等形式特征,思考这些特征与作品所属时代之间的关联,构成了作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独特考察。可见,“法乎自然”的中国现代文学是其得以传承的根源。
其二,国内外文学交流使然。中国当代作家竞相效仿的西方小说的新潮流,往往是不太注重情节和人物塑造的,而特别注重语言的实践。中外现代作家的作品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在方法论存在统一性。虽然写作风格和内容不尽相同,但可以各显神通。好的文学作品,不论是雅是俗,只要值得读且引人入迷,都会存留下去,变成这个时代文化的一部分。
二、争芳斗艳:现代文学自然属性的表现形式
1.现代文学的精神风貌:让自由永驻。现代文学形成了以“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现代精神品格。人类社会的发展,总的趋势是不断迈向人的自由时代。黑格尔曾言道,美的本质在自由和无限,美是人的自由精神本质在社会历史中的实现,因此“审美是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因为美指向心灵,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胡适批评旧的文学,也即古代文学,多是“言之无物”,而大力主张用白话作文的新文学,也即现代文学,主张要自由地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
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理念、文学样式,现代文学以“自由”的现代精神品格,分别在观念内涵、理论构架、艺术理想、审美标准和形式规范等各个方面,都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和全新的发展,真正摆脱了古代文学那种与“道”的依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茅盾的话来说,就是将“人类情绪的流泄于文学中的,不是以传道为目的,更不是以娱乐为目的,而是以真挚的情感来引起读者的同情”,在肩负新文化的思想启蒙重任当中,更加具有“独立自尊之气象”,成为“人生的自然呼声”、“不管它浪漫也好,写实也好,表像神秘也好,一言以蔽之,这总是人的文学——真的文学。”
2.现代文学的艺术表现:灵活而富有朝气。从现代文学创作的那些鲜活的文字中,感受到那跃动在其中的“思想精灵”,认识到那蕴含着新文化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创造和创新精神,以及那充满着新时代文化反省、反思、批判、探索和重建、重构新的价值与意义世界的艺术活力。奋进精神,是建立在人性本然之欲望的基础上,追求一种能够抗衡自然的力量,不断探索人的无穷、潜在的力量。对于我国现代文学,这种奋进精神自然有了更为显著的体现,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现代文学启蒙阶段,社会文化面临着消亡的边缘,西方思潮的冲击,使国家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在如此背景之下,与道法精神大相径庭的奋进精神,无论是心灵的抒发、追求,还是情感的爆发,在那个混乱、无序的社会,在备受生活压迫的时代,在人们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这种奋进精神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是引导人民奋起斗争,是唯一能够换取自由、民主、平等生活的精神指明灯。
三、现代文学的自然特质取向
文学“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保持契合。当文学现代化展现现代化主题,并与现代化进程保持一致时,人类现代化既是中介,更是目的。文学现代品格的内涵包括政治、历史、社会以及时代审美意识,且反映现实历史的品格,同时,文学现代品格还具有多种文化选择、多种人文科学、美学爱好以及人类精神需求等视野,因此,呈现出超越自由的品格。中国的现代文学在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三大旗帜下,以意识形态性和时代性为核心,拥有个性解放、个性独立和生命意识等追求。中国新文学是形态多样、倾向鲜明的现代文学,其品格特征不仅具有时代性、艺术性的特质,还具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实现人类自由和审美自由的结合,即人类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的完美契合。
中国现代文学离不开生活和社会环境,文学作者在审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开始寻求可以满足他们自我慰藉的自然精神取向。自然精神取向的产生基础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美好憧憬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通过分析酒神自然精神、道家自然精神、后自然精神和女性自然精神四种自然精神, 也进一步说明了自然精神取向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性。
后现代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文化、文明的标志。 面对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洞悉无为、抗争、救赎的苍白与无力感。 很多创作者开始关注沟通,反映自我的体会,关注个人的感受,追求后现代精神。 这种精神取向,在诗歌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其擅长利用讽刺、批判的方式,直率、坦白地揭示一切虚伪的东西,不亦乐哉。 后现代精神体现了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打破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开始认同现代社会,赋予了生活更多的激情。在后现代社会的沃土里,现代文学的自然属性必将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哲学的现实性》.第 2 卷,美茵法兰克福,1990。
[2]汪安民 等 现代性基本读本[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22。
[3]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2,(5)。
论文作者:张恒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现代文学论文; 精神论文; 自然论文; 文学论文; 自由论文; 品格论文; 取向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