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彬[1]2004年在《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程与基本经验》文中认为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中共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实践作了全面考察,对党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经验作了总体概括和分析。全文由导言、正文、结束语构成。导言部分点出了本文写作的缘由、主要概念,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了简要回顾。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发展市场经济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思路;第二部分考察了党在新世纪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探索;第叁部分考察了中共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活动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第四部分总结分析了中共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对现实的重要意义。结束语部分对未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了展望,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徐晓霞[2]2016年在《新中国60年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文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人的钙。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现代专业知识,这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系统深入地研究高等学校理想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特点,本论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基本经验和发展轨迹进行了总结与梳理,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分为奠定基础时期、曲折发展时期、严重受挫时期、拨乱反正和新的发展时期、迅速发展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六个阶段来考察。同时在考察我国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基本路径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以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为指引,实现了理想教育的理论逻辑与我国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历史发展的实践逻辑的统一。奠定基础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与各项建设任务,稳定社会秩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理论、政策、方针的宣传和开展全国人民的政治学习运动推动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文明进步的社会公德。教育方式是逐步完善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制度等,注重通过开展全国人民的政治学习运动、加强党的宣传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理想教育。曲折发展时期。从1956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党内“左”倾思想泛滥,党的工作重心没能完全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给高校理想教育带来了“左”的影响。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青年大学生走又红又专的道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和改造等不断完善,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教育中注重弘扬先进模范精神以及发挥生产劳动、社会运动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严重受挫时期。从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占主导地位,遵循“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教育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严酷摧残。高校理想教育步入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服务的误区,其主要内容是加强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进行政治挂帅、德育第一的教育。教育方式以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叁大革命运动为主,采取强制说教、简单灌输的方法,严重脱离实际,高等学校理想教育遭受严重的破坏。拨乱反正和新的发展时期。从1976年至1992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内容深刻生动,教育形式丰富多样,总体分为拨乱反正和稳步发展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拔云见日,迎来新的发展,主要内容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成长为“四有”新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育形式也丰富多样,包括“两课”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高校政治工作制度与队伍日益规范完善、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更加成熟、综合发挥国防军事教育、体育与卫生教育、艺术教育的优势等。但期间由于国家发展经济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迅速发展时期。从1992年至2002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取得重要进展。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新的发展机遇也给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指导下,理想教育注重质量发展与内涵提升,综合运用教育、管理与舆论等手段,注重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法制建设等促进理想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稳定发展时期。2002年至2009年进入新世纪,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取得的经验与成就基础上,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理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下,深入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①。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理想教育依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政治工作制度,努力提高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理想教育的特点是凸显理想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注重教育质量,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向纵深发展。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经验有四:一是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应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二是凸显理想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叁是坚持正面理论灌输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是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高校理想教育。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高等学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启示有四:一是理想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基础;二是理想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叁是主旋律明确,注重教育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运用各种积极的手段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重视发挥高等学校在理想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理想教育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改进:一是优化教育意识,实行双主体性原则;二是完善教育机制,实行激励原则;叁是改进方法,实行渗透原则;四是内化于心,发展教育觉悟;五是外化于行,发挥实践功效。
王文强[3]2013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引领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关注文化建设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在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文化对提升综合国力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加强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战略新举措。党引领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党探索文化建设规律,总结文化建设经验,不断创新文化理论的过程。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问题的研究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束语共计九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指出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以及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大背景。从国际背景来看,西方国家十分注重文化战略,文化对其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其国际地位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繁荣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从国内背景来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文化建设领域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迄今已经历了叁个主要阶段。考察西方现代化的文化进程,在比较中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判明现代化的目标与方向、明确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二章阐述了文化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绝不是由党独立完成的一项工作,中国共产党是文化理论创新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倡导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品性和独特的文化创新功能是文化理论孕育生发的基础。针砭时弊、百家争鸣的学术理论是广大知识分子辛勤耕耘的结晶,知识分子以其特有的追求真理的品性和主动担当的精神成为文化理论的探索和传播主体。各主体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行为并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一定价值预设基础之上的,这种价值预设往往包括维护民族利益、维护人的权利、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第叁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引领文化理论创新的精神和文化资源。文化的创新精神主要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个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核心不断总结开展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阐发了关于文化创新的思想观点,这成为我们创新文化理论的思想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封闭僵化的特点,但是其中也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创新精神,它对于当代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拥有丰富的文化创新资源。党的文化理论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党的文化理论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党的创新发展观,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结果。正因为文化理论创新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赋予了文化理论以可贵的工具价值,这为党在施政过程中,实施大政方针,设定文化价值取向提供了可能。第四章阐述了文化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方法。文化理论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矛盾的变迁、文化建设成就的积累,文化理论需要与时俱进。放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看,我国叁十多年的文化建设理论主要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既有一脉相承的基本内容,又有开拓创新的崭新成就。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不断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科学的创新方法优化了文化理论内容,增强了文化理论活力,扩大了文化理论影响。第五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的主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开展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化建设方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建设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首先,中国共产党注重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中国共产党设定文化理论创新的评价标准,以保证文化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相协调,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和方向相一致,与党的执政要求相统一。第叁,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文化理论创新过程中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以此保证文化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性质与方向。第六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面临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建设过程中,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面临现有理论不能满足新的实践发展需求的紧迫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文化潜能不断拓展,建立文化强国迫在眉睫,这在客观上向党提出了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要求。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既面临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既有的文化成果与经验、人民的文化消费转型和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等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建设错误观念的困扰、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和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第七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和文化理论创新的发展方向。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彰显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等重大使命。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能够认清问题,通过不断加强文化理论创新主体建设,加强文化理论创新的机制建设,加强文化理论创新的环境建设,来提高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的整体效应。中国共产党要想充分发挥文化理论创新的效能,还要明确方向,选准路径。结合现有国内外形势来看,文化理论创新离不开对综合国力、文化安全、国际竞争能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结束语总结了文化建设在国际竞争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说明了开展文化理论创新研究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思考了开展文化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研究方向。
李孟一[4]2010年在《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文中研究表明自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物质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邓小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本论文拟从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入手,深入分析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从而推进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心。本论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叁部分组成。导论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总体上概括了该课题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包括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挫折给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在总结“文化大革命”中的失误及国内政治风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事实上从1975年的“全面整顿”已经开始了,通过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好了思想准备,这是酝酿阶段。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正起点。十一届叁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组织路线,这是萌芽阶段。党的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规划。在此期间,邓小平还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并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这是初步形成阶段。党的十叁大首次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且全面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轮廓。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新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揭示,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这是深入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正式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此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邓小平理论发展成熟。第叁章着重探讨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作用。本章分别从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和党的建设道路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第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此外,邓小平还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第叁,在政治发展方面,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民主的重要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确定了“一国两制”的指导方针。第四,在文化发展方面,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并且深刻论证了其战略地位;阐明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指导党中央科学地制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实施方法。第五,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主张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确保党始终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最后,邓小平主张通过从严治党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作用。第一,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发展。首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以及对外开放的思想。其次,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和有益经验。同时,竭力避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创新。通过系统地分析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功绩与失误。最后,分析了邓小平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第叁,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奠基作用。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执政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其次,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基础。最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精髓。邓小平理论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构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结束语,客观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用事实来证明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世界影响。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鲜经验。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走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并要在改革中坚持循序渐进的方针,同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与活力,坚定了各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对整个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世界发展并且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张大维[5]2010年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叁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叁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叁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叁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田训龙[6]2017年在《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阔步迈进,取得了人民满意、社会认同、世界瞩目的巨大成绩。但与取得斐然成绩极不相称的是层出不穷的网络抹黑英烈、"青岛天价虾"坑骗游客、骑上红军雕像拍照、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记者强拍艺人遗照等大量道德失范事件,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道德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发扬中国共产党重视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以此为现代中国人立立"主心骨"、提提"精气神"。这些道德建设思想赋予了道德工作新的使命,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是党在实现中国梦开启阶段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十八大以来党的相关文献,紧密结合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以分析成因、梳理内容、阐明创新和概括特点为研究方法和行文思路,对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思想做了较为深入地探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主题的涵义、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即什么是道德、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意义以及道德能否建设。在这一章中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的关系。第叁章从时代特征、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叁个方面,揭示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形成依据。社会中文化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价值观念上的多元多样多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是其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建设思想以及世界各国优秀道德建设经验等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是其形成的现实基础。第四章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基本任务、经验总结、涵养基础及方法体系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战略高度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在基本任务上,通过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公民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价值等,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经验总结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在涵养基础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道德,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在方法途径上,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相结合。第五章重点概括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即通过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强化党组织的道德教育职能,发挥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主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通过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培养健康和谐的社会心态,动员全民积极参与道德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通过加强重点领域道德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专项治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通过突出重点人群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教师、文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群体的道德建设水平;通过发挥道德模范的旗帜作用,发挥道德示范作用,树立道德模范典型。第六章阐述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创新之处、基本特点和主要启示,以对当前的道德建设思想做升华提炼。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兴国立人"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使命;以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推进党的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式。注重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教育引导与管理约束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理论建设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是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道德的四个特点。突出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挥人民群众的道德建设主体作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推动道德建设法制化,是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道德的四点启示。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形成、内容、创新之处和主要特点,形成了最新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体系。研究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和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思想,丰富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实践上,有利于优化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推进四个全面打下坚实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凝心聚力。
邹龙[7]2016年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强调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叁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的概括后,在农村深化改革中如何践行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价值观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农民价值观参差不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历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经济市场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变革与发展,不同阶段在农村价值观建设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探索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可以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从政策背景、政策取向、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四个层面进行梳理、呈现。第叁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在整个历程中主要表现出核心思想主导、持续政策稳定、丰富活动推进、多层主体参与等特点。第四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教训与启示,经验主要包括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保持一致、以多层次政策促进建设实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相结合、以满足广大人民物质生活为基础;教训主要包括政府政策落实困难、社会力量参与弱化、农民主体作用有限、多元价值影响加剧、内容形式存在不足;启示主要有加强政府政策的落实、强化社会力量的参与、发挥农民主体的作用、引导多元价值的发展、重视内容形式的创新。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指出写作过程中的不足。
董大伟[8]2017年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提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叁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叁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叁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叁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叁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刘力波[9]2004年在《论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溯党探索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与建构中国先进文化的光辉历程以及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考察党与中国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总结历史经验,不但有利于从文化视角对党的历史成就作出全新理解,也将有利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深入思考,更会有利于进一步指导中国先进文化的建构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间,尤其是“叁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后,学术界对中共文化史的研究,出现了方兴未艾的气象,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从主观角度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和集中对中共文化史某一阶段的具体研究。针对这样的研究现状,本文突出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命题概念历史联系的统摄性研究,尝试对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概念给予史论结合的全方位证明。同时,试图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层面进行一以贯之的系统性历史探讨。本文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建构中国先进文化的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进行了深入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 全文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分别对文化、文化的先进性和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文化先进性的衡量标准进行了论述。 第二部分:宏观地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前提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简要回顾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演进历程。近代中国文化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文化发展状态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文化在中国的特殊重要性;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文化问题主要有,中国文化生态位的下降,西方列强的文化挑战,强国与立国的悖离,建构现代文化的内部阻力;无论是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无法担负起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重任。 第叁部分:通过系统考察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概念给予了史论结合的全方位证明。中国共产党对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经历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叁个历史时期,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两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推动下,中国文化先后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从革命性文化向建设性文化的转变,并正经历着从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社会基础上的文化,向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向世界开放的社会基础上的文化转变。 第四部分: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成果、特点及作用进行了总结与阐发。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最新阶段性成果,一是以“叁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二是建构起了一元六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叁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四是将理论创新作为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的核心与前提;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的先进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的创新特点: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是有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有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叁是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观,适应快速社会转型,四是有助于应对文化挑战,参与全球化进程,五是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第五部分: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第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处理好意识形态建设与培育先进文化的关系。第二,中国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确立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教育。第叁,中国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必须在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环境下进行,实现先进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第四,中国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必须正确运用社会结构叁分理论,把握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第五,中国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必须坚持发展与继承的辩证统一,正确对待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成果。
朱金瑞[10]2005年在《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伦理是不可或缺的价值指导和理论资源。本文力图通过经济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演进的特点及模式进行审视,以期给中国企业提供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全文共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伦理演进的历程、特点、原因及不足的研究。包括,计划经济时代是我国企业伦理的初建阶段,革命性是其主要表现;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表现在伦理意识、管理伦理等方面的自主探索;从邓小平南巡谈话到20世纪90年代末是企业伦理的培育阶段。一些企业表现了强烈的道德自律意识。努力追求公(国)有资本人格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身上表现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伦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伦理在借鉴与探索中完成了向创新的飞跃。第二板块重点对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伦理模式,如政治化模式、企业家权威模式、使命模式、制度伦理模式、血缘亲情模式、集体伦理模式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模式等的特点、积极作用和不足等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程与基本经验[D]. 张文彬.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2]. 新中国60年来高校理想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D]. 徐晓霞. 山东大学. 2016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D]. 王文强. 南开大学. 2013
[4]. 道路与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D]. 李孟一. 武汉大学. 2010
[5]. 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6].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 田训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7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研究[D]. 邹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16
[8].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
[9]. 论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构先进文化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D]. 刘力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04
[10].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D]. 朱金瑞.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区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十四大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