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事求是论文,建设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中央多次从讲政治的高度强调了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分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这表明,分清这个界限不仅是一个高度科学性的哲学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高度现实性的社会实践问题,是党进行思想理论建设和队伍素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是否从理论和实践上自觉地把握这一界限,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真正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信念和思维方式武装头脑,解决问题,赢得事业的成功。
一、分清界限的根本体现是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用它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大是大非问题。当前,我们要重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进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一种表达。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建立在彻底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实践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等高度完整统一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以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为其鲜明特征的新型唯物主义。它的思想理论体系既宏伟博大,又科学严谨,并且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抽象凝固的哲学,面向实际,同日益发展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它的一大优势和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一种狭隘封闭的哲学,它在同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所以能始终保持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优势地位。要想完整而准备地掌握它,就必须充分领会它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分清它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旗帜鲜明地、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能够有效地分清它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界限的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这种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的集中概括,就是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从党和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刻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和原则,高度凝结了它的世界观方法论精髓。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和实质的最重要、最精辟、并充分体现中国风格的表述,而且提供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划清它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想路线之间界限的根本标准和途径。
“实事求是”是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首要特征和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把握具体的、现实的真理;而检验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政策决定之是否符合真理、是否真正有效,其唯一的标准归根到底在于实践,即历史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①a];实事求是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具体对象、内容和意义,总是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中心的议题或主题,随着实践发展而常议常新的。历史经验证明,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思想问题上,是否自觉地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是能否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其影响划清界限的标志所在,这是使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因此说到底,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鲜明、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自觉地、一贯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现阶段,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各种思想理论问题,都是围绕一个最重大、最深刻的主题展开的,这就是邓小平所总结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搞清楚这个问题。”[②a]我们不会忘记18年前,正是一场关于实事求是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揭开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序幕,对于拨乱反正、恢复党的思想路线的地位,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恢复和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解。当前,举国上下围绕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正在进行着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与创造,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必须看到,究竟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社会主义,仍有许多深层的思想问题需要澄清,马克思主义与各种“左”和右的思想倾向的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因此,围绕这个中心划清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界限的重要意义,丝毫也没有减弱。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我们的“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①b]。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相联系的。我们不应以狭隘的眼光看待分清界限的意义,把它混同于抽象的学理概念之争,或简单地以为是想给学术界的争论做裁判、下结论。我们要分清这个界限,就要始终以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身精神实质和生命特色的方式来进行,不能企图省事,指望用几个现成不变的结论和公式,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是否分清了应有的界限,也不能仅仅根据词句,而必须通过现实的思想和行动来体现,在实践的过程和效果中加以检验。因此,就要着重围绕当前的社会主题,立足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以便掌握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是非界限,排除各种思想障碍和干扰,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集中体现出两种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就是要有历史的、发展的、实践的观点,防止和避免思想方法的主观化、抽象化和凝固化。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在理解社会主义的基础、本质和特征问题上,唯物辩证的思考方式同唯心论、形而上学及其影响下的思考方式之间,从来就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些区别集中地表现为:是以客观历史的、发展的、实践的观点,还是以主观抽象、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就是如此。空想社会主义曾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丑恶,它坚信,否定和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全新的、优越的社会制度。但是,在如何理解、构想并实现社会主义等实质问题上,它却表现出理论和方法上的先天不足,存在着主观化、抽象化和凝固化的缺陷。
例如: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子?即如何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标志,是首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发展,还是完全归结于某种道义的、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要求?空想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当成所谓“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模式的体现,而不是一个归根到底由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历史进程;因此他们往往只从抽象的人性、道德、幸福、自由等方面构想和实施自己的社会主义,不注重从现实的经济关系和阶级矛盾中寻找改造社会的合理方式;自然,这种理想的社会主义也有一套唯一的、绝对的、可以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标准形态,它是只要人们去发现、去遵循、去落实就可以实现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本身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摸索、创造、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样,空想社会主义又进一步扩大了自己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它的社会理想和目标也成了在现实中没有根基、只能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东西。
又如,与之紧密联系的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即社会主义的实现和存在方式?是一个依据客观规律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创造的过程,还是仅仅在于把某个现成的模式加给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回答是后者。在它那里,实现社会主义是由少数天才按照理想模式“发明一套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然而,脱离了历史自身发展的辩证过程去谈论新的社会制度,必然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①c]。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是在不成熟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成熟的理论,从思想方法上看,它的根本毛病是由于缺少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的武装,在一定程度上割裂、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在于它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实践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②c]这个“现实”是指整个人类的历史、特别是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指无产阶级争取自身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切身利益及其斗争所依据的基础和条件。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某种主观愿望和想象,而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进程,现实的发展正在为它的实现创造着基础,提供着必要的条件和动力。正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现实趋势的洞察,才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理想和目标。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和描述,以其强大的现实感和逻辑力量征服了人心,并通过实践改变着世界。但即便如此,也决不意味着要把这些预见和描述当成教条,要人们不顾时间、地点、条件,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相反,强调在实行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对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都是旗帜鲜明、坚决而彻底的。针对某些人的误解,他们甚至曾宣布:“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①d]就是说,共产主义就在现实之中,就是革命地改造现状的运动即实践本身;这个运动不能脱离现实,而只能在现实的前提和条件下发生。同时,这个实践要由革命的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来进行,因此也就意味着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者、主体的创造作用,强调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正如列宁总结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体现了人的能动创造性与客观历史进程的高度统一:“既能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②d]
现实既是客观、历史的,又是实践的、发展的。立足于现实,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一个实事求是的、活的方法论原则,是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人类历史的大尺度,帮助理解社会主义发生、发展并最终胜利的必然性,从而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同时,它也适用于各种具体条件下的特殊进程,帮助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从而支持各国人民走有自己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取得成功的具体特点、条件和方式是什么,都只能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用各自的原因和条件来确定、来说明。“十月革命”当年之所以能够发生并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等等,都首先是在依据各自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不是从主观意志或某种教条出发的产物。不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有对社会主义的任何科学认识。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理解和建立的社会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学说、一场运动还是一定的社会形态,都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之达到具体历史统一的创造过程,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应把它当作某种纯粹观念的产物和一成不变的简单模式。实践反复地证明,科学的、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每一步都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紧密结合现实,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产物。在看待社会主义的全部问题上,是不是有历史的、发展的、群众实践的观点,是鉴别一种理论、思想、目标和方案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是不是实事求是的、是不是科学的、能不能成功的一个标志。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恢复并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义。要充分理解它的意义,就要注重从思想方法上摆脱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
社会主义运动一百多年来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什么时候坚持了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从实际出发,这个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的,就生气勃勃,就成功,就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唯物辩证法、不实事求是,这种社会主义就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受挫折,甚至失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地总结了这些宝贵历史经验。这个理论的核心、或者说它的灵魂和方法论特征,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它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恢复并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义,使之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发展提供了一条创造性的思路。
(一)邓小平结合社会主义实践走过的曲折道路、特别是其中曾出现的严重失误和挫折,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e];“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②e]。类似的话他强调了多次,是有现实针对性和深刻含义的。这两对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解放思想、确立实事求是的社会主义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说我们要从全部思考的起点和指导思想高度,来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邓小平说没有搞清楚,当然不是说,我们长期坚持并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的方向、目标和理想是什么,本身是搞不清楚的;也不是说,经过长期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业已成为人们的信念和信仰的那些马克思主义观点是什么,本身是不清楚的。应该说,这一切在理论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原则上都是清楚的。深入理解邓小平把“什么叫社会主义”和“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两个问题一起提出来的用意,所谓“没有完全搞清楚”恐怕是指,问题出在两个“结合”上没有做到完整准确:一是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完整结合,即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来理解社会主义;二是理论与实践完整结合,即完全做到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两者本质上是一回事,其中任何一方面的脱节,都必然带来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与偏差。在实践中主要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干扰:
一种来自社会主义运动的外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世界上的敌对势力出于阶级利益和本能,自然不会承认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而是采取一种历史唯心主义态度,千方百计把它归结为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一伙心怀敌意者的无端编造和煽动。这种来自右的方面的歪曲和攻击,由来既久,不足为怪。而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如今也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它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完全主观化,轻率地说成是一种“不应该”的“情绪化”冲动;并且以历史指导者自居,单凭主观臆想去断言“如果”中国当初不搞革命,今天就会如何如何,因此要“告别革命”……这里不仅找不到对现实、对历史、对推动了历史进步的人们的起码尊重,也找不到严肃的哲学所应有的科学态度。
另一种来自社会主义运动内部。例如在我国为害多年的“左”的表现之一,就是只知生搬硬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描述中的若干词句,有些甚至是被断章取义的、歪曲了的词句,却拒绝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作出这些描述所依据的历史条件、所采用的方法。一些人把社会主义当成了实际上仅仅是来自马克思主义书本的东西,以为实现它就是把已经规定好了的一切强加给社会现实。所以他们或者认为,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发展生产力所必须的、为广大群众所需要和乐于接受的东西,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所要包括、要解决、要建设的东西,而统统是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东西;或者认为,那些在摸索中先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如原苏联的模式、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模式等,就是社会主义应有的、唯一的标准式样,只有凝固不变地保持这种形式才是社会主义,否则就不是。这种“左”的思潮是把社会主义看做外在于现实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的东西,是与之相互排斥的某种孤立的、绝对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并由此主张搞社会主义就只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于这种僵化的态度一向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自居,所以它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影响更大、危害更深。同时,它也为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否定社会主义提供了口实。
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要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过程等完整统一的高度来把握社会主义,解决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邓小平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出发,他说“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要是指从实践中来看。例如他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①f];“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②f]。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邓小平是把“什么是”和“如何建”同时提出,当做一个整体来表达的。他不是如人们通常所习惯的那样,喜欢先就“什么是”找出一个“定义”,然后再按定义来设计“如何建”;实际上,不解决究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就等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同样,不结合实际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必然不知道怎样建设它;这两者之间是互不可分、完全一体的。这一思想极其深刻。
首先,它包含了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这个马克思主义前提。马克思主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定义的:“……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①g]恩格斯还曾特别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②g]邓小平提出问题的方式,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着眼于“什么是”和“如何建”的一体化思考,即用社会主义“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它在实践和认识中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加以阐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又一创造性运用。
同时,它突出强调了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创造性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的方向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的未来目标也是明确的;但是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否体现出来,却并不会因此而毫无问题、一帆风顺,而是“还在摸索之中”,还有个搞好搞不好,能不能正确理解,能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没有现实的社会主义。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实践,取决于在实践中是否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邓小平强调在现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方向明确、坚定不移,同时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前进。回顾我国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对每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都能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通过把握方向和做出决断,表现出科学社会主义所应有的实践创造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国人民总结和创造了一系列崭新的经验,也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概括,是从动态整体和实践的高度,重新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义,并结合现实有所深化。
首先是社会主义产生的基础和根源。社会主义是从哪里来的,人类为什么最终要实现它?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很明确,就是因为旧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而它之所以束缚生产力,是因为它的生产关系必然地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两极分化,它的全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维系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压迫为其本质的;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都要求消灭资本主义,代之以一个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广大人民达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新型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最深刻的基础之所在。没有这个道理,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其次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着什么样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一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源、以生产方式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社会进步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其高级形态共产主义社会,这些依次上升的社会形态,本质上都是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形态”。按照这个原理来理解社会主义,也必须首先承认它的基本性质是一种经济形态,它的根本任务在于从改造经济入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以此为根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不能如一度被歪曲的那样,把它当成仅仅是一个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为本质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任务上的判断错误,必然导致背离马克思主义,并走向失败。
第三是社会主义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方式,也就是它最重要的运动形式、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是什么从根本上决定着它与其他社会的联系和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表明,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实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巨大的革命、一次巨大的飞跃,因此它必然始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动态过程,而非一种一成不变的状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恰恰是把它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加以整体把握的:从这一过程的起点和动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基本社会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到最终实现的目标(共同富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和表述,描绘了这一过程的完整图景。并且,其中也内在地包括了判断是非成败的基本标准(“三个有利于”)。这一表述虽然是高度概括性的,却并不简单抽象,也不狭隘和僵硬,而是抓住了最实质的内容、统贯全局的线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其他一切特征,都可以在这个实质的展开中、在这个基本的线索上找到其应有的位置。可以说,这个概括既保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目标的明确性,体现了它的基本原则的坚定性,又为在实践中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和创造,开辟了最广阔道路。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回答。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深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真正理解和掌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充分认识这一思想成果,就要注重从思想方法上贯彻实事求是。
有人总是觉得,这样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似乎还不够充分,有些同样很重要的东西,例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等,都没有提到,是不是应该补充进去?这样提出问题实际是未能全面理解,反映出理论观念上、思想方法上、以及观察现实等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理论观念上有一个把握“本质”的深度和层次问题。本质是事物最深刻的、在全过程中不断生成和丰富发展的内在规定。唯物辩证法所理解和描述的事物本质,必然是对事物最根本的存在方式、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关系和运动趋势的概括,是高度凝聚化的动态反映,不可能是对全部特征、阶段性形式和外在条件等等的凝固化限定。社会主义是一个从资本主义时代的旧社会脱胎而来、又将在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时完结自身的社会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本身又分若干具体阶段。在每一阶段上,特别是在我国国情的具体情况下,公有制、按劳分配怎样搞,党的领导路线和方针如何确定,无产阶级专政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等,这些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初期、中期、后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发展,并且这一切归根到底都应根据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发展来决定。社会主义的组织形式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产生新的形式。邓小平的概括抓住了社会主义全过程中最深层、始终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内容,作为对“本质”的表述,它在理论上体现了最高限度的科学抽象性,在实践上则表现出极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思想方法上有一个是否把社会主义始终当做创造性实践过程来看待的问题。有人以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越具体、详细、周到,理解起来就越清楚,操作起来也越明确。殊不知这恰恰是习惯于静态的概念性思维,而不习惯于动态的实践性思维的表现。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辩证思维,则是要着眼于发展的过程,多考虑如何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实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体现了唯物辩证思维的这样一种观念: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符合规律的创造性革命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用某种现成的观念模式“套”出来的结果。然而,这对于缺少唯物辩证思维的人来说,则难以掌握。
理论观念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反映到观察现实中来,必然表现为能不能看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意义和表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创造和贡献。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①h]。只有认清了现实的历史阶段,才能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不脱离正确的轨道。而在现实的世界环境下,只有从实际出发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才有牢固的根基、经得起风浪的考验。正因为如此,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的成就,颇为全世界所瞩目,被看作是当代社会主义的代表和希望。事实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真正富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
然而,近几年在国内外却可以听到一种议论,就是对实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还是不是社会主义表示怀疑,有的甚至断言它将“不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或其他什么。对于这些不论善意还是恶意的怀疑和武断,最好的回答当然是实践。我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成就和事实,将会说明一切,我们对此有充分的信心。但也不可忽视这种议论的影响,因为它背后所联系的,正是一种从主观的印象或意向出发,以抽象化、表面化、凝固不变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在这些议论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身似乎是无须思考的,仿佛从来就有一套永远不变的模式,任何社会变化只要拿来一比,就可以判定它姓不姓“社”;而实际上他们心目中的“标准模式”,无非是把某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曾经实行过的具体形式,比如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或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凝固化、抽象化了,当成了绝对的标准或唯一的“正宗”而已。或按这种简单化的思考方式,就会以为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宣传家所做的“社会主义已经消失”的判断是正确的,就会导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迷失方向:或者以为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恢复改革以前的一切,回到不成熟的、甚至僵化的体制上去,重犯“左”的错误;或者以为要改革发展,就要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离开社会主义的轨道,犯右的错误。它们的危害都是极大的。同这两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就要从根本思想方法上开始,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式来建立坚定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四、实事求是地建设社会主义,就要全面地理解和体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在实践中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各种重要的关系,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
解放思想、端正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离不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开展建设、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样离不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正如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济同政治的关系,物质文明同精神关系,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关系”[①i],这些都是与正确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的重大关系。学会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是我们当前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和防止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关键和目的所在。
例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实质,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因为其中任何一方面的落后都不利于人民生活的全面改善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两手抓不是二元论,不是把二者当成彼此独立和分离的表面形式(“两张皮”),更不是当做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两个方向。唯物辩证地理解二者的关系,是从根本上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的内在联系。在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任何经济工作本身都会有其思想道德的内涵,而任何思想道德现象也都有其经济的基础和意义;两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平列关系。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①j]体现在当前党的路线和方针中,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前提下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因此要用唯物史观作指导,充分把握“两手抓”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间“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才能使二者有机结合、协调运作、共同发展,克服和防止任何形式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再如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与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别是当前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密切相关。马克思在历史观上所实现的根本变革,就是提出经济是基础,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等等,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的这个伟大发现开辟了认识人类历史的新途径,同时也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世界上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政治同经济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只在于是怎样的政治与怎样的经济相结合。可惜人们往往以为,说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就算已经充分认识和把握了马克思的理论。为此,恩格斯晚年在一系列书信中反复指出,情况并不像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而实际上,整个社会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经济运动归根到底是更有力得多的、最原始的、最有决定性的因素,但它不能缺少通过政治的形式来发挥作用。列宁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说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政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无产阶级政治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性质和意义。党的基本路线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是政治和经济高度统一的体现。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最根本的政治条件,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与此相反,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形而上学思维,则总是把经济和政治当做彼此外在和分离的东西,不是搞单纯经济主义,就是搞脱离现实的空头政治,或者政治、经济各搞一套,不相联系,甚至把它们互相对立起来,搞互相冲击和代替。这些片面的想法和做法都同对经济和政治的主观化态度分不开,因此它们最终也是唯心的。我们应当努力避免它们的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些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有些不是。但无论哪种关系,都必须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从大局着眼,从全面出发,从政治上看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正确地加以解决。党的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回答了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离开了它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尽管目前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很多关系、矛盾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不深,但只要继续坚持这条路线不动摇,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和锻炼,以使自己的认识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就可以说:“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
注释:
[①a]《毛泽东选集》壹卷本,第623页。
[②a]《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
[①b]《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8页。
[①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②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
[①d]《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②d]《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①e]《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
[②e]《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3页。
[①f]《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7页。
[②f]《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
[①g]《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页。
[②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①h]《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
[①i]《关于讲政治》,《求是》1996年第13期。
[①j]《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9页。
标签: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邓小平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