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事件引发的深刻思考--“非典”不会阻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_非典论文

“非典”事件引发的深刻思考--“非典”不会阻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_非典论文

“非典”事件引发的深层思考——“非典”不会遏止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脚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典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快速增长论文,脚步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袭击了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的中国经济。从 去年11月份发现第一例“非典”到现在,“非典”在全国传播的势头仍然未能得到遏制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 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和自主性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非典”对今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带来一些局部的负面的影响,但从整体上不会妨碍今年经济增长7%的 目标的实现。

一、“非典”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非典”作为一种疾病,不管他多么可 怕,人类总能够有勇气和智慧去战胜它。但是,关键是怎样对待它。当一场灾难降临, 如果你视而不见,或者敷衍掩盖,灾难就会让你付出忽视它的沉重代价。反之,如果你 沉着应对,措施得力,再大的灾难也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次“非典”对我们的 攻击就印证了这个道理。应该说,当“非典”在我国广东、香港等地肆虐的时候,作为 卫生管理部门和其他地区就应该引起警觉,做好防范工作,而不应该掉以轻心,更不应 该报喜不报忧。由于错过防“非典”的最佳时期,“非典”的扩散与蔓延使我们不得不 支付巨大的“机会成本”,我国的经济增长也由此而受到拖累。

首先,“非典”疫情会严重影响我国的旅游业和与其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餐饮、零 售等其他服务业。从国际来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先后发出警告,希望旅客和商人不 要前往中国广东省、中国香港、北京市、山西省等地旅游。这不仅造成许多国外游客取 消了原定的旅游计划,直接打击到这些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旅游业,以及相关的交通运 输、餐饮服务业,而且造成许多“会展”无人捧场,进而也直接影响了“会展”活动的 效果和收益,打击了成长中的中国会展经济。在广东,超过50%的旅行团推迟或取消了 行程,“广交会”也没有往年那样火爆。而中国国际旅行社在过去一个月中记录的入境 旅游行程取消或延后的数量就达1万多例。从国内来看,由于取消了“五一”长假,假 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肯定会下降。即使有关部门一再鼓励人们“当地游”,但 处于对“非典”的恐慌和对交通工具的担心,许多居民也取消了出游计划。因此,不仅 每年150亿元左右的旅游直接收益会大打折扣,而且许多同旅游直接相关的行业,如交 通运输、餐饮、零售等也会蒙受较大损失。根据里昂证券航空业分析师的估计,今年中 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利润损失15%—20%,而东方航空公司将损失更多,约为20%—25%。与 航空业有关的原本就亏损的机场等行业更会“雪上加霜”。再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对北京20家四星级以上的星级宾馆进行的调查,今年4月份以来,这些宾馆的入住率较2 002年同期下降了30%—50%。

其次,“非典”严重影响我国消费者消费预期和投资者投资信心,导致消费能力和投 资欲望下降,减缓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于“非典”已经由少数地区向全国 蔓延,且仍然没能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加上人们对“非典”强传染性的恐慌,必然打 击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信心,特别是会打击由于缺乏医疗保障而收入又不高的广大农村 居民的消费信心,为应付可能会感染的“非典”,根本不敢动用本来就有限的“保命储 蓄”。与此同时,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足,购买力下降,导致有些消费品生产企业 、商业、房地产业等的业绩下降,进而也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就股市来讲,北京、上 海等地防患“非典”采取的紧急措施,不仅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酒店全是“利空 ”,而且商业、房地产业等也都是“利空”。就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而言,即便今年首 季业绩喜人,但很难避免“前喜后忧”。

第三,“非典”波及对外出口和外商投资,减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外力”。对外 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但是,由于“非典”的爆发 和蔓延,一则许多在华的外国使馆拒办签证,使得我国许多出境招商引资、项目洽谈、 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正常经贸活动受阻;二则许多国家对于来自中国的旅游者或商品 实行“歧视性待遇”,进行所谓的“脱毒隔离”和“病毒检疫”。特别是由于几乎整个 亚洲经济都可能会受到“非典”的影响和拖累,进而影响这些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家用 产品、轻工产品的需求增长。许多机构认为,与伊拉克战争相比,“非典”对2003年亚 洲经济增长所造成的损害更大。世界银行已经将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调低至 5%,缩减0.3个百分点。百富勤证券已经将它对2003年亚洲各国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分 别下调了0.4至1.5个百分点。因此,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弱化出口和招商引资对我国经济 的拉动作用。

第四,“非典”由于多发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或地区,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 头”受挫,更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众所周知,“非典”最先在珠江三角洲 地区和北京等地肆虐,由于它们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 展因“非典”而放缓,必然会拖累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例如,广东省的GDP 已经超过万亿大关,占我国GDP总量的1/10强,所以广东经济因“非典”而受挫,肯定 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非典”很难动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基

当然,“非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既取决于“非典”蔓延和持续的 程度,也取决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内在机制。

首先,从最先爆发“非典”疫情的广东省的情况来看,“非典”疑似病例和发病人数 都呈下降趋势,说明“非典”疫情在广东已经得到控制,上海由于控制措施得力,“非 典”基本没有在更大范围扩散。如果北京和其他省份能够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积极行 动起来,借鉴广东、上海经验,注重国际合作。既严防死守,防止扩散,又积极寻求更 有效的治疗办法,肯定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并征服“非典”,进而把它对中国 经济增长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其次,从根本上来讲,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服务业在 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高。据统计,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我国GDP总额的比 重只有33%左右,旅游业的收入在我国GDP中只占0.2%的微小比重。因此,从目前“非典 ”重点打击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情况来看,它不足以对我 国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当然前提是“非典”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消除。只要我们 处理得当,应该能够把“非典”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使其不至于严 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

第三,至于出口和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虽然从增量上看,“非典”会延 缓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增长速度。但从存量和内在机制上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 众多、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 调整、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外国资本 的大举进入,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日益雄厚,进而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自主增长机 制”。这种“自主增长机制”,一则表现为中国国内需求,即国内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 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二则表现为政府为矫正不良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 衡而增加的投资,以及由此而牵动的民间资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也成为推动中国 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三则表现为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多元所有制 企业共同发展,促使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逐渐成熟,进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 长的制度力量。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旨在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 我们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进而维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起到十分重 要的作用。因此,虽然“非典”会阻碍中国的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增加,进而影响到中国 的增长,但从根本上来讲,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基。何况外商投资看的是“ 长线”,关注的是利润和机会。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对外商投资会有着巨 大的吸引力。虽然短期可能会犹豫不决,但从长期来看,外商投资仍然会大举进入。例 如,今年一季度,在“非典”已经肆虐的情况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实际增长27.8 %,大大高于2002年17.3%的水平;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6.7%,加快29.2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了32.5%,也高于2002年的22.3%的水平。因此,几乎超出所有机构和专家的预 测,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竟高达9.9%。这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完全可以依靠“ 内生变量”和“自主增长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地发展,完成年初确立的7%的经济增长 目标。对此,世界银行最近预测,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由于“非典”影响而变数增多,但 仍能够实现7%—7.2%的经济增长速度。

三、“非典”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深层思考

无可否认,“非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必然的,不惜代价,采取一切手段 ,抗击“非典”也肯定是当前所有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 囤”。也许对于“非典”蔓延的既成事实不应该再去假设,甚至去埋怨什么人。但是, 对这一事件的深入反思是绝对必要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首先,“非典”的肆虐挑战我们的体制。“非典”作为一个突如其来的灾难,打我们 一个措手不及,完全可以理解。什么没经验、没想到都可以讲。但是,有一个问题不能 忽视,那就是从发现第一例“非典”到现在过去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在这样长的时间 里我们有些地区和部门在干什么?当“非典”在广东和香港肆虐的时候其他地区该作什 么?当世界卫生组织质疑我们的时候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如果我们能够重视这件事情,并 采取果断措施,也许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也许成本更低一些。“非典”事件无疑折射 出我们体制的某些弊端。它不仅折射出我们的应急机制和公共卫生体制的严重缺陷,而 且折射出我们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痼疾。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过 我们:好的体制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不好的体制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要撤换不称职 部长、市长,更要改变体制。不从体制上铲除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土壤,为官僚 主义和形式主义行为支付的经济和政治代价还会更高。只有建立起真正的“三个代表” 体制,才能塑造出“三个代表”的干部队伍,最终也才会产生“三个代表”的行动。

其次,“非典”肆虐挑战我们的观念。有人说,我们不把“非典”实情告诉百姓、告 诉世界是为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也有人说,北京不愿实说“非典”疫情是为了“五 一黄金周”能有一个好收成。应该说,这些想法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再深究其因 就不难发现,“要面子、保帽子”的“私心”仍然是罪魁祸首。由于这一“官念”作祟 ,有些人就会利令智昏,就会欺上瞒下,甚至拿老百姓的痛苦乃至性命去做赌注。怎奈 “非典”毫不留情,它不以“官”的意志为转移,怎奈信息社会毫不留情,权力再大也 无奈“曝光”,怎奈党纪国法不留情,不把老百姓的安慰冷暖放在心上的“公仆”,最 终只能丢官罢职。

第三,“非典”肆虐挑战我们未来。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曾经以一个“负责任的 大国”形象而倍受世界各国推崇。而由于“非典”的肆虐,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看来, 中国不仅成为了“非典”疫区,告诫其国民不要到中国旅游,而且对前一段中国某些部 门和地区对待“非典”的做法颇有微词。由于“非典”危机,海外媒体对中国社会的开 放性、透明度和危机处理能力批评甚多。尽管这些批评可能失之偏颇,但“非典”对中 国的国际形象的损害,乃至对中国与亚洲邻近国家的经贸关系不利影响是很严重的。因 此,我们必须在坚决打赢防治“非典”战役的同时,认真研究战役之后的“善后工作” ,如果我们不从深层次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不铲除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的体制土壤,社会生产力就很难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很难获得持续的制 度推动力。

标签:;  ;  ;  ;  ;  

“非典”事件引发的深刻思考--“非典”不会阻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_非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