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论文_杨振钧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论文_杨振钧

佛山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社会抗震防灾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大体决定了震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地震区抗震防灾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是地壳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期,全球范围内的地震出现了集中式的爆发。如果一旦出现地震,则会对人民的安全以及财产等造成直接威胁。一个地方房屋抗震能力能够直接决定地震之后房屋的受损以及经济受损程度。

关键词:建筑结构 抗地震 设计方法

0引言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整体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建筑结构的抗震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现今当突发地震时,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灾害严重的主要因素。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提高,是防震抗震的必要组成,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具体的方法进行研究。

1建筑结构抗地震能力思考

1.1科学合理的选用建筑结构种类

对建筑结构实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做到科学合理的选型。而要想做好建筑物的选型工作就一定要对建筑实际高度、建筑周边环境以及建筑抗震性能、建筑用途等实施整体分析,在综合多方面考虑的情况下对建筑物进行选型。特别是城市地区的高层建筑,科学合理的选型直接关系到建筑建成之后的抗震倒塌性能。就我国建筑而言,有多种建筑体系,其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钢结构、剪力墙结构均时间较为普遍的建筑体系,比如剪力墙结构与框架剪力墙机构可以有效承受来自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荷载,钢度往往较强,所以抗震的性能往往也非常的好。在此种机构种类下要求设计工作者要合理的对层间变形量实施设计,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可以有效的发挥框架和剪力墙效果。另外在设计中需要尽可能的使用强制弱梁理念,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墙肢在出现地震的情况下收到损坏。实际上钢体系自身最具备的优势就是具备最佳的延展性,而延展性在地震出现的情况下能够合理的弱化破坏性,最终避免或者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物造成的直接破坏。同时钢结构的建筑具备环保以及工期短等多个优点,不过其自身也有缺点,比如施工技术要求特别高。所以,设计工作者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自身的实际要求决定其体系的选用。剪力墙类型的建筑物是根据剪力墙对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负荷实施承担,实际上完全不同的建筑结构有着完全不同的抗震水平,说具备的抗震等级也完全不同,所以每个地方都需要根据该地方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设计工作者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实施科学的选型。

1.2合理的布置建筑结构

在科学合理的选用建筑结构体系的情况还需要合理的对建筑结构实施布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结构具备最佳的抗震倒塌效果,详细的操作是:首先,假若建筑结构承重为竖向,则要求在设计之初对布置结构实施均衡的布置,另外使用固定规则实施布设,钢度的改变必须要求能够有效统一,使用上下大小形式,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结构内收或者外挑现象的出现;其次,在布置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建筑结构的变形能力以及钢度或者承载能力,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防止优于局部建筑损坏而导致整个建筑的承重能力降低的情况;再次,根据有效的原则对建筑的结构水平和竖向的承载能力实施科学布置,最大限度的防治建筑在地震出现的情况下出现连续坍塌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的基本影响因素

首先是建筑结构材料,实际上建筑工程为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建筑结构施工,只有充分选用合格的材料方能为建筑结构质量提供最大的保障,如果使用的材料越好,则抗震性能往往也会增加,反之则更弱;其次是建筑结构的整体工程质量,就建筑施工而言,任何一个环节往往都会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致使建筑结构的防震能力下降。

3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

3.1树立整体设计理念

设计工作者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不断强化建筑结构的抗震理念,把有效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融入到建筑物的设计中,要充分保障建筑物必须具备抗侧向力强、体行简易以及结构对称等要求,另外要最大限度的保障结构承载力的改变和建筑质量的改变有一定的规则性。

3.2重视对建筑物地基的选用

实际上建筑所在地的地震强弱和周边环境等对建筑物抗震性能都会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用建筑地基的情况下需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建在地震活跃、泥石流容易出现以及山崖崩塌的地方,这就要求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之前需要实施场地的勘察工作,对地质以及地形进行必要的查看,最大限度的避免把建筑物建立在地震断层或者生活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假若一定要求在此类地区建立建筑物,则需要在该地选择土地相对较为坚硬的地段实施施工,尽可能的减少地震出现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同时设计工作者还需要依据桩基基础:建筑高度必须等于1:15、天然的地基基础则是:建筑物高度=1:18比例科学有效的设置基础深度,在此种比例下可以有效的保障建筑物水平下滑力和倾覆力可以完全抵消,最终达到强化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效果,最大限度的提升抗震倒塌能力目的。另外建筑物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增加抗震防线,这样能够避免建筑物由于局部坍塌而导致整个建筑出现坍塌的情况。

3.3建筑物延展性设计

对建筑结构实施延展性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自身的承载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结构在出现塑形的情况下出现变脆性的突出于变形严重的情况,换言之通过对建筑物的延展性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弹性或者说抗震效果。延展性的设计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强化墙体以及构造装和圈梁设计将建筑物的塑形郊区打造出来,最终通过不断增加建筑的结构极限弹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塑形的破坏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就高层建筑而言,需要尽可能避免建筑物的不规则设计,这主要是因为不规则的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效果本身就极低。

3.4不断加强结构构件的性能

实际上地震的出现就是因为横波和混合波会对建筑结构造成直接的破坏,建筑物在各种作用力下会有一个“拉扯”的情况,如果建筑就容易遭到破坏。这就要求建筑物在设计之初要不断加强建筑结构局部构建性能,要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主体结构和其他构建之间的有效协调,最大限度的保障整个建筑结构能够有更为稳定的链接,加强建筑结构施工之后的砌墙设计,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抗震的效果。

4结语

房屋建筑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房屋的保护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提升,因此确保房屋的建造质量,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房屋结构的优劣是防震能力的关键,近几年我国由于地震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失非常大,特别是地震给当地人们带去的身心影响往往会有持续。通过不断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为降低因为地震带来损失的基本方法。所以设计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改进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思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更加强有力的抗震设计,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拥军,周绪红,何佳琦等.隔层桁架式立体停车结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4):10~15.

[2]金荷慧.浅谈建筑抗地震的结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5):43~43.

[3]陈杰.基于建筑抗地震的结构影响的探讨[J].基层建设,2015,(3):23~24.

论文作者:杨振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论文_杨振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