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组前阶段就这一课题在北京大学开展了问卷调查(获有效答卷374份)和走访、座谈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中“中国传统文化热”原因透视
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但是长时期里,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思想方法陷入形而上学的原因,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基本上持全盘否定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传统文化更以所谓“破四旧”的名义加以讨伐。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了改观,但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份遗产,还是经过了一个思考的过程。8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的“文化热”,基本上也是反中国文化传统的。到了90年代,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飞跃,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引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的重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讲座和音像资料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魅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它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始终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中国的历史已经发展到了当代,但是传统文化依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每一位后来的中国人都自然想了解自己的祖先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希望能借鉴祖先的智慧和经验,来帮助自己克服面临的困难,创造今天的新生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以及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等等,其中所表现和提倡的高尚志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顺应潮流、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自我完善的修养目标,淳朴务实、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等等,都具有超越时代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魅力,强烈吸引着并调动着人们特别是青年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影响作用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大学生占59.9%;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者占95.6%;而认为没有生命力者仅4.4%。大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和感兴趣者达72.5%,而表示不感兴趣者仅占1.6%。在问卷调查中,有60 %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见义勇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戒奢以俭”、“谦恭有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这是大学生们近年来进行文化反思后的一种选择。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们的思想在社会的变化中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确也经历了一个艰苦曲折的过程。由于受种种社会思潮的影响,80年代以来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几次“文化热”现象。先是“萨特热”,接着是“弗洛伊德热”,再是“尼采热”,后又是经济自由主义、产权经济学、波普证伪主义等等“热”。在一段时间里,西方思潮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至于有一些人“热”得头脑发涨。
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大学生们进入了一个反思阶段。由于重提反“和平演变”问题,又逢社会各界纪念毛泽东同志百年诞辰的氛围,在大学生中一度出现了“毛泽东热”,或者叫“寻找毛泽东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明确和建立初期,我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社会的精神文明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滑坡。这种情况,一方面从政治的角度促使了“毛泽东热”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则促使人们特别是大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向中国传统方向探寻。因此大学生们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对中国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更深的基础上理解社会,理解中国。在调查问卷中,有74%的大学生同意“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国现代化不能实现”的观点,他们表示了一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特别是,面对着社会上“经商”、“选美”、“炒股”、“追星”等风潮对高等院校的轮番冲击,大学生们倒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能提高并融入自身素质中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文化,其中尤其是祖先留下来的、自己应该知道但长时间里自己并不重视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可以说是大学生中出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热的主观条件。
再次,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领导的鼓励和教师的帮助。
研究80年代以来在高等院校里出现的“文化热”可以看到,以往的几次西方文化“热”具有大学生群体特有的现象,而这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热倒是真正形成了领导与群众的共识、教师与学生的共鸣。
爱国主义教育是党中央提倡的主旋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主旋律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则明确规定把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高等院校的教师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坚决拥护中央的意见。很多高校教师又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这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的师资条件。北京大学和许多高等院校又具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自1992年以来,季羡林、张岱年、邓广铭、周一良、侯仁之等文化大师,或撰文阐述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或应邀开办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他们渊博的学识、认真治学的态度和谦虚做人的品格对大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听过老先生的讲座之后,有的学生就深有感触地说:“看着老先生,听他们讲那些我以前很少接触的东西,就想回去得多读点书,多加强一下自己的修养了。”
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生团体的组织力量和音像资料的作用值得重视。北大1993年11月出现的“国学月”就是一次百多个学生社团自己搞的联合活动,不以学校行政手段强迫,纯属自觉自愿,结果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参加。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和“中华文明之光”两部电视系列片的播放,很适合青年人的口味。这些电视片,内容广泛,见解精辟,格调高雅,古典风韵和现代手段相统一,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兼顾,且画面采用图片、实物、实景,形式生动活泼,更宜使大学生们在欣赏中接受教育。而且还挑选了一批有才华的大学生做节目主持人,与主讲教师共同完成电视系列片的制作,使学生在参与下接受教育,这一点更使学生们感到亲切,感受深刻。
当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宏大精深的学问而言,真正从事专门研究的不可能很多,那种一说“热”,就是使所有的人都成为专门家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所谓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热,是指也只是指如今关心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多起来了,学习气氛相当热烈。这里讲“热”是象征意义上的,是指一种群众性的热潮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如今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学生在回答“你认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的程度”的问题时,表示自己“非常了解”和“有了一般了解”的占60.7%。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他对孔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司马迁等古人的生平概况和主要思想比较了解。从调查问卷上可见,有40.5%的大学生读过或浏览过《论语》,读过《三国演义》的占75.3%,读过《红楼梦》的占81.7%,读过《水浒传》的占72.4%,读过《唐读三百首》的占78.2%,读过《史记》的占41.1%。从调查问卷上我们还发现,85%的大学生能自己分别写出三名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或文学家(能写出李白者占84.6%,杜甫占57.2%)、史学家(司马迁92.8%,司马光57.2%)、思想家(孔子77.4%)、军事家(孙子81.6%,孙膑67.3%)、科学家(张衡67.8%)、医学家(华佗72.6%,李时珍58.5%)、书法家(王羲之75.5%,颜真卿51.3%)、画家(吴道子73.9%)。多数大学生表示他能比较完整地讲述中国古代诸如“岳母刺字”(90%)、“空城计”(88.5%)、“田忌赛马”(82.6%)、“苏武牧羊”(76.4%)、“围魏救赵”(72.9%)、“孟母三迁”(63.2%)等故事。
但是,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也感到,如今的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不多。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他不太了解孟子(52.2%)、荀子(69.2%)、墨子(68.6%)、王充(78.1%)、董仲舒(71.6%)、朱熹(70.3%)、王阳明(95.9%)、黄宗羲(71.4%)、魏源(61.9%)等古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甚至,北京大学的学生对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北大第一任校严复表示比较了解的仅40.1%,而不了解的达59.9%。有93.2%的大学生未看过《说文解字》,77.2%的大学生未看过《孙子兵法》,未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达86.8%,未读过《资治通鉴》的占72.4%,未读过《史记》的占58.9%,就连《三字经》未读过的也达69.4%。
而且,我们在与大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即使表示自己了解某些古人和古典著作的,细究起来,也有不少水分其中。大多数大学生写不出几个自己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曲目或古典曲目。在调查问卷中,填的最多的三个曲目如《窦娥冤》、《高山流水》、《牡丹亭》分别仅占34.1%、31%、23%。
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感兴趣或很感兴趣,可目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则不甚了了。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目前出现并能延续下去的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内在动力,而满足大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并提高他们的素质养成,这是目前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调查问卷中,大学生们填写的“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主要有:①书刊、电影、电视影响(列第一位的占49.3%,列第二位占29.2%);②教师授课和课堂学习(列第一位占29%,列第二位占8.3%);③社会环境的影响(列第一位占12.9%,列第二位占12.6%,列第三位占23.1%);④父母及朋友的影响(列第一位占7.5%,列第二位占18%,列第三位占35.9%,列第四位占26.3%)。
在回答“你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措施哪些最为重要”时,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经常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主张多开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要求免费或低费开放有关的展览和景点等等。有少部分大学生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列为必修课。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多数大学生都希望经常举办一些讲座,开一些选修课,这是高等院校应该做到也是有能力做到的。北京大学近年来就是这样做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还要努力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其中既包括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已包括更加广泛的课外活动安排,即校园文化的建设。鉴于已经有了几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系列电视片,可以发展电化教学。考虑到很多学生平时没有时间或没有条件看电视,而学校目前电化教学条件又不足,建议电视台在假期能集中播放一些专题片,学校可以列入课程,鼓励学生收看,然后组织考核,对其成绩合格者给予学分。
至于要不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开成一门所有的大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必修课,这件事情尚等研究。在调查问卷中,多数大学生对此持否定态度。与很多教师讨论此事也不做肯定回答。不少教师认为,传统文化应该在小学和中小阶段打好基础。小学生可以初识,中学生应进行系统教育。应尽快改变目前中学生特别是报考理工科的中学生不重视语文尤其是古文,而目前的政治课所教内容学生不爱听的状况。一些同志建议,可以将中学的政治课具体化为国情教育课,其中又包括传统文化和时事政策两部分,即在政治课中加强修身方面的内容。另外,在中学的历史、语文等课程中也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这样,学生在进了大学以后,除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要继续以必修课的方式往精深发展外,在其他学科的学生中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且也是全社会的事情。社会有责任配合学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氛围,免费、至少是低费为大学生开放有关传统文化的展览和景点。
四、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论指导
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紧密相关的。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就失去了根基;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代替不了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对于这一点,大学生们也是认识到的。在调查问卷中,74%的学生认为“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同时,有98.6%的学生认为不能“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江泽民同志1994年1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段话,涉及到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方法论原则。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应特别重视方法论的指导;要教给学大生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要教给学生正确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第一,关于精华与糟粕的区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其主流是好的,但是它又是五色杂陈、头绪万端的文化,其中也有一些不好的传统。即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是并存的,不能一概而论。从大处讲,有些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就是进步的,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有些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可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失去了生命力;有些原来在历史上就不是进步的,而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腐朽的,在今天同新的时代生活更是背道而驰。就具体的传统文化成果而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则是十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精华与糟粕并不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的。在少数明显是精华与明显是糟粕的两极之间,有着大量的以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掺杂着精华与糟粕的事物。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认真的、审慎的区分工作,那种一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采取全盘肯定和囫轮吞枣的态度和方法是不科学的,是有害的。
我们从调查问卷中欣喜地发现,有87.1%的大学生赞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赞成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三从四德”、“与世无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厚古薄今”、“男尊女卑”、“循规蹈矩”等观点。但还有4~7%的人认为这些观点“有意义”。至于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学生们的选项则呈争论状态,比如对“重义轻利”(认为有意义者占59%,未选者占41%)、“当仁不让”(认为有意义者占47.5%,未选者占52.5%)、“达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认为有意义者41.3%,未选者58.7%)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里的问题在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的理论基础不够,社会阅历不足,辨别能力不强,这是需要加以引导和帮助的。要通过课上和课下的工作,促使我们的学生都能真正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功底,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并且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和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善于应用。
第二,关于中外文化的比较。
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不是说要完全排斥外来文化其中特别是西方文化。相反,我们是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来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也是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汇入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去。这里而就有一个如何处理继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互相关联着的世界,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不行,同样的,关起门来搞文化建设也不行。中华文化曾经并将继续对别的国家的文化发生影响,同样的,中华文化又不断地从外来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实自身。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贯彻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大胆地学习和吸收别的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这里就包括要大胆地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一切好的成果。
大多数大学生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好笼统地去论孰优孰劣。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文化的占10.7%,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占1.4%;而认为这两种文化各有优劣的占36%,认为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不能简单比较的占51.6%。故而大多数大学生主张在文化建设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占58.7%)或“中西融合”(占29.4%)。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还是要比较而且是可以比较的。在比较中凡是好的东西,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我们都要学习,我们要集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于大成。当然,我们是讲究学习外国与坚持独立自主的辩证统一的,主张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去学习外国,学习外国的目的又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特别强调的要有中国特色。经济建设要有中国特色,政治建设要有中国特色,文化建设也要有中国特色。当前,在现实生活中,青年大学生由于年轻,容易赶浪潮,随大流,以往在西方文化热的时候,选学评介西方思潮的课程挤破了头,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热时,选学评介西方思潮的课程又寥寥无几,这种情况应加以引导。我们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决不是去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国粹主义,我们要的是在开放的环境下的中国文化。
第三,关于古代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联结。
按照字义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文化。毛泽东同志在40年代提出,对从孔夫子和孙中山这一整个历史发展中的文化都要加以研究;我们今天似应讲,对从孔夫夫子到孙中山又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这一大段历史中的文化都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这一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文化财富。在我国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界定方法:一种是与中国古代文化同义的狭义界定;一种是界定为与中国的当代文化相衔接又相区别的以往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文化,这是一种广义理解。前一界定,着眼于文化源头的寻找,后一种界定则以源头的基础沿着历史流传的走向进行研究。比较一下,还是后一种界定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我们不宜将传统文化仅仅理解为古代文化,而应该将古代、近代和现代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来加以研究。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化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把古代文化传统与近代文化传统、现代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成一体,还要认真地注意及时总结中华民族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创造的新鲜经验,所形成的即将融会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新的精神。那种一讲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放松以至放弃对近现代史和现实国情教育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第四,关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更高层次上的体现。要继承,就必须要学习。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后人有必要也有责任承继前人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创造条件,造成氛围,促使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保持并提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民族教育的责任。
在学习基础上的继承是很重要的,但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创新。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作,并在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我们应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研究,表现出当代人对传统文化新的认识高度,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新的生长点,并获得解决新的矛盾、新的困难的智慧和力量,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要创造出适合时代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