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蓉 宾阳县古辣镇中心学校 广西 南宁 530415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内容,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理解等能力。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中,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一些学困生阅读能力比较低,老师要了解其原因,并研究和应用相应教学方法,以提高其阅读能力,促进所有学生都能提升阅读水平和语文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教学方法和对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希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帮助。
【关键词】学困生;阅读能力;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134-01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小学生具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老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思想,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并选择和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其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1、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1.1没牢固的掌握拼音
拼音是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语言文字阅读的工具。对于低年级的学困生,没有对拼音进行牢固的掌握,一些字词借助拼音阅读时,经常要经过辨认、试拼、朗读的过程才能进行朗读,甚至会有声母、韵母混淆现象,进而字词读错发音,并且自己不知道错在了哪里,进而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1.2不能快速进行文字符号认读
在进行语文阅读中,首先要对字词能够认识并读准发音,而学困生不能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文章中的字词不能正确认读,特别是生字,不能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达到四会字、两会字的要求,经常是学习了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特别是对于“两会”字[1]。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下面三点;第一,对汉字音形义是一体的规律不能准确掌握和遵循,学习时不认真,很容易遗忘。第二,小学生进行生字学习时,都经常出现回生问题。所学习的汉字,如果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高,其回生率就低,如果出现的频率低,就容易回生、忘记。而“二会”字因为数量多、不要求多写和默写,加上学困生自己不主动进行认读这些字,也不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而熟悉这些字,因此有些生字会一直是生字,而在阅读中不认识。第三,学生的自身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状况,有的学生能长时间保持集中注意力,并可以进行良好的记忆;而有的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也不能很好的记忆,如果在课后不进行积极复习和巩固,就会导致文章内容、文字理解等效率低,不能进行文字的很好朗读和组成句子或段落。
1.3没形成预感
一些学生在进行朗读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会出现断句和停顿不当的现象,对原本完整的词也会进行拆分断开,进而不能很好的理解字词或句子的含义。这是因为小学生没形成语感,不能根据句子含义进行理解和阅读词语。特别是初次接触文章、阅读资料,在进行初步浏览时,重视的是了解认识的或比较容易的词语,并不是找到难懂的,可以进行信息表达的词语。也就是说,学困生进行阅读时,只是进行读,并没想到要进行理解含义,不能形成相应的语言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有效改变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对策和方法
2.1对学困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培养
对于阅读的理解,徐世英先生说过,文章的讲解是进入文章中,而阅读是跳出文章,给作品思想和生命,让人有感受、融会贯通、有表现。可以说,阅读要比讲解重要[2]。因此,教会学生进行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要对学生要求,必须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回避生字和难懂的字词,要记住词优效果的规律,要在词境、语境中进行反复练读,阅读到熟练再停止,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就是这个道理。在进行反复阅读中,学生会逐渐的开始声情并茂的朗读,进而提高了对文章的感知力,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是对作品赋予生命的过程,也产生了良好的语感,进而逐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2.2以范读引导促进学生对关键词句的重视和理解
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先进行示范朗读,老师的范读感情丰富、语调适宜变换,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样的朗读能够让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朗读方法、技巧,加之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鼓励,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老师的习惯,进而在模仿和学习中提高朗读水平和能力。并且,老师要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对文章当中人物情感进行体会和感悟,懂得其喜怒哀乐,明白其内心世界,对其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阅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通过顾客和裁缝的对话,进行二者性格有效的体现,学生对其进行感受和感悟,进而得出结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够过急或者过慢,要适度,不急不躁。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要读出相应的感情色彩,有效的表现出顾客和裁缝的性格。
2.3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进行阅读中,老师要提醒学生,对相应的阅读要求要清晰明确,同时要教给其相应的阅读技巧和方法[3]。老师要根据不同文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进行词义、文意理解;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句子、词语理解;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注音读物阅读时,要看汉字阅读,有不认识的字,再读拼音,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巩固汉字。同时,在阅读课堂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读书习惯。比如,老师给学生讲爱迪生的读书故事,让学生明白,读书会有益处,但不一定都是自己当时需要的,需要进行选择书籍阅读。可以给小学生讲述富翁建造楼房的故事,使学生明确,阅读也要由易到难,经过不断的循序渐进过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建立阅读角,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报刊、杂志等资料阅读;对课本当中的有些课文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进而灵活掌握读书方法和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进行详细分析和了解,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引导学生结合范读进行理解重点词句,学习好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而让学困生能够自主参与阅读,有效培养和提高其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燕华. 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考试周刊, 2018(74):18-18.
[2]龚兵兵.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J]. 亚太教育, 2019(7):102-102.
[3]王世虎. 小学中低年级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 考试周刊, 2019(34):32-32.
论文作者:覃小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能力论文; 学困生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论文; 原因论文; 生字论文; 低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