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机制进行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效益,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物理课程教学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生 学习兴趣 课堂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课堂中多数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较为封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构建高效课堂,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理念已经为广大物理教师所普遍接受。那么传统的物理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学生在下面听得云山雾罩,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整个物理课堂的角色地位都是颠倒的。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经认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要做的就是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物理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一些抽象而又看似晦涩的理论,在进行操作时,往往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而且,教师不要自己全盘包揽,而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体验物理知识。这样既便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以开放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从知识传授角度来进行教学,因而在教学中也就容易关注自己的讲授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构建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性的课堂,提倡以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教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现学习的价值。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或结合生活实际而采用多媒体、故事、活动、实验、话题等多种方式来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坐标系”的教学中,要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较为困难,为此,教师以Flash动画来展示一个小偷偷东西被警察抓住的情境而引出GPS定位,因学生对GPS定位较为感兴趣,以此为探究点引入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的知识学习,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被激发了;再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选择坐标原点、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度值等知识,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更强。
三、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往往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被动接受甚至消极抵制,造成了课堂效益的低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首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加“主持人”,和谐课堂的创设主动权在教师,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不仅在于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在于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营造有利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善于把热情、愉快传递给学生,运用亲和力,使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物理课堂活力四射、亮点纷呈。
物理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在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基础之上,教师还应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四、以开放的评价方式来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侧重过程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讨论和合作交流中的表现都应作为评价的依据,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活动全过程的重要性。
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就是要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全面了解自己,取长补短,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不断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机制,探求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之真谛。这是每个物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师提出的全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霍益萍 张人红 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0,(11)。
[2]程太生 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5)。
论文作者:郭祥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物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方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