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市场需要大量的技术性人才,我们在新时期需重视起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数控模具专业的教学,通过合理分析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培养数控模具专业人才。数控模具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任务是开发数控模具资源、设计数据模具教学平台、建立课程系统结构体系以及设计数控教学情景等。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为经济的建设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学校需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服务企业。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从人才培养角度下的数控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关键词:数控模具;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在制造技术中数控加工技术(Digital Control Machining Technique)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和汽车领域。而且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培养数控模具人才已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发展,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作为最根本的要求,并把素质作为基础,并面向企业的就业岗位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学校为了更加适应我国就业市场需要,需不断改革数控模具教学模式,进而积极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学校需努力提升数控模具专业教学素养,并有效提升数控模具专业教学质量这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篇本章根据数控模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重视教学的差异性,要从人才培养角度积极改革数控模具专业教学。
1数控模具专业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数控模具总产值位居世界前列,并已经成为了数控模具加工和研发的中心。我国数控模具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使之中国模具得到高速发展,并且我国企业需要大量的数控模具专业人才。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成为了在制造方面的大国。随着中国制造业运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企业开始大量需求数控模具专业人才,数控模具人才的工作分工明确,且需具备专业化水平,是非常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在我国数控模具人才数量无法满足我国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学校要肩负起培养数控模具人才的任务。数控模具人才需掌握的知识体系不同,一是要具备模具设计、编程工艺、维修机床以及数控操作方面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大量经验,数控模人才需能独自完成数控系统选型的工作、安装维修数控机床的工作、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机电联调以及能够设计数控机床结构;二是数控模人才需全面掌握数控制造专业、数控模具以及自动编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数控模人才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
教师讲授传统的数控模具教学内容时是把理论课与实训课分开的,此时就会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不同步问题以及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践内容问题,使学生无法准确衔接数控模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技能,缺少实践锻炼,学生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所以学校为了更加适应我国就业市场需要,需不断改革数控模具教学模式,进而积极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并努力提升数控模具专业教学素养,这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2积极打造对于数控模人才的培养平台
针对传统的数控模具教学问题,我们可以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让数控模具技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的,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让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使数控模具教学呈现出一体化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好的教学分析数控模具专业我们需根据生产一线完善模具的设计以及制造工作,为社会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数控模人才,数控模具人才不仅需有专业化水平,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道德水平,使之让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让数控模具人才更加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要。我国数控专业和模具专业办学效果好且就业率高的学校基本都非常重视学生综合培养,学校所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工艺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的技术知识,还能培养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精神以及研究学习精神,使之让学生更加注重挖掘和深化数控模具专业技能水平。
学校教师需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数控模具的主导,需有效结合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新数控模具教学模式,打造一体化模块教学体系,积极构建数控模具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技术水平的数控模具人才。所以教师需具备成熟的数控模具实践技能以及稳定的数控模具理论知识,进而能够有效整合数控模具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内容,从而轻松控制数控模具教学课程。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是提升数控模具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
学校进行数控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积极开创有效的数控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数控发展平台,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可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院校需与企业合作,通过企业积极的参与,让学校融入企业中,把行业理念以及企业文化自然的引入学院教育体系,使之有效对接院校与企业间的关系。若学校没当地企业的支撑是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也无法有效的实施。首先学校可以从人才培养角度下高效的培养数控模具人才,学校精准的自我定位能与企业建立发展战略,校企结合的发展模式能大大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间可共享教育资源,增加双向交流的机会,使学校教师能与工作人员能够顺畅交流,也可以通过互相兼职来促进了解和发展。学校可聘请企业领导或企业管理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授,学校可派送教职人员进入企业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积极培养数控模具人才以及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的目的。
从人才培养角度改革数控模具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需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发展要求,再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数控模具人才培养方案,这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合理规划职业未来发展,或者是从数控模具行业中的具体岗位需求积极完善课程体系,学校需要按照岗位能力合理编排核心课程,进而构建出新课程教育体系。
3结束语
在现在的职业教育中,数控模具教学技术知识面临着新的要求,在改革数控模具教学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探索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高度重视培养数控模具人才,对于数控模具专业的教学来可从人才培养角度进行,从而更好的实现传统数控模具教学理念的转变,达到培养专业化以及综合化数控模具人才的最终目的。学校需以就业单位为导向,面向市场培养数控模具人才,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积极研究数控模具教学的发展规律,从而大大的提升数控模具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数控模具人才。当教学适应了市场的生产,学生才能满足企业需求,使之让学校与企业能够共同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小勇;基于综合学分制的中职数控专业校级技能达标与鉴定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于万成;基于开放式运动控制的数控技术教学平台的研究和设计[D];天津大学;2016年。
[3].邹璋如;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安鲁陵;基于ACIS 几何平台的CAD/CAM软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论文作者:魏海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数控论文; 模具论文; 学校论文; 人才论文; 专业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