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_旅游开发论文

徐州,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_旅游开发论文

徐州,开拓不尽的旅游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徐州论文,旅游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发展旅游事业,推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我国许多城市已有了成功的经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旅游业的经济本质属性,使它与其它经济领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社会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徐州市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光辉灿烂的足迹,近代也曾为新中国的建立树立过伟绩丰碑,改革开放又把徐州推上了区域发展的重要地位。得益于几千年的风雨磨练,借助于新中国蓬勃生机和改革开放的无比活力,徐州市已成为中华大地上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城市,在中国的重要城市群体中列有一席之地。今日之徐州以其重要的区域地位,可观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崭新的城市风貌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优越条件:

1.日趋扩展的国际合作。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增长;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已经结束;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加速形成;这些综合优势,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地的经贸往来和合作交流,我市处在太平洋西岸的中部区域,又拥有陆路交通的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受惠于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与合作。

2.日渐显露的区域作用。第一,由我国东部黄金海岸、陇海兰新东西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拼成的国家“兀”形战略发展格局中,徐州是中心结点之一,对实现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具有承结南北、贯通东西的重大作用;第二,徐州是江苏的北部重镇。以其不可替代的区位条件,在江苏省的发展中具有面向三北(华北、东北、西北),挺进中原的前沿阵地和辐射中轴的地位作用;第三,淮海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把徐州推上了区域中心的地位,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扩大合作,促进交流的广阔幅地。从而使徐州市的经贸交往和合作进入了大范围、多层次的发展阶段,毫无疑问大量必需经由徐州的交往活动会为发展徐州旅游业带来经久不衰的活力。

3.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形势,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徐州市的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新区已初具规模,并列为省级开发区;三资企业已发展到693家;外经外贸已进入快步发展的轨道;市场体系建设逐渐完善;随着五大改革方案的出台,地方改革将有新的突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社会交流必然扩大,十分有利于徐州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4.稳步增强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徐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已列全国城市第三十一位,具有相当实力。城市地位有所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1993年4月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继与法国圣太田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去年又与美国纽瓦克市、日本半田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新的发展成就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

5.极为丰富的旅游交流和依山带水的环境风貌,这是我市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一,徐州是两汉文化荟萃的地方,是汉文化最集中的代表,各种汉文化资源,诸如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墓等在国内外享有特殊声誉,通过整体充分开发,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两汉文化的中心”,与“西安我国唐文化中心、北京我国明清文化中心”一起并列于我国三大古文化中心城市的特殊位置。第二,徐州是彭祖文化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的大彭氏国的首领彭祖以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娴熟的气功功底被社会广为流传,推宠为烹饪和气功的鼻祖,彭祖还以长寿800年而闻名于古,是我国长寿的象征。彭祖遗迹遍及徐州,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对于徐州开展各项专项旅游活动定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徐州之得失辄关天下之兴亡”,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徐州成为历史闻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大小战争200余次。开发、建设古代和近代战争遗址景观的旅游产品,将产生轰动效益并获得长盛不衰的旅游兴致。第四,黄河水灾不但写下了徐州人民雄壮的奋斗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世所罕见的实物见证,徐州城三层地下重叠形成的府下府,街下街等系列历史遗迹,堪称世界级旅游奇观,全国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第五,徐州有襟山带水的环境风貌,城周岗岭四合,水道纵横、山水相依、景色秀丽,兼有南北之长,其间掩藏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对开展观光探古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极为有利。

6.连线、连片发展旅游具有充分条件。徐州处在京——沪旅游热线的中间,北接京、津、泰安、曲阜等胜地,南达沪、宁、苏、杭等热点,东可到连云港口、西可至开封、洛阳、西安等历史古都,再加上自身拥有的大批古迹、遗址和发达的交通承运条件,十分有利于连线、连片开发旅游业和进行区域性的联合和合作,可以十分方便的组成沿京、沪、陇海铁路的旅游线和多层面、大合作的旅游网络,带动我市旅游业的大发展。

7.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首先是交通条件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火车始发车次有所增加,车站改造正在进行;现有航空航线不断增加,新的航空港已立项建设;市区及景区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深度,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壮大;旅游饭店的档次逐步齐全,高水平的星级宾馆已竣工运行;旅游文化娱乐设施日渐齐备;旅游商品生产品种繁多并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旅游教育和职业培训,超前准备着人才基础。

8.旅游业已列入全市的发展重点。徐州市已确立了以旅游业促进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决定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上,近期再开发20个左右的景区、景点。一方面对“行、游、住”三个投入量较大的硬要素保持一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吃、购、娱”三个收入弹性较大的软要素方面加强开发,通过高度重视,政策倾斜、资金投入、社会配合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使旅游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理论界认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要依托于社会综合系统的整体优化。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要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要通过社会整体长期的不懈努力,在旅游设施的标准化、旅游环节的协调化、旅游景点的内涵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层次化、旅游交通的便捷化和旅游的社会适应化等取得明显进展。在这些方面,徐州市推动旅游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作出努力的有:

1.对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共识尚存在明显差距,旅游业在徐州仍呈单纯行业性状况和自然发展阶段。

前文已述及,旅游业是涉及广泛的经济产业,它对经济社会存在着不竭的推动力。但在徐州这一问题远未解决,不少人仍把旅游业看作是一般的文化事业或外事任务,囿于旧有观念,造成现实的旅游工作中存在着引导不力、宣传不够、政策不稳、管理松懈的不利发展局面,不能发挥出旅游事业广泛而深层的作用,旅游业发展,步履艰难。

2.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不足,徐州市经过多年建设形成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参与性不强。一是多年来交流开发缺少总体规划和系统性整理,使游客仅能从单纯的观光中得到肤浅的感性认识,形不成对徐州旅游产品系统性、深层次性的明显感召力,回头客少。二是旅游资源的发掘深度不够,缺少对旅游产品的深度设计以及丰富的附属物、宣传品、工艺品的延伸扩大,旅游产品显得单调而粗糙,使游客仅能从表面上予以认识,一看了之,减弱了游客求知和猎奇的兴致。三是缺少大型、规模化的旅游拳头产品,在大范围内缺乏强大的轰动效应和知名度。

3.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服务条件差距较大。全市10多家旅游饭店多为中、低档客房,目前运行的星级宾馆从规模和条件上也落后于其他城市。总体上讲,徐州可用于旅游接待的客房少,设备陈旧,档次不高,服务水平差,管理经验不足。

4.大规模承运旅游客流的交通条件存在缺陷。徐州交通小环境不错,大环境欠优,主要原因:(1)游客首选的航运手段,存在机型小,航线少的不足,缺乏招徕远距离国内外游客的交通优越条件;(2)铁路交通发达,但进出相对不便,旅游客票的落实存在难度;(3)公路过境交通条件优越,但进入各景点的交通相对滞后;(4)游览专线的配套交通方式不足。诸如此类的缺陷,制约着旅游业向规模化发展。

5.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权威作用未能发挥。一是旅游工作的整体开放度不够,大视角的徐州旅游业发展思路尚未形成,近看淮海、中观国内,远望世界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还未列入议事日程;二是旅游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使徐州的旅游业的发展存在较多人为障碍,难以形成旅游事业整体的宣传、统一组织和行业管理,影响了水平层次的不断提高,延缓着旅游产品的整体深度开发、旅游市场的协调组织、大区域旅游旅游网络的建设。最终不利于旅游业的兴旺和社会的经济繁荣。

尽管发展徐州旅游业面临着众多不足,但不足也是我们的潜力,一旦克服了这些不足,徐州市雄厚的旅游发展潜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并对徐州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标签:;  ;  

徐州,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_旅游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