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订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的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措施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地度过了术后不适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腹腔镜;直肠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79-02
舒适护理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程度的护理。在美国、英国等护理中经常应用,在我国台湾也广泛使用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它不仅明确了护理研究方向,提高了护理专业地位。还使基础护理更能够让患者舒适。体现出舒适护理和整体护理的一致性。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护璎。为此.我们根据舒适护理模式理论.制订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直肠癌患者9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为25~80岁,平均为57.3±6.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者11例,中学及中专患者18例,大专及以上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26~79岁,平均为56.4±8.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者13例,中学及中专患者17例,大专及以上患者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本组行腹腔镜直肠切除吻合术41例、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8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23例、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15例、其它腹腔镜手术3例(包括Miles、Hartmanns手术和全结肠手术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当场发卷调查,当场回收,有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4数据处理。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满意度96.0%,对照组满意度6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护理
制订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计划.将计划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具体干预方法为:
3.1术前舒适护理
3.1.1术前心里舒适护理 心理舒适护理主要是创造良好的术前环境,是患者获得心理满足。在手术的前一天, 巡回护士持访视表到房间,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各种术前准备的目的,手术及麻醉方法、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同时简单介绍手术及麻醉医生的情况和手术室环境。由于腹腔镜手术室一种新技术,多数病人都有担心、顾虑、猜忌等紧张心理,为此,我们向病人讲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使病人解除顾虑,对手术充满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对需要做腹壁造瘘者,术前应向患者说明造瘘的必要性及术后护理方法,病鼓励其家属给予心理支持。
3.1.2保持室内整洁、安静、舒适、无异味.温度24--26℃.湿度60%一70%.减少参观人员.移动物品和摆放器械时轻拿轻放.避免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安静。
3.1.3手术前的舒适护理 手术前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明确告诉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期身体的不适症状 ( 如手脚无知觉、 体位不适、 咽部不适、 手术切口感到疼痛等 ) 属正常现象。 嘱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间不要乱动 , 不能轻易移动。由于在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吞咽及呼吸困难 , 因此有必要教授患者术后调整呼吸 , 训练吞咽的方法 , 以此来减轻患者因呼吸肌无力而引起的呼吸不畅和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 通过这种对患者进行术前训练 , 可使患者减轻全身麻醉恢复期生理的不适。 提高患者对手术全身麻醉的应激能力 , 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 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3.2手术中的舒适护理
3.2.1术中观察 患者的负责护士要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 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的全过程。 负责护士应定期定时的给患者适当按摩下肢 , 减轻患者的下肢沉重感有助于患者下肢血液流通。 一旦发现患者有特殊情况 , 及时报告主治医生。
3.2.2手术中保温 室温控制在 22~26℃ , 湿度 55% 左右 ,术中尽量减少暴露及时覆盖棉被 , 盆腔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 37~39℃保温 , 静脉输入液体采用恒温箱加温至 24~28℃。
3.3术后的舒适护理
3.3.1患者意识恢复期 在意识恢复期的患者存在听力 ,巡回护士有必要尝试性进行呼唤患者的姓名以及其他语言问题训练 , 教导患者配合麻醉师将气管导管拔出。 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及各种引流管 , 保持尿管的通畅。
3.3.2术后访视 术后 1~3 d, 巡回护士应来到患者床前 ,仔细询问患者术后身体以及心理情况 , 给予一定的术后指导 ,并了解询问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感受 , 必要时咨询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亲身体验后的感想或者对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建议。
3.4心理舒适护理。护士以轻松的语调亲切地接待患者.询问患者禁食及夜间睡眠情况,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陌生感。对气管插管前的清醒患者可运用语青交流的形式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适时采取促进舒适的方法。对高度紧张、恐惧的患者,护士可轻握其手.唠家常,不断与之交流.分散注意力.达到使其放松的目的。
3.5 全身麻醉前舒适护理
一般在手术前用药后患者会感到口干舌燥、 口中苦涩 , 护士应该用浸湿的棉签为患者湿润口唇让患者感到身体的舒适 ; 术前胃管插入后患者会咽喉不适 ,应教导患者尽量不要吞咽、 配合呼吸 ; 摆放体位前将所有用来维持体位的臂撑、 脚托等加上柔软的衬垫 , 并为患者伸展的双臂垫盖软棉垫以加强患者身心舒适感。
4 讨论
舒适护理最终的日的是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患者在手术前都有紧张、恐惧感.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所以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佑要,帮助其顺利度过手术期。通过开展舒适护理口r以降低患者术中的紧张、焦虑程度.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也町以提高护t的护殚服务效果。由于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服务,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陌生感14I。因此.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护:t温馨的护理、舒适的环境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陌生感、紧张感。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r生理方面的不适.使其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感觉舒适和安全。本组资料中采取的措施从满意度调奁中可以看出取得r良好的效果。为患者提供基本的舒适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索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但要有伞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有爱心、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数年的舒适护理实践.患者的舒适满意度不断提高.但在基础舒适护理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三甲”标准要求病房设施周定摆放、整齐划一.这样虽然方便了管理但却忽略r患者和家属的实际需求.不能满足患者的舒适要求。所有的各项护理工作应更多地考虑患者的感受.让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减少不适感.感受到更多的舒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舒适护理研究方面.如舒适护理新技术的应用.创新研究中舒适效果的评价体系等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才能使舒适护理更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更体现人性化护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崔东辰 , 耿军 . 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 1996, 31(2):692.
[2] 洪林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讨论[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8):583-584.
[3] 周夕坪.胡鹌茹.任均碧.经尿道舸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后舒适改变的原阂分析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20(2A):59—60.
[4] 崔东辰.耿军.择朗手术患肯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1(7):692.
[5] 毛进娜.陈文.张瑞华.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06.38(5):376-377.
[6] 李艳.饶芝.刘讧业.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的根治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54?2055.
论文作者:陈燕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手术论文; 直肠癌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术前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