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智 齐彦嫱
通辽发电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8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和民生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能源,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多的社会现状,保证电厂安全、正常、高效的生产运营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而这一重要保障的关键正是化学水处理技术,采用合适的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提高电厂机组运行安全性和延长使用周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
前言
当今, 在持续扩大的电厂机组生产规模和变化的机组运行一系列参数的影响之下,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因为根据比较多的化学水处理系统, 要求不少重复性的运转管理机构, 这就要求统一性地全面控制化学水处理系统, 如此的控制手段一定能够变成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以及通过统一的全面控制手段。这不但能够使工作强度大大地降低, 而且还能够在应用比较少员工的前提条件之下提升工作效率, 最终使生产费用减少以及增强生产的自动化能力与安全性。
1 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化学水分布集中
首先,我国当前电厂的化学水分布更加集中化,在传统的技术过程当中一般都设置有多级的处理单元系统,按照功能性加以划分,分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净水预处理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汽水检测取样控制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加药处理系统等等。上述按照功能性进行划分的处理单元不仅操作起来相当的复杂,同时需要占据较大的面积,为电厂的维护工作和现场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当前通过技术的革新,电厂的化学水处理显示出了时代性的特征,并且在场地的节约以及设备的利用率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整套设备系统的布局相当紧凑,系统的设计相对集中,同时采用立体化结构进行设计的化学水处理单元则有着较强的维护性优势,可以充分的满足整套流程的工作需求,是一种极佳的结构设计模式。
1.2化学水处理工艺多元化发展
电厂的化学水处理工艺技术显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当前处理技术更加的多元化。在传统的电厂化学水处理之中,主要采用的是离子交换、混凝过滤以及磷酸处理等手段,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手段的逐步丰富和完善,电厂的化学水处理工艺也更加的多样化。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微生物水质进行分析,研制出了全新的膜处理技术,相应的,细微过滤技术以及反渗透技术均在多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对传统的技术缺陷进行了很好的弥补。最后,流动式的电流处理技术,在当前电厂的处理过程当中也逐渐的发挥出了其优势,在今后也必将得到广泛的使用。
1.3化学水系统控制单元集中
电厂化学水的处理控制单元更加集中化,在传统的工艺流程当中,针对化学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的是模拟盘的控制方式,而当前则将各个子系统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一个圈套的系统,加上PLC 设备的辅助操作,使得整个控制的流程更加集中、更加方便快捷。通过PLC 装置对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信息资料进行采集,同时通过数据接口进行数据的传输,可以实现对整个子系统的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分开式的操作和自动化的监测控制。
1.4环保理念的增强
当前电厂化学水的处理技术还有环保性的特征。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同样的,在当前电厂的化学水处理当中也显现出了环保的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方面,电厂化学水处理之中选择的药品一般都是无毒无害的、对水质环境无污染的,以往大量使用化学药品的现象当前已经非常少见。从这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环保的相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之中循环用水、减少排放等原则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为了更好的节省水资源,并且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当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正在依靠科学手段的改进而逐步的向水循环使用方向在发展,在今后也必将对环保工作作出巨大的贡献。
2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体现分析
2.1 运用PLC 操控体系网络,实现技术应用的全程监控PLC 操控体系网络在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促进了化学水处理过程的科学发展。PLC 操控体系网络运用矢量星型网络结构,利用网络实现高速即时管理,综合利用网关、cis、辅助流水线形式加强信息之间的联通与控制,实现了数据库中枢与分系统之间的交流与控制。在PLC 操控系统的管理下,电厂能够运用锅炉补给水、内水、凝结水处等技术适用的不同车间及控制中枢的信息交换,构建出一个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室,从而保证技术应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实现实时性的控制监管。
2.2 充分运用FCS 技术,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管理
当前我国的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分布集中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电厂的化学水处理技术适用仍然体现出了分散性及监控点过多等问题,为了提升技术操作的可靠性,保证技术监控的有效实施,我国在化学水处理技术系统中适用了FCS 技术,凭借该技术的低成本、数字化特征,实现技术实施的分散性、开放性监管。在化学水处理过程中运用FCS 及其辅助技术,构建一个即时监控、远程操作、信息集中的化学水综合自动化处理平台。运用操作系统分解重建理论,以现场总线作为化学水处理技术的控制枢纽,以分散的设备测量监控单元为网络节点, 充分运用智能仪表等高科技测量设备,对化学水处理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管理。
2.3 运用膜分离技术,提升锅炉补给水处理的环保程度
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技术运用是作为化学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锅炉的运行过程中,添加补给水需要考虑自然水与内水之间的差异性, 由于自然水往往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其与锅炉内水直接接触可能出现不良的化学反应,导致锅炉出现安全性问题,因此,需要对补给水进行特殊处理后再进行添加。按照补给水处理技术的不同功能可以将补给水处理过程分为化学水预处理和盐分处理、过滤-分离等多个程序。传统锅炉化学水处理采用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混凝、离子交换及澄清过滤。这些技术方法的操作程序较为复杂,操作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高,特别是酸碱废液的处理问题限制着电厂发展的前景。随着生物膜技术的更新改进,膜分离技术得以在锅炉补给水处理过程中得到发展和适用。膜分离技术能够尽量减少操作程序,简化工作步骤,减少从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分离设备,并运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内实现操作控制监控,最关键的是膜分离技术克服了传统处理基础中的环境文然问题,尽可能的实现了高效低排放。
2.4 控制酸碱值平衡,保证锅炉内水处理正常操作
锅炉内水处理主要是要预防内水酸碱值偏差,该技术实施的关键是要运用药剂添加方式合理控制内水酸碱值的平衡。在锅炉设备运用中,根据水的具体酸碱值,添加适当的药剂如氢氧化钠等,保证水内钙离子的消耗,控制锅炉水的酸碱值平衡,减少锅炉内水垢的产生。
结束语
总之,确保电厂顺利生产的基础是科学和高效的水处理, 为了大大地提升电厂锅炉等热力装置的生产效率, 且以此作为前提条件使电力系统的工作现状优化, 需要重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科学选用。并且, 在选用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过程中,不仅仅应当兼顾电厂的生产现状, 还应当兼顾水处理过程是不是跟环保与节能的指标相适应, 进而可以使水处理费用大大地减少, 最终实现理想的电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文芬.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35)
[2] 刘玉新.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和应用控析[J]. 河南科技. 2014(23)
[3] 宋洪军. 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 黑龙江科学. 2014(02)
[4] 陈进生. 大型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进展与应用探讨[J]. 机电信息. 2004(13)
论文作者:夏云智,齐彦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电厂论文; 化学论文; 水处理论文; 技术论文; 锅炉论文; 水处理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