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的成人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试论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同等重要。成人教育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教育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虽然他的教育言论多是对普通教育而言,但也有不少关于成人教育的论述。许多有关普通教育的论述,其精神实质对成人教育同样适用。我们认为邓小平成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成人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邓小平考究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着重号是作者加的)〔1 〕在这里他虽然没有使用“成人教育”一词,但他说的“整个教育事业”当然包括成人教育。所以,成人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怎样才能相适应?邓小平作了详细的论述。
首先,成人教育发展要有计划性和预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2〕教育培养人才, 不但要有计划性,更要有预见性。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计划地发展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
其次,要把成人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邓小平要求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计划中,“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3 〕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我国已把成人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我们的广播、电视等远距离教育已迅速地发展起来。“中国教育电视”已经正式开播,我国的成人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再次,制订成人教育规划要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说:“今后国家将努力开辟新的途径,增加新的行业,以便更有效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 必然会出现新的行业。“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择优尽先录用。”〔5〕因此,发展成人教育, “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6〕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以适应新的行业和各部门招工用人的需要,使成人教育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规定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他多次反复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观点。1982年7月, 在中央军委如开的座谈会上,他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7 〕1983年4月, 他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8〕1985年3月,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即席作的讲话提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9〕1987年2月,他在《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一文中强调:“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0〕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规定了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我国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四有”新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化。
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是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四有”是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就每一方面的素质来说,又都有其内在的涵义和作用。
培养“四有”新人,邓小平特别强调理想和纪律,他提出:“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11〕他又说:“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12〕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
有道德是“四有”新人的必备条件。邓小平说的“有道德”,既包括社会主义道德,也包括共产主义道德。他认为诸如“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等社会公共道德规范,都是每个公民所应树立和实行的。
有文化是“四有”新人的重要素质。邓小平说的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新人要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有文化是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有文化。邓小平强调:“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3〕
“四有”是一个整体,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我国各类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现阶段对干部、工人、农民的要求侧重点各有不同,对干部着重强调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最根本的是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对职工着重进行职业技术训练;对农民着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在抓好各类人员的重点素质培养的同时,其他各项素质也不能忽视,要从“四有”的整体水平出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三、成人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人教育包括职工教育、干部教育、农民教育和社会教育。邓小平十分重视职工教育、干部教育和农民教育工作。他说:“要大大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大大加强各级教育工作,以及全体职工和干部的教育工作。”〔14〕提高广大干部、工人、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科学水平。
1、职工教育
职工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阐明了职工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列宁多次强调指出: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15〕在这里邓小平既说明了职工教育的重要性,又针对“四人帮”胡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等反动谬论进行批判。同时他又认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设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这些要求本身就是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16〕把职工教育提到这样高度来认识,可见职工教育的重要。为此,他要求工人阶级用最大的努力来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邓小平强调要大力加强职工教育,进行智力开发。他指出:“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我说的是包括职工教育在内的智力开发,要更好地注意这个问题。”〔17〕邓小平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迅猛发展的趋势,要求人的一生都要受教育。所以我们不能把教育看成只是对青年进行就完成任务,而必须十分重视对成人进行多次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开发职工的智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当时我国广大职工的文化科学水平比较低。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工业部门职工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8%,高中文化程度占20.4%,大专程度占1.6%;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45%。如果不抓紧对现有职工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就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加强职工教育,促进智力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工教育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这方面,邓小平也有很深刻的论述。在职工教育办学方面,他提出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18〕在制订职工教育计划时,他提出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从计划上保障职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学同生产劳动结合方面,他要求职工教育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他认为如果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那就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2、干部教育
邓小平十分重视干部教育。1954年7月,在国务院第221次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时,他说:“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19〕80年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他分析我国干部队伍的现状时指出:“现在我们的干部是不是多,像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各行各业,一千八百万干部。就绝对数字来说,并不算多。问题是干部构成不合理,……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少。比如现在我们能担任司法工作的干部,包括法官、律师、审判官、检察官、专业警察,起码缺一百万。可以当律师的,当法官的,学过法律,懂得法律,而且执法公正、品德合格的专业干部很少。”〔20〕可见,加强干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干部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提出“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要求干部要做到又红又专,说“专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深刻揭示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干部教育要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四个现代化,理所当然的,我们的干部队伍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有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没有的要学,有的要继续学。实在不能学、不愿学的要调整。”〔21〕
那么,干部教育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培养呢?邓小平指出:“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要克服保守主义和本本主义。”〔22〕邓小平还提出培养干部的办法,“一个是办学校、办训练班进行教育,一个是自学。要下苦功夫学。”〔23〕从这几个方面,邓小平提出了干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的成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3、农民教育
在邓小平有关教育问题的言论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农民教育,但他对农民教育问题是十分关注的。早在1955年,邓小平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向青年们提出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青年应当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二是“青年应当努力学习”,使这一代青年都“成为识字的人,有文化的人,能够掌握科学和技术的人。”〔24〕这也是对广大青年农民的要求。在这里,他实际上提出了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组织青年农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问题。
1958年4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时, 谈到扫盲和提高劳动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问题。他说:“总的估计是,普及教育和扫盲的情况很好,勤工俭学劲头很大,职业中学发展很快。”并且强调“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教育普及了,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发明创造就会多起来。”〔25〕
1977年,邓小平亲自主管科教工作,在他的直接领导下,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提出了要完成扫除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制订了“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工作方针。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全国扫盲工作进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邓小平十分了解农民的需要。他说:“我很高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未必读过我的讲话。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农民把科技人员看成是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亲兄弟,称他们为‘财神爷’。”〔26〕所以,他主张要组织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提倡科学种田”,发展农村生产,使农民摆脱贫困,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总之,邓小平对农民教育,主要强调扫除农村文盲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并与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发展高科技农业结合起来,这是我国现阶段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成人教育要改革
教育要改革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他认为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早在1978年3 月,邓小平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27〕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支持下,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7年又颁布了《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成人教育“一要改革,二要发展”的方针。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使成人教育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邓小平关于成人教育改革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人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也是成人教育改革的目的。邓小平充分肯定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提出的教育思想和观点。认为它是一个好文件。并且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28〕搞好成人教育改革,就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从体制改革入手,逐步进行成人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从何入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改革要从体制改革入手,要像经济改革一样先进行体制改革,然后逐步解决其他问题,这是邓小平对教育进行改革的思路。成人教育改革也要这样进行。
首先,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把发展成人教育的责任和权力交给地方和基层单位,给予他们充分的主动权。要让地方和基层单位能够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和任务。中央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检查监督。要给企业事业单位以更大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权确定教育培训规划、任务,制定本单位实行的岗位规范;有权制定人员培训、考核、使用和奖惩等具体规定和办法。其次,要改革成人教育的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成人教育。再次,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不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做法,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办好成人教育。总之,通过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按教育规律办事,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
3、成人教育改革要敢于试验,大胆革新。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29〕进行成人教育改革,要有敢闯的精神,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才能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但又要实事求是,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而且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好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邓小平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30〕“总之,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31〕从中国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体系。
注释:
〔1〕〔2〕〔3〕〔4〕〔5〕〔6〕〔7〕〔13〕〔15〕〔16〕〔18〕〔20〕〔21〕〔22〕〔23〕〔2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7页、 108页、108页、108页、106页、108页、408页、88页、104页、 104 页、107页、263页、262页、173页、263页、95页。
〔8〕〔9〕〔10〕〔11〕〔12〕〔14〕〔17〕〔26〕〔28〕〔29〕〔30〕〔3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页、205页、110页、110 页、111页、70页、26页、107页、120页、372页、2页、261页。
〔19〕〔2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09页、280页。
〔24〕《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标签:成人教育论文;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四有公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