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豰,字彘子”辨误
——兼论名字训诂法的合理运用
王栋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 《左传·宣公十二年》称“先縠(hú)”为彘子,未明其源。汉代服虔、西晋杜预、唐代孔颖达、宋代王应麟只谓先縠又名彘子,也没有作出解释。直到明代冯梦龙《新列国志》方才首次提出“先縠,字彘子”,清代段玉裁、朱骏声、桂馥等学者亦持此说,并进一步认为古人名字相应,“先縠”当作“先豰”。经过考证文献记载和分析《左传》称谓,我们发现“彘子”并非先縠之字,而是尊称。同时,“先縠”之“縠”也不与“豰”字通假,《左传》记载不误。段氏等人运用名字训诂法解释文字假借,没有深入考察其源流,因此谬说。
关键词: 先縠;先豰;彘子;名字训诂
一、先縠人物介绍
先縠是晋国六卿之一,最早出现在鲁国史籍《春秋》一书中,《左氏传》“晋楚邲之战”对他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下面简要列出《左传》有关先縠的文字,再加以解释说明。
《左传·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郄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彘子曰:‘不可。’以中军佐济。……韩献子谓桓子曰:‘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师,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失属亡师,为罪已重,不如进也。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师遂济。……闻晋师既济,(楚)王欲还,嬖人伍参言于王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郑皇戌使如晋师,曰:‘郑之从楚,社稷之故也,未有贰心。’彘子曰:‘败楚服郑,于此在矣,必许之。’……赵括、赵同曰:必从彘子。’……楚少宰如晋师,……随季对曰:‘今郑不率,寡君使群臣问诸郑,岂敢辱候人?敢拜君命之辱。’彘子以为谄,使赵括从而更之,曰:‘行人失辞。寡君使群臣迁大国之迹于郑,曰:‘无辟敌。’群臣无所逃命。’……彘子曰:‘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命,多备何为。’士季曰:‘备之善。……若以恶来,有备不败。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彘子不可。……冬,晋原縠、宋华椒、卫孔达、曹人同盟于清丘。”
《左传·宣公十三年》:“秋,赤狄伐晋,及清,先縠召之也。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1]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楚国围郑,郑告急于晋。晋襄公派军支援,先縠担任中军佐。中军主帅荀林父闻听郑国降楚,本想退兵。初出茅庐的先縠不听荀林父号令,率领偏师渡河,荀林父无奈只好全军跟进。郑国先前慑于楚王之威而降,此时又来劝说晋军一同攻楚,助长了先縠争胜的气焰。楚王派使臣到晋营求和,晋大夫随季出面表明愿意修好。但交涉之后,先縠却偷偷派赵括追上楚使,扬言欲与楚军开战。于是晋楚“邲之战”爆发,由于荀林父、先縠的矛盾,晋军兵败。荀林父回国以后,把罪过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晋襄公没有追究先縠的责任。是年冬,先縠在清丘主持与宋国、卫国、曹国的会盟,意图稳定同盟国家。但宋国奉晋国之命讨伐陈国时,卫国却出兵去救。鲁宣公十二年秋,先縠私通翟人偷袭晋国。冬,事迹败露,晋国以邲之战败与勾结外国的罪名将先縠灭族。
从图7和图8可知:对于每一类船舶,其周围最近船舶大多数分布在其两侧,并且由于渡船的存在,右侧船舶数量多于左侧;上行船舶由于航速较慢,通过该块水域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并且上行航道距岸边具有更宽的水域。因此,上行船舶周围最近船舶分布比下行船舶周围最近船舶分布多。
先縠,又称彘子。这是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得出来的,前“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注:“彘子,先穀。”[1]后“彘子曰:不可。以中军佐济”,杜注:“佐,彘子所帅也。”中军佐是先縠统帅,又说彘子以中军佐渡河,毫无疑问彘子就是先縠。先縠,又称原縠。上文“冬,晋原縠、宋华椒、卫孔达、曹人同盟于清丘”,杜注:“原縠,先縠。”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云:“案:《传》先轸或称原轸,此盖先轸之后也。……上文称为彘子,服虔以为食采于彘,今复称原。原,其上世所食也。于时赵氏有原同,盖分原邑而共食之也。”可知原縠也是先縠之名。
《左传》没有介绍先縠生年,就连先榖与先轸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说法。按照《左传》的记载,先縠在先克之后,先克为先且居之子,先且居为先轸之子,则先縠当为先克之弟或先克之子。然而《史记·晋世家》与《左传》记载稍有不同,其云:“(晋文公六年),于是晋始作三行。荀林父将中行,先縠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晋文公六年(前631年)为鲁僖公二十八年。《左传》:“二月,晋郄縠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据此先縠与先轸为同时人,先縠乃先轸之弟。但《晋世家》文公六年这段记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作:“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同样一段史实,人物迥异,其中必然有一本为误说。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引齐召南考证云:“以《传》考之,轸子先且居,先且居子先克。文九年为箕郑等所杀,则此先縠当是轸之孙或曾孙,《史记》未可信也。”[2]721可知《晋世家》记载有误,当以《左传》为准。
冠脉介入术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应用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王 涛,李承宗,王来成,等(4·265)
就连我们都有所听闻,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自创立之日起便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沈剑毅认为,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印刷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传播知识,这与前人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印刷怎样变化,也不管印刷技术如何更新,这个宗旨始终如一,否则就不是我们的印刷行业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记载知识、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以上为史书记载中有关先縠之全部信息。
二、“先豰,字彘子”误说考源
《左传》宣公十二年、十三年记载“先縠”邲之战中鲁莽行事导致战败,文中称其为彘子。彘子的由来,《左传》没有说明,最先给出解释的是汉代的服虔。
东汉服虔,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郑玄曾以《春秋传注》相赠,虔于是作《春秋左氏传解谊》(《春秋左氏传解谊》今不传,清马国翰有辑佚本)。据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宣公十二年》“先縠佐之”下引服虔说云:“服虔云‘食采于彘’,或当然也。”又“晋原縠”下云:“上文称为彘子,服虔以为食邑于彘。”则先縠采邑是在彘地,“彘子”与“彘地”有联系,但服虔并没说“彘子”是先縠的字。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注“先縠,彘子”,未明“彘子”来源。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采服、杜二家说为疏证,只言先縠采邑于彘,承认“彘子”与“彘地”的关系,但也不曾说“彘子”是字。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卷上》云:“彘氏,晋有彘邑,在河东。大夫食采,先縠曰彘子。士鲂曰彘季,鲂之子彘裘。”[1]亦未言明。
明代王樵《春秋辑传·卷七》:“原縠,先轸之后,先轸或称原轸。原,其食邑也。縠食采于彘,故称彘子。今又称原縠,袭其先世之称也。”同本孔颖达之说。后来冯梦龙撰《新列国志》云:“荀林父视之,乃中军副将先縠,字彘子。”首次称“彘子”为字。《新列国志》是冯氏改编自明余劭鱼《列国志传》平话,可能余氏此前已主此说。
三峡职院传统的人才模式沿用大多数职业院校的“2.5+0.5”模式,即五个学期的校内教学加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企业的高端技能人才,其专业建设要做到以下四个必须(见图2):
(一)“彘子”本于“先豰之名”
古代士以上阶层的人都有名有字,取字的原则是“傍其名而为之字”(班固《白虎通义·姓名》)。因此古人名与字一般在意义上都有某种联系,大体有同义、关涉、反义三种:同义如端木赐,字子贡;关涉如百里视,字孟明;反义如赵衰,字子余等等[3]240。运用古人名与字之间的联系来考察词义,属于训诂方法的一种。这种方法在汉代就已经开始运用,如《说文》:“,旌旗之游蹇之皃。……读若偃。古人名字子游。”清代名字训诂更是集大成,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是有关古人名字关系的第一部系统研究著作。可以说,古人名、字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已经成为训诂学家们的共识。
今按:彘,是古地名。《汉语大字典》“彘”字条下云:“西周、春秋时邑名。在今山西省霍州市。《国语·周语上》:三年,乃流亡于彘。韦昭注:彘,晋地,汉为县,属河东,今曰永安。”[6]1031-1032如此,则晋国确实有“彘”地,可为服虔佐证。彘,亦是古姓。《汉语大字典》“彘”字条下又云“姓。《通志·氏族略三》:彘,《左传》士会支子士鲂,别食采于彘邑,在平阳北,号恭子。《国语·晋语七》:乐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韦昭注:彘恭子,士鲂也,食邑于彘。”此条再举春秋晋国大夫士鲂为证,士鲂为士会之子,上文在介绍先縠事迹引用《左传·宣公十二年》的时候曾经提到:“(邲之战)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郄克佐之。”可知士会与先縠为同时人。
第三步:瞳孔边缘像素点愈多,椭圆拟合的精度愈高,为了使分割出的瞳孔区域更加完整,本文对阈值T进行修正:
(1)陈鳣《简庄疏记》:“《十二年传》:‘先縠佐之。’注:‘彘季,代林父。’释文:‘縠,本又作穀。’疏:‘服虔云食采于彘,或当然也。’按:释文‘縠又作穀’,当作豰。《说文》:‘豰,小豚也。从豕,声。’葢先豰字彘季,或偁彘子。服说食采于彘,非也。”[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豰”下云:“《左传》晋有先縠,字彘子。盖縠即豰字。《释兽》曰:‘貔,白狐,其子豰。’异物而同名也。”[4]885
(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縠”下云:“假借为豰。《左宣十三传》先豰,字彘子;《公》《榖》作榖,亦借字;又《二十七年传》郄縠,《文二传》士縠,《释文》本作榖。”又“豰”下云:“《左传》晋先縠,字彘子,以縠为之。……假借为。《汉书·司马相如传》:‘獑胡豰蛫。’注:‘豰,似鼬而大,要以后黄,一名黄要,食猕猴。’又叠韵连语,《通俗文》:‘斗擞谓之豰。’《孟子》作‘觳(觫)’,亦同。”《春秋左传识小录·卷上》:“宣十二先縠佐之。杜解:彘季代林父。按:彘季乃士鲂之字。见《成十八年传》。先縠自字彘子,子误季也。”[4]4232
(4)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縠”下云:“小豚也者,《左传》先豰,当作此縠,故称字彘子。”《札朴·卷二·温经·人名误字》:“诸城刘卫川泌为余言士会当为土会,本杜姓,去木存土。《诗·桑土》,韩诗作‘桑杜’是也。赵衰当为赵裒,其字子余。《释诂》:‘裒,多也。’《易·谦卦》:‘君子以裒多益寡’是也。馥谓晋先縠当为豰,故字彘子。郑公子喜、宋乐喜并字子罕,罕借字,当为衎,故宋公子衎字乐父。”《晚学集·卷六书》:“晋先縠,《经典释文》又作榖。馥谓当作‘豰’。豰,小豚也。故《宣十二年·左传》称曰‘彘子’。凡此三者皆出私肊,实无坚据,愿明者审裁而详教之。”[4]5828
(5)苗夔《系传校勘记》“豰”下云:“《左传》先縠,字彘子。当作此豰字。”[4]5829
考陈鳣、段玉裁等人之说是利用名字相称的训诂方法,从“字彘子”出发,反推“縠”当为“彘”义,但“縠”《说文》“细缚也”,与“彘”义无涉。又发现《说文》:“豰,小豚也。”此字不仅字义与“彘子”合,而且两字字形也极容易相混,因此提出“先縠”为“先豰”之说。事实上,縠、豰二字不只是形体相似。段氏虽然没有明言,但《说文注》中二字同属古韵三部,可知段氏认为两字读音在上古时代也是相近的,所以可以通借。通过查检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5]150-151发现(见表1),两字中、上古音均相近,上古音只有声母的清浊不同。据此可知,縠、豰两字字形、字音均为相近,具备通假的条件,陈氏、段氏等人不是信口妄言。
1∶5万高精度磁测ΔT等值线图上,磁异常反映为大致呈NW向展布较窄、尖锐的条带状,磁异常强度一般在400~2000nT之间,在铁矿体的分布范围内,磁异常强度可达到3000~6000nT,异常北侧一般都伴有较明显的负异常。由于矿体在纵向上的变化,异常区内可表现出沿纵向分布不同的磁异常峰值段,各峰值段能基本反映矿体的走向及产状,含矿层的分布范围与相应磁异常峰值段对应性好,磁异常随着铁矿床的埋深的增加,其强度降低,磁异常呈低缓状。矿体基本分布于高精度磁测ΔT垂向二阶导数上延100m等值线>0的值域范围内。
表1 中上古音对照表
(二)“彘子”源于“食邑于彘”
服虔是古文经学家,生平著述除《春秋左氏传解谊》外还有《春秋左氏音》《通俗文》《汉书音训》等书,古文经学派注解古书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不讲“非常疑义可怪之论”及“阴阳灾异”,因此被后代特别是清代小学家们所推崇。上文提到服虔注“食采于彘”,本身就十分的权威。后来孔颖达将服注写入《五经正义》成为官方参考书,其说更是影响深远,被读书人奉为圭臬。“彘子为字”就是由服注衍生而来的,虽然服虔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提法,但总归有这种可能性。清代陈鳣、段玉裁等人即以此出发否定服注“食采于彘”,进而怀疑“先豰”之名另有本字。但是此说一出,就有学者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彘子”源于“食邑于彘”不误。
(1)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豰”下云:“桂氏、段氏皆曰:晋先縠当作此豰,故称彘子,非也。彘乃地名,葢即《周语》‘流王于彘’之彘,韦注曰:‘彘,晋地。汉为彘县,属河东。’《晋语》‘有彘恭子’,韦注曰:‘士鲂也,食邑于彘。’下文又目为彘季,《左襄·十四年传》‘彘裘’,注:‘裘,士鲂子也。’是此邑前属先氏,后属士氏也。”[4]4232
(2)徐承庆《说文段注匡谬》“豰”下云:“按:《春秋传·宣公二十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服虔注云:‘食采于彘。’《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有彘县,即周厉王所奔地。韦昭《国语》注曰:‘彘,晋地也。’《左传》称‘彘子’,注称‘彘季’。刘伯庄以此规杜。《正义》名其不然,而亦以为先縠之字。考《晋语》称士鲂为士恭子,亦称彘季,是服注所云有明证矣。以豰为縠,强谓名与字符,其缪殊甚。”[4]4232
从表2可以看到,凡是首次称谓,基本上都是“氏+名”的格式,只有“士贞子”例外。再次称谓时,如果人物出现多次或者描写笔墨较多,就会使用尊称,如士会、荀首等。而当人物只是出现而没有展开描写时就仍用“氏+名”表示,如赵括、韩穿等。同是使用尊称,格式也不太一样,其中大部分是“氏(或采邑)+谥号+子”的结合,如随武子、知庄子;也有“氏(采邑)+字”的,如随季、知季;还有“谥号+子”,如桓子;“采邑+子”,如厨子。需要注意的是,表2中有以采邑为氏的人物,这种氏为后起,与祖传的氏不同,但从称谓的角度看,都属于尊称,因而可以合在一起考察。
(3)严章福《经典通用考》“縠”下云:“《左传·宣十二年》先縠佐之。注:彘季。《疏》《传》文皆称彘子。《说文》作縠,云小豚也。按:名豰,故字彘子。彘者,豕也。縠,细缚也。义别。”[4]885
王、徐、严等人认为“以采邑为字”之说不误,“先縠”不可强谓名字相符而写作“先豰”。
源于对名字训诂方法的广泛应用,清代有学者开始质疑服虔之说,认为“先縠”之“縠”乃“豰”字之通借,“先縠”字“彘子”是名、字相应之正例。陈鳣、段玉裁、朱骏声、桂馥、苗夔等人持此意见,争论的焦点在于《说文》“豰”字的解释,《说文·豕部》:“豰,小豚也。”
士鲂,彘氏,名鲂,谥号曰“恭”。其本为士氏,因采邑于彘,遂以彘为氏,故亦可称彘鲂,史称彘恭子。为晋悼公时卿大夫,《左传》中最早出现在成公十八年,晋国击楚救宋,士鲂曾至鲁求援。《左成公十八年》:“冬,楚人、郑人侵宋。晋侯使士鲂来乞师。”士鲂之子彘裘,并以邑为氏。《左传·襄公十四年》:“于是知朔生盈而死,盈生六年而武子卒,彘裘亦幼,皆未可立也。新军无帅,故舍之。”杜预注:“彘裘,士鲂子也。”鲁成公十八年为公元前573年,此距先縠被杀(前596年)方二十多年。据此可知,先縠被杀后,封地“彘”转为士鲂采邑。
“彘子”源于“食邑于彘”之说大抵如此,归纳其根据主要有:(1)服虔对“彘子”的解释;(2)士鲂、彘裘以“彘”为氏,佐证服虔之说。
三、“彘子”是字?是尊称?
因为服虔不曾提出“彘子”乃先縠之字,杜预、孔颖达等注释家也无申说,宋代平话《新列国志》的首倡之论又不甚可信,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种提法重新进行一番考证。下面我们所用的考释方法属于训诂学中的“文例求义”,即通过分析《左传》“邲之战”所出现的晋国大夫的称谓来探求“彘子”的命名理据,这种做法的可行性是由于《左传》一篇之内人物的称谓格式具有规律性、系统性,并不是杂乱无章、随意记录。考察文段的范围就限制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内,鉴于文字过多,此处不再引述,这里只把统计结果做成表格(见表2)。
表2 邲之战晋国大夫称谓表
TA-XTplus/30型物性测定仪、HH-S4型智能数显恒温水浴锅、SGSP-02型电热恒温隔水式培养箱、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SW-CJ-2D型超净工作台、APV1000型均质机、WJX-A500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
通过表2的比对,可以揣测“彘子”的称谓有以下三种可能:
(1)第一种:荀林父和先縠同为中军大将,“桓子”“彘子”格式相近,桓子为“谥号+子”,按理“彘子”也应当如此,但料想古人不会荒唐到以“彘”字来褒贬一个人物生平,因此这种可能性可以排除。
(2)第二种:“氏+字”的格式,随季、士季、知季都以“采邑或氏+字”来指称,那么“彘子”也有可能是这样的,只是证明这种可能性需要论证两点:一是“子、季”是否可以相通;二是“子”字是否可以单独为字。如此一来,这种可能性似乎也不太容易说通。
(3)第三种:大夫魏锜的两个尊称很有启发意义,“厨武子”省略谥号之后为“厨子”,而“厨”正是魏锜的采邑,“子”是美称,我们可以设想应当先縠也是“采邑+子”的格式。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第三种说法更具说服力。因此“彘子”并非先縠之字,而是《左传》作者对他的尊称。彘子为字,这种自明代冯梦龙《新列国志》开始提出,再到清代众多学者们认可的错误说法,在这里基本上可以得到澄清。
四、“先縠”?还是“先豰”?
虽然上文已证“彘子”非字,段氏等人将名、字相互联系的说法已经难以立足,但“縠”“豰”互讹或通借的证据仍然非常明显,撇开“彘子”不说,有没有可能“縠”确实本字作“豰”呢?我们同样否定这种可能性,证据有四:(1)“縠、豰”文献并无通借之例;(2)晋国三卿以“縠”命名并非巧合;(3)古人以丝帛服饰命名颇为寻常;(4)“縠、先縠”后代都曾作为姓氏流传。
(一)“縠、豰”文献并无通借之例
段玉裁等认为“縠”通“豰”,证据是两字形体相似、古音相近。但是除了朱骏声所说的“先縠、郄縠、士縠”外,我们在文献中并没有找到二字通假的例子,这就表明“縠”通“豰”是单文孤证,朱骏声拿“郄縠、士縠”作为二字通借的例证,实际上没有参考价值,反而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除了这三个人名(有争议的)之外,“縠”没有写作“豰”的,并且“豰”也没有写作“縠”的,上文朱骏声就说过,“豰”常假借为“”。通过查阅《故训汇纂》,笔者发现“縠”不写作“豰”,但常写作“榖”。《故训汇纂》“縠”字第(24)条释义云:
“縠作榖。《左氏春秋·文公二年》:‘晋士縠。’陆德明《释文》:‘縠,本又作榖。’《左传·僖公二十七年》:‘郄縠可。’陆德明《释文》:‘縠,本又作榖。’《说文·纟部》,朱骏声《通训定声》‘縠作榖,亦借字也。’《经籍籑诂·屋韵》:‘《左传宣十三年》:晋杀其大夫先縠。《公羊》《榖梁》并作榖。’”[7]1762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大题在学生总得分中所占比重最大,理科占到55%,文科占到58%;而分值较大的第三大题在学生实际得分中的比重有所降低,理科占到33%,文科占到30%.这说明,难度较低的第一大题对于学生在整个试卷的得分有很大程度影响.这种方法得出与上面分析不同的结论,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可见经典之中没有“縠”、“豰”通借之例,“縠”常与“榖”相借,段氏等人没有核实这个情况。
(二)晋国三卿以“縠”命名绝非巧合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始作三军六卿,首入六卿之列的是赵衰、郄縠、郄溱、狐毛、栾枝、先轸。郄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骊姬之乱时亲附公子重耳,后惠公薨,郄榖等人拥护重耳回国即位,于晋文公有救命之恩,因此列入六卿之位。郄縠,姬姓,郄氏,名縠。《左传》没有提及郄縠之字,否则我们就可以通过他的字来验证“先縠”之字。老辈六卿逐渐凋零之后,晋襄公本想重用传统贵族士縠,将他列入六卿,后来由于先克的阻挠没有成功。士縠,祁姓,士氏,名縠。春秋时期晋国司空,前618年和箕郑父、先都、梁益耳、蒯得作乱被杀。遗憾的是,《左传》也没有提到士縠之字。晋灵公时,士縠等晋国传统公族不满赵盾专权,被赵盾以谋逆为名剪杀殆尽。六卿之位空缺,赵盾重置三军六卿,先縠占一席,因其尚未成年,所以暂由赵盾的亲信臾骈担任。晋景公三年(前597年)邲之战败,四年,先縠被灭族。《左传》称先縠为彘子,未言其名、字之关系。
晋国从文公到景公近40年的时间,郄縠、士縠、先縠先后被列为卿大夫之列。如此重要的人物,《左传》全部记错的可能性很低。纵使先縠之“縠”为“彘子”可信,难道郄縠、士縠他们的字也都是“彘子”吗?很明显,这是没有可能的。因此,我们仍然坚信《左传》的记载没有错误,“縠”没有通假,而是本字。
(三)古人以丝帛服饰命名颇为寻常
《左传》中人名的命名理据非常复杂,有以动物、植物、自然地理类词语命名的,有以人体部位、体征、日常生活动作类词语命名的,也有以工具器物、丝帛服饰类词语命名的,还有以排行、数字、天干地支类词语命名的,不一而足,具体请参看《〈左传〉人名文化研究》[8]17-18相关内容。而我们感兴趣的是以丝帛、服饰方面的词语进行命名的人名,如:
清初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荀林父视之,乃中军副将先縠,字彘子。”乃因袭冯、余二人之旧闻。其后陈鳣《简庄疏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札朴》《晚学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等均承此论,可见清代“彘子为字”之说已发展为学界共识。不过,他们对“彘子”的来源却秉持两种意见:一种是质疑服虔说,认为名、字相应,“先縠”之“縠”本字当作《说文》“豰”字;一种是尊崇服虔说,以采邑为字。需要注意的是,两派均以服虔主张“彘子,先縠之字”为前提,事实上服虔未曾有这样的提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说法加以介绍。
(1)晋郄芮 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左传·僖公九年》)
按:“芮”指系盾上的丝带。《史记·苏秦列传》:“革抉芮,无不具备。”司马贞《索隐》:“芮,谓系楯之绶也。”
按:“縠”指绉纱一类的丝织品。《说文·纟部》:“縠,细缚也。”
(4)乃使郄縠 将中军,郄溱佐之。(《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3)子玉使伯棼 请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按:“棼”指麻布。《周礼·春官·巾车》:“素车,棼蔽。”郑玄注:“棼,读为薠,薠麻以为蔽。”
2014-2016年,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分别为348.04、305.17和288.23万元,分别占门诊药品销售总金额的42.28%、36.22%和36.98%。中成药均为口服或外用品种,口服中成药的金额占比最高,未使用中药注射剂。2014-2016年不同给药途径中成药销售金额见表1。
按:“繻”指彩色的丝织品。《说文·纟部》:“繻,缯采色。”
(2)申繻 曰:“女友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5)向带 为大宰。(《左传·成公十五年》)
按:“带”指束衣的腰带。《说文·巾部》:“带,绅也。”段玉裁《说文注》:“古有大带,有革带。”
(6)公使臧孙纥 对曰。(《左传·襄公十一年》)
按:“纥”指下等的丝。《说文·纟部》:“纥,下丝也。”
(7)晋侯使和组 父告于诸侯。(《左传·襄公三年》)
按:“组”指宽而薄的丝带。《说文·纟部》:“组,绶属。”
(8)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裯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本文将上面的移动互联网问题作为出发点,以目前的研究热点LISP协议为基础,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网络虚拟化方案。
(3)作业流程待优化。设计、工艺、生产、销售、仓储、运营、财务等业务部门之间层级划分不明确,信息流转复杂。部门之间责权利划分不明确,缺乏通力协作,信息数据难以收集流通。
按:“裯”指单被或床帐。《说文·衣部》:“裯,衣袂袛裯。”
有研究认为,CURB评分系统并没有随着症状的好转而有明显的动态变化,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13]。但临床研究认为,血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结合CURB评分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14]。本研究中ROC曲线分析显示,PCT-4>1.33 ng/mL、ΔPCT>0.09 ng/mL 及 CURB 评分≥3分都是预测老年SCAP 28 d生存情况的有效指标,三项指标联合的约登指数为0.761,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指标。本研究结果虽然证实了PCT水平结合CURB评分预测老年SCAP患者疾病严重性和死亡率的价值,但由于样本例数较小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上述人物皆以丝帛、服饰类词语命名,足证先秦古人以此种方式称名为寻常之事,《左传》郄縠、士縠、先縠都以“縠”字命名,可知这种丝织品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一定常见。反观“豰”字,《左传》中根本没有这个字,更无需谈作为人名了。
(四)“縠、先縠”文献载作姓氏流传
縠,作为一种姓氏流传。东汉王符《潜夫论·卷九·志氏姓第三十五》云:“由此帝尧之后,有陶唐氏、刘氏、御龙氏、唐杜氏、隰氏、士氏、季氏、司空氏、随氏、范氏、郇氏、栎氏、彘氏、冀氏、縠氏、蔷氏、扰氏、狸氏、傅氏。”汪继培笺注云:“后纪十一云:‘士蒍生士縠,为縠氏。’按:士縠见《文二年·左传》。”[9]《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縠”条下云:“《中国姓氏答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据《姓氏寻源》亦收。其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士氏,系春秋时晋国大夫士縠的后代。’”[10]225又“先縠”条下云:“《中文大字典》引《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春秋)晋国士氏之别族也。隰叔初封于先,故以为氏。’”[10]678又《中国姓氏大辞典》“縠”条下云:“系字姬姓,见《潜夫论》。晋大夫士縠之后,见《姓苑》。”[11]1559据此,则先氏乃士氏一支,“先縠”原自士氏,“士縠”之后又有“縠”氏。诸说皆以“縠”为氏,足证“士縠”为“縠”,并非“豰”之通借。
解析:由“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5∶1”可知,亲本红花植株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为若亲本红花植株全为纯合子,则子一代全为红花植株;若亲本红花植株全为杂合子,则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因此,该题的关键就是要确定亲本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各自占的比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左传》作“先縠”不误。段玉裁等人的名字训诂方法尽管在分析古人名字关系时有相当的适用度,但不能施之过滥。运用这种方法解释词义或说明文字通假的时候,需要综合考察人物的身世背景,权衡之后方能定论。
五、结语
本文从《左传》出发论证了“彘子”为先縠尊称而非字,以及“縠”字无通假的基本事实,否定了明清两代“彘子为字”的错误思想,指出段氏等人以名字训诂法论证“縠、豰”通假的理论缺陷,综合看来可成定论。
另外,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先縠佐之”下注云:“先縠清丘之盟又称原縠者,以先轸等采食于原也。其本人则食采于彘,故又谓之彘子。彘在今山西省霍县东北。”[2]721杨先生此处仅援引服虔、杜预之说,而没有段玉裁等学者的说法,可谓真知灼见。《春秋左传注》对左氏《春秋》经、传作详细校勘、分段、注释,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及近代考古资料,融会贯通,时出己见,是今人学习和研究《左传》必备的案头书。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爱如生典海数字平台[DB/OL]. http://dh.ersjk.com.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杨琳.训诂方法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第2版. 武汉:崇文书局,2010.
[7] 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 马沁芳.左传人名文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9] 北京时代瀚唐科技有限公司.瀚堂典藏[DB/OL].http://www.hytung.cn.
[10] 窦学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2010.
[11] 袁义达,邱家儒.中国姓氏大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Distinguishing the Mistake in“ Xian Hu, the First Word Zhi Zi” : On the Rational Use of Name Exegetics
WANG Do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6, China)
Abstract InZuo Zhuan Xuan Gong the twelve years , it is said that “Xian Hu” is Zhi Zi, but it does not explain why. Fu Qin in the Han Dynasty, Du Yu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Kong Yingda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Wang Yinglin in the Song Dynasty only said that they were called “Zhi Zi”, and did not make any explanation. It was not until the Ming Dynasty that Feng Menglong’s Xin Lie Guo Zhi (Records of the New States ) put forward jus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dea of “Zhi Zi, the first word of the Xian Hu”. Duan Yucai, Zhu Junsheng, Gui Fu and other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 also agreed with this view, and further believed that the ancient names and characters served as reference. After textu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title of Zuo Zhuan , we find that “Zhi Zi” is not the first word, but his honorific title.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d “Hu ” (縠) in “Xian Hu” is not the borrowing word of “hu ”(豰), which is recorded correctly in Zuo Zhuan . Duan Shi and others used the method of name exegesis to explain the borrowing of words. They did not go deep into the source, so they made a mistake.
Key words Xian Hu; Xian Bo; Zhi Zi; the name exegesis
收稿日期: 2019-01-03
作者简介: 王栋(1993—),男,山东高密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文字训诂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0312(2019)04-0056-07
标签:先縠论文; 先豰论文; 彘子论文; 名字训诂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