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脾胃不和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孙哲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脾胃不和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孙哲

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老年脾胃不和症过程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脾胃不和症的患者当中选出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指征为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剂。对患者临床指征进行记录,并总结预后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当中,患者的病症指征包括四种,分别是胃强脾弱、胃弱脾强、胃脾升降失调、脾湿胃燥。四类临床指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超过了75%,其中胃强脾弱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33/40)、胃弱脾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28/33)、胃脾升降失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26/33)、脾湿胃燥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20/26)。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可以有效提升脾胃不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不同指征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脾胃不和症;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

脾胃不和症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胃肠道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其一般多发于老年患者,发病后患者会感觉到乏力、腹痛、消化不良,并且具有反复发作的情况,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即是对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应用在老年脾胃不和症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其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132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46例,患者的年龄从59岁至8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8.29±8.17)岁,患者的病程从3个月至12个月不等,平均病程为(6.09±1.61)个月。经临床诊断后,132例患者当中共有40例为胃强脾弱指征、33例为胃弱脾强指征、33例为胃脾升降失调指征、26例为脾湿胃燥指征。本次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经验丰富的中医为患者进行诊断,并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指征选择适用的方剂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减,其具体如下:

1.2.1胃强脾弱指征治疗方法

该类患者脾脏氧气不足,导致其健运无权,患者具有阳虚指证,同时伴有寒湿停滞,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并偶有腹痛发作。

如患者具有胃强脾弱指征,则需要采用柴胡舒肝散联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其药物方剂主要包括:茯苓25,白芍15,白术、苏梗、当归各10,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厚朴、鸡内金各9,甘草3。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患者还具有胆结石症状,则需要在药方当中加入金钱草30、海金沙和郁金各15;如患者具有胃酸过多症状,则在药方当中加入煅瓦楞子、海螵蛸个20、贝母15;如患者具有反酸或反流的症状,则在药方当中加入代赭石30、旋覆花10[1]。

1.2.2胃弱脾强指征治疗方法

该类患者为胃部阳气不足,并可能引发肾脏阳气不足症状,腹部会不时发出肠鸣,脏腑虚寒,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并伴有呕吐、恶心等症状。

如患者具有胃弱脾强的指征,则需要为患者采用百合丹参汤进行治疗,其药物方剂主要包括:百合30、丹参20,白芍18,延胡索、川楝子、青腾香各12,黄连10,檀香、砂仁、炙甘草、丁香个6,吴茱萸5。

1.2.3胃脾升降失调指征治疗方法

该指证患者气机阻滞,脾胃运化无权,患者消化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四肢无力、食欲不振,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纳差的情况,同时伴有呼吸困难。

如患者具有胃脾升降失调指征,则需要为患者采用丁香桂枝汤进行治疗,其药物方剂主要包括:桂枝、半夏、炒干姜、茯苓各10,公丁香、砂仁各6,陈皮、附子各5,炙甘草3。

1.2.4脾湿胃燥指征治疗方法

该类患者具有面色潮红、舌苔湿腻、腹痛阵发、脾胃失调等症状,同时由于该类患者体内气血逆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脱水、纳差等情况,对肝脏、肾脏也会造成损伤。

如患者患有脾湿胃燥指征,则需要采取茯苓北沙参自拟汤进行治疗,其药物方剂主要包括熟地15、北沙参12、茯苓12、麦冬9、川楝子9、炒白芍9、菊花9、桑叶9、当归9、丹参9、降香6、鸡内金6以及砂仁4[2]。

上述方剂均采用水煎制方式,每天患者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共进行为期15的连续治疗。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当中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三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利用胃镜对患者的胃部粘膜进行检查,患者炎性病灶基本消失,活检结果显示患者胃肠道腺体萎缩症状、肠道粘膜异常增生症状等基本消失,胃酸浓度恢复正常,反酸或反流情况消失。

治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利用胃镜对患者的胃部粘膜进行检查,其炎性病灶缩小明显,超过50%,活检结果显示患者胃肠道腺体萎缩、肠道粘膜异常增生症状等改善超过两个等级,胃酸浓度基本正常,反酸或反流症状明显减轻。

治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胃镜下炎性病灶没有明显变化,胃肠道活检结果显示腺体萎缩、肠道增生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胃酸浓度异常,反酸或反流症状明显[3]。

2、结果

对各不同指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整理,其具体如下:

本次研究当中胃强脾弱指征患者共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0%(33/40),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22例,占比55.00%;治疗有效患者共11例,占比27.50%;治疗无效患者共7例,占比17.50%。

胃弱脾强指征患者共33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85%(28/33),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20例,占比60.61%;治疗有效患者共8例,占比24.24%;治疗无效患者共5例,占比15.15%。

胃脾升降失调指征患者共33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79%(26/40),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18例,占比54.55%;治疗有效患者共8例,占比24.24%;治疗无效患者共7例,占比21.21%。

脾湿胃燥指征患者共26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20/26),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15例,占比57.69%;治疗有效患者共5例,占比29.23%;治疗无效患者共6例,占比23.08%。

本次研究的当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超过75%,证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各种症状的脾胃不和症。

3、讨论

在中医角度上来看,人体胃部主要负责“受纳、通降、腐熟水谷”等,其中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通降”,如果患者胃部的通降功能发生障碍,则就会导致胃部适合、胃气上逆等症状。同时,从中医角度看,人体脾脏具有三个不同的功能,包括“运化、升清和统血”,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淋巴器官,在人出生和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依赖脾脏的运化功能,配合胃部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和利用,保证生物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我国传统中医当中将脾脏视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称其为“气血生化之源”,在后天的发育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儿童发生脾虚症状,则会影响生理和机体的发育;如老年人发生皮肤症状则会加速机体衰老,并累及其它脏器,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脾脏运化功能恢复[4]。

胃部和脾脏从生理学角度看是相连的两个脏器,并且均居于人体腹腔内,脾脏喜燥厌湿,而胃部则刚好相反,喜湿厌燥。脾脏主要负责提升清气,而胃部负责将浊气下降排除体外。胃部和脾脏功能正常时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但如果其中一个脏器发生功能障碍,则会导致脾胃不和,患者体内阴阳失调,升降受阻。患者的临床病症主要包括反酸、胃痛、食欲不佳、四肢乏力等,如不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就可能会导致脾胃亏虚。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必须先了解患者的临床指征,才能够对症下药。如患者具有胃强脾弱指征,则治疗应以泻胃扶脾为主;而如果患者据哟胃弱脾强的指征,则需要采用健胃泻脾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理脾胃功能时,应对“泻脾”和“泻胃”工作严格把关,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药严格控制,不可过度使用,以免造成脾胃损伤。如患者具有脾胃升降失调指征,则采取升清降浊,互补温养的治疗方法,同时温补胃部和脾脏,使患者自身的自愈效果不断提升。如患者出现脾湿胃燥指征,则需要润胃清脾,调理脾脏和胃部的状态[5]。

从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四种不同指征患者进行治疗,其总有效率均超过75%,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分别对其进行为期5个月的随访,患者均为产生复发情况,提升了患者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明友.老年脾胃不和的中医辨证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2,08(35):16-18.

[2]吕旭阳.和胃助眠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5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06):102-103.

[3]韩谨.自拟藿香温胆汤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10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14(04):38-41.

[4]李正颖.浅谈老年脾胃不和中医辨证治疗[J].中医杂志,2011(S1):71-72.

[5]蔡峰海.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0):251-252.

论文作者:孙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6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脾胃不和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孙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