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临床症状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450例不伴有攻击行为,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伴有攻击行为。分析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量表评估结果以及容易诱发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总结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中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5%(150/600)。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在去院后的10天左右以内为攻击行为的高发阶段。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发病前多数存在性格暴躁等不良的性格表现,并且存在主动攻击的行为史。此外,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的BPRS评分、思维障碍评分以及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均显著好对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治疗措施能够大大的降低患者攻击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临床特征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引发的大脑功能和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而出现伤人、毁物、抢物及自杀自伤等冲动攻击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或意外,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如未获得及时治疗,疾病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患者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受损,学生因学习能力下降而退学、休学,成人因工作能力受损而失去工作,对家人不知关心照顾,不能承担家庭的责任。有的发展到精神衰退状态,造成精神残疾。有时受幻觉、妄想、逻辑障碍、情绪障碍等精神症状的影响,患者可能出现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450例不伴有攻击行为,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伴有攻击行为。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6例,女性194例年龄为23~74岁,平均年龄为(42.7±2.1)岁,病程为5个月至21年,平均病程为(8.2±1.4)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77例,女性73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年龄为(46.3±1.8)岁,病程为1~31年,平均病程为(9.7±1.1)年。
1.2纳入标准
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一致,三级医生查房意见一致。排除长期反复住院者及可疑合并人格障碍、严重躯体疾病、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脑外伤史、药物和酒精依赖史者。此外,紧张症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DSM-5)中已作为一个独立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故本研究排除符合紧张症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
1.3方法
1.3.1调查内容
①患者的一般资料。②患者入院后攻击行为的发生时间。③患者攻击行为发生时的表现。④BPRS量表评分,思维障碍评分以及敌对猜疑因子评分。⑤患者的性格特点及攻击史。
1.3.2调查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1.3.3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PEMS3.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600例患者中共有150例患者发生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5%(150/600)。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可见表1。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多数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时间在去院后10以内。观察组患者去院后攻击行为发生的时间在0~10天内发生的患者共有82例,发生率为54.7%,在11~15天内发生的患者共有38例,发生率为25.3%,在15天以后发生的患者共有30例,发生率为20%。
击是对躯体伤害的行为,攻击包括躯体攻击、言语攻击、物质攻击和自身攻击。行为医学认为,攻击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和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而司法精神病学认为:攻击是对自身产生防御效应的一个过程,造成破坏后果严重的攻击行为叫暴力。攻击行为具有以下特征:攻击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需要或动机;是有意伤害的行为;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对非生物体的伤害仅仅是一种情绪发泄;被伤害者不愿接受。在精神疾病中,攻击行为是一个常见的、不好预测、且有严重后果的行为。其中,以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患者常在幻觉、妄想支配下产生攻击行为。另外,躁狂症患者常常由于其控制能力较差,也易出现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时常有以下表现:①幻听。指患者听到实际不存在的声音,并且往往听得很清楚,与真实声音无异,因此患者深信不疑,患者往往会凭空听到某某在评价他,在骂他,虽然某某并不在场,患者也相信自己受到其侮辱而怀恨在心或者幻听的声音命令患者去伤害自己或他人时,导致患者产生攻击行为。②妄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或者认为单位同事,或者邻居、家人,甚至国家机关,单独或勾结在一起迫害他,沉浸其中的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愤怒,走投无路,于是反戈一击,抢先下手伤害其妄想对象。③自杀。患者担心自己死后亲人受苦,会在自杀前先将亲人杀死,少数情况下,患者多次自杀不成功,萌生歹念,希望通过杀人犯罪后,公安机关会把自己枪毙,这时受害者可能是不相关的陌生人。
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为(55.2±1.7)分,对照组为(49.6±1.4)分。观察组多数患者具有攻击史。性格易怒。
3.讨论
S·King等报道,精神病患者易发生危险或攻击行为,且与其严重的病情和丰富的精神症状相关。攻击行为是指伤害或试图伤害另一个体的心理、躯体状态或破坏其他目标(如物体)的行为,它包括所发生的攻击行为(aggression)或暴力行为(Vio—lence)[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是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精神分裂症虽然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精神分裂症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绝大部分症状都可以缓解,可以避免发生不良的结局。
参考文献:
[1]罗振峰,陈汉华.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4):285-286.DOI:10.3969/j.issn.1009-6574.2006.04.017.
[2]彭祖来,李清均.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28(03):202-204.
[3]陈耿谊,高镇松,鲁丽娅.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0,(4):23-25.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0.04.009.[4]薛坤喜,张传福,盛东方,黄彩英.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临床症状、记忆及智力的相关性[J].四川精神卫生,2017,30(02):126-131.
论文作者:蒲新,王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发生论文; 精神论文; 症状论文; 病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