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钢筋混凝土在我国实际建筑施工环节应用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了实际的建筑混凝土浇筑环节,与此同时,根据研究可以发现,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的温度过高,从而容易致使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同时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为了在根本上弥补这一问题,优化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预期的浇筑效果,但是其施工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的后续操作,从而影响整体混凝土建筑的质量情况,由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后浇带技术在实际施工环节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帮助后浇带技术更好的在施工中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是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预防现浇型钢筋混凝土在实际的浇筑环节由于自身收缩性能的不稳定所造成的裂缝等问题,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实际施工中的建筑设计需求,同时能够在进行建筑项目中施工基础底板、建筑面墙以及建筑房梁等实际施工环节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区域进行有效的防治,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建筑混凝土浇筑的实际质量情况。
1严格按照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的完善性与技术应用的严谨性,首先要结合项目周边环境以及具体施工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对于后浇带部分,方案中一定要做好空间上的预留要求,确保后浇带使工中不会出现跑浆与混凝土疏松问题,为相关施工操作提供有效指导。根据结构高度确定基础梁的连接方式,在主体建筑的建设中,完成上部分梁和板预留之后再进行微膨胀浇混凝土部分的作业,确保各部分的完整性。同时,要加强对钢筋材料的保护,避免其受到过大的外力而发生弯曲等问题,一旦出现该类问题,在使用前一定要矫正至使用标准。严格把握结构中接缝部分的混凝土振捣操作,保证振捣的密实度。另外,需应用单层钢板网或者是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后浇带的两侧,在单层钢筋及梁下注意加设垫块,在双层下加设支架,根据构件断面的大小决定钢件材料间的间距以及支架型号等,为了更好地保障支撑强度,应严格把握铅丝网的网眼,避免网眼过大而导致在关注操作中产生跑浆问题。
2设置合理的后浇带位置和浇筑时间
将后浇带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受力水平较低的部分或者是结构中梁板的反弯点周边,由于这里受弯矩的影响受到了负载力较低,剪力也相对较小。此外也可以设置于结构内板与梁的中间段,此部分的弯矩虽大,但是其剪力水平则更低一些。处于对混凝土后连接稳固性的考虑,通常情况下都采用直缝的后浇带断面形式,并在板的部分留斜缝。在机构基础与梁的部分需留企口缝,具体形式要结合断面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我国建筑多为矩形结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握间距问题,将其控制在30~40米最佳,并且将后浇带的实际宽度控制在70~100厘米,同时根据后浇带的类型把握对应的浇筑时间。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将其控制在42~60天内最佳。在部分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方案设计人员会结合相关情况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制定比较特殊的标准,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作业。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作业前需将缝隙部分清理干净并在24小时内完全保持湿润,但不可保留大量积水在混凝土表面,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材料需为无收缩性混凝土材料,也可以应用膨胀水泥进行配制,或者偏激普通水泥及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进行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比相应结构提高一个等级,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需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最佳材料配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1)后浇带的设置首先,根据以往在实际的浇筑施工环节,实际的后浇带施工通常要求:第一,增强防御性的原则入手,主要通过增加后浇带约束力的同时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并以期通过后浇带中后浇节点的应用来针对裂缝中应力的改变。第二,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环节,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的施工图纸要求,针对后浇带中的安装举例进行先行的预留,从而帮助后续施工单位明确预留带的位置后才能更好的针对后较带进行相应的施工。第三,在实际的施工环节,后浇带的施工间距应合结合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设计,将间距合理的控制在 30到 40米之间,方便施工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在实际施工环节后浇带施工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后浇到设置环节,其后浇带的跨度设置不可以过大,如果跨度过大当其钢筋受到外部压力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2)混凝土结构浇筑。混凝土的材质作为后浇带施工主要内容,对于浇筑质量及建筑整体质量都具有直接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材料的严格管理,对于后浇带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防止新旧混凝土结构连接效果较差而产生裂缝问题。另外,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以免引发悬臂或者梁板产生变形问题。在进行实际浇筑作业的时候,后浇带部分需贯穿建筑结构整个横截面,以此阻断结构内的板、墙及梁,防止相互之间接触而增强应力反应。进行后浇带建筑的时候应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充分搅拌及其均匀性,入模后振捣密实,注意对后浇带的养护处理,保证作业质量。按照施工方案内容严格把握混凝土的浇筑厚度等相关参数,防止由于厚度过大的问题致使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水平进一步增加,使其向外侧挤压突出,最终规格无法满足工程的施工标准。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钢丝网模板与振捣器设备之间的有效距离。以有效防止在振捣过程中水泥浆发生严重的流失问题,还应严格把握设备的选择,选用50振捣器时,钢丝网模板与振捣器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40厘米,应用70振捣器时最小距离应为50厘米,同时,应用钢钎对垂直施工缝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3)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的时候需采用压力水冲洗的方法,是喷出的水呈雾状,将附着表层的杂质及浮浆等清理干净,是骨料充分暴露出来,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并且在混凝土完全凝结后将其拆除,再采用上述高压水的方式对施工缝进行清洗。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同时也可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尽早拆模及使用人工凿毛。如果混凝土的表层已经出现硬化现象,则需应用凿毛机设备进行处理。若出现明显的孔洞及蜂窝现象需及时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
4后浇带施工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进行后浇到的施工环节,后浇带的两侧应应用隔断的做法,选用适当的、能够充当支撑作用的钢丝网或单层刚进行浇筑的组隔板,使其能够满足预设钢筋的直径同时满足其间距设定。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内,钢支架设置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其次,应该在浇筑过程中确保后浇带中钢筋位置放置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施工团队会在后浇带中预70-100厘米的后浇带,保证位置加固的同时支撑上部钢筋的平均受力情况,从而保证后浇带作用的应用。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标准的作业,确保后浇带位置及大小的科学性。同时,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从而为后续的施工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军厂,时航.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11):160-161.
[2]陈峰.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5,11(12):94-95.
[3]戚旭婷.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电子制作,2012(11):207.
论文作者:李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