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3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相关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预防跌倒管理工作流程,将其当成实验组;选择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并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的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并针对跌倒的原因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跌倒的人数有2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对照组患者出现跌倒人数有10例,占患者总人数的10%。实验组患者住院过程中未出现护理风险,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的共有3例,占患者人数的3%。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案,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跌倒风险的发生,对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和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护理质量控制
跌倒表示患者在病理、生理、环境、心理、药物以及文化等不同因素下共同作用的一种结果。最近几年住院患者跌倒诱发的纠纷开始增加,因此,如何规避患者跌倒逐渐成为护理工作人员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住院患者跌倒护理质量控制作为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医生、护士以及患者本人的专业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1]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护理质量控制控制措施和效果,现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分别有64例和36例,年龄分布在45到89岁之间;对照组患者男女分别有57例和43例,年龄分布在41到87岁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临床资料比较上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人员针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患者发生跌倒之后的后果来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2方法
首先,成立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控制工作小组,所有护理单元都安排1名小组骨干担任跌倒预防联络工作人员,并由护理部门制定小组工作计划、职责。跌倒预防管理控制小组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实施床边核查,并对存在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2]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则是在预防跌倒管理小组的指导下对护士进行科内检查、培训,并同小组成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沟通。
其次,对预防患者跌倒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制定,安排护士在患者住院治疗之前对其跌倒风险加以评估,对于得分超过标准数值的,则就认为其存在跌倒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类患者制定全面有效的预防跌倒工作计划,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结合患者的病情开展动态评估,对护理措施加以调整,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系统全面的动态管理;[3]护理人员正对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护理单填写,联络人员则需要在审核之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其上报给预防管理工作小组,等到小组成员审核之后,结合跌倒风险程度来分析其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否科学有效。
最后,做好重点患者、重点科室的预防和监控工作,预防跌倒小组结合过去发生跌倒的患者相关资料对其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调整护理工作思路,并将护理重点继红在肿瘤科、内科。对于使用抗精神病、镇静药、降血压药、泻药、降糖药、利尿药之后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控。[4]并在患者起床、如厕、饭前对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从而规避其出现跌倒风险的可能性。医院也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在马桶旁安装呼叫器、扶手,在卫生间安装防滑垫,并安排专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知识的教育,从根本上降低其出现跌倒的几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患者相关资料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统计学相关数据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跌倒的人数有2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对照组患者出现跌倒人数有10例,占患者总人数的10%。实验组患者住院过程中未出现护理风险,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的共有3例,占患者人数的3%。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最近几年,由于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跌倒之后诱发死伤等医疗纠纷的案例较为常见,预防患者跌倒逐渐成为医护人员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针对诱发住院患者出现跌倒的相关原因选择有效的预防措施,强化监控和管理工作力度,保证相关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住院患者出现跌倒的几率。
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主要是对医护人员护理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一定时期内将传统的考核指标组织一次归纳、检查、通报,忽略了对护理工作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没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跟踪,从而导致一种缺陷出现很多次。[5]我院实验组患者住院过程中未出现护理风险,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的共有3例,占患者人数的3%。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对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案,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跌倒风险的发生,对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和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琼芳.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07:52-54.
[2]褚婕,李芬,王彩芹,朱佳晖,刘义兰,周国勤,胡丽萍.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01:52-54.
[3]李莺,胡雁,Yifan Xue.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13,06:574-576.
[4]许春娟,姚琳,石玉慧,李秀华.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05:66-69.
[5]刘玉香,李宁珍.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8:195-197.
论文作者:蒋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对照组论文; 我院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