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诗书”_文学论文

再谈“腹有诗书气自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书论文,再谈论文,自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两三年内,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语文界不断滚动着关于课堂教学的新主张,如课内外结合、研究性学习、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等等,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一种新主张出来,都有人为之叫好,似乎语文教学的崭新局面已经或就要出现。其实,新主张的任何一种,都很少改变语文教学的窘境,语文课依旧处在艰难竭蹶之中,原因是几乎所有的新主张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教学实践结合的很少,因而对解决语文课的痼疾也不可能有多大帮助。

有些人往往就喜欢把简单的事儿搞得挺复杂,实际上,主张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语文无非就是教学生识字、读书、写文章,语文教学能够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就够了。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没有智慧的教师是教不出有智慧的学生的。要学生会读会写,首先教师要会读会写。目前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对教材、教参的依赖性太强。平时读的书,最多的是课本,是教参,教师没有自己的想法,更没有自己的思想。每天讲的是人家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结果犯了“失语症”。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缺少文章积累和文化积淀,除了迷信课本之外,没有别的有效的选择。

笔者不敢说自己完全读懂了语文,但以为真正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敢于对教材进行取舍、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在语文教学上再恰当不过了。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改的实施方案。

如新教材第五册的《人生的境界》一课是篇哲学论文,有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学生大多不愿读,更不用说质疑思辩了。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哲学理论水平。笔者把教学环节设计为三步:

首先是导入新课,给学生讲了一个古代笑话——从前,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要过河。有一个年轻女子也要过河,水大,过不去。老和尚就背起这个女子过河,到了河对岸放下这个女子,两个和尚继续赶路。走了好一阵,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师父,你不是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你为什么要背女子过河?”老和尚回答说:“我把女子背到对岸就放下了,可你现在还没有放下。女色,我是背上有心中无,你是背上无心中有。”然后顺势提问:这表明两人的什么不同呢?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分析作者划分的四个境界层次。故事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了解了课文难点,并暗示了冯先生境界说将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剥离的不足,可谓是一箭双雕。

其次是师生共同引用大量生活事例阐释四个境界层次的联系与区别,化抽象为形象。如辨别一些名言俗语所反映的人生境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帮助学生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再次是揣摩文中重点语句,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有了前两步做基础,第三步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也较深入。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先解题介绍作者,再划分层次结构,最后用专业术语解释几个抽象概念,归纳中心思想,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这堂课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精髓,而且能选用大量生活事例对文中哲学观点进行阐释,知识能力双丰收。可见,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来自教师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放羊式的自主学习和课堂问答是难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的。

如新教材第四册的小说《荷花淀》,表面看来,情节简单,语言也不深奥,如果教师也只停留在表面的讲解、完成常规的“三要素”的程式,学生们会认为“你不讲我也知道”。因此,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引导学生作较深层的分析,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其实,该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把紧张的战争情景和日常生活情趣相结合,具有诗一般的风格。以此为突破口,设计了情节淡化、人物虚化、景物诗化三个分析重点,板书如下:

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一次有效的实践往往是一次契机,至少可作为新起点的开步。这堂课学生不仅了解了孙犁的抒情风格,而且获得了一些景与情、虚与实艺术辩证的美学知识,从而提高了文学鉴赏水平。

总之,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语文教师应少一些束缚,多一些创造,大胆一些,大气一些,让学生自己充分体验语文、感受语文、享受语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如果不学习,没有渊深广博的知识,上课时常常束手无策,教法就会呆板,思维就会钝滞,才智就会枯竭,教学就会陷入困窘状态,根本谈不上创新和发展,这样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平庸的教书匠。

标签:;  

论“中国诗书”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