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层次结构的理解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层次论文,体系论文,结构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党重视学习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对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何理论科学体系都是有层次的,各层次所包含的基本观点,依其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逻辑结构,系统地回答客观实际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象一座大厦,它包括:一、大厦的理论大梁;二、大厦奠基的三块理论基石;三、支撑大厦的四根理论支柱;四、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方针政策。
一、理论大厦的大梁
第一层次,是世界观方法论层次,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精髓和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理论大厦的大梁。
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要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去寻求,还是从本国具体实践中去寻求?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页。 )从本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结合”上做文章,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思想路线问题,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在党领导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了克服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首先提出反对本本主义,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引导全党通过调查研究去接触实际,深入实际,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推动人们认识发展和深化的动力,实践是检验人们对外界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一的和最基本的观点;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把实事求是归结为是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提出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并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他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把这条思想路线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特别提出要解放思想,针对新时期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盛行的情况,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1~143页。)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如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及分配形式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上,许多传统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往往存在一些不科学的、甚至被扭曲的观点。在推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这里的关键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邓小平对思想路线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它拓宽了思想路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内涵。“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是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这都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人搞社会主义就是依据历史发展规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奋斗。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社会制度和体制优劣、路线、方针、政策正误的标准。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党和各级政府干部的行为和政绩的重要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人奋斗的宗旨。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它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然而,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一个过程。客观实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主观与客观在一定阶段一致了,进入另一个新阶段又会不一致,这就需要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主客观的关系,实事求是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人们这种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决定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相互统一是永无止境的。
二、大厦奠基的三块理论基石
第二层次,是邓小平对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面临的国内外客观实际的分析与判断,是其全部理论内容展开的前提和根据,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基石。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客观实际出发。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现实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澄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即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思想实际,二是当前中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基本国情即中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三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态势,即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对这三个方面现实客观实际的分析和判断,就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当前时代和平发展论;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现实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是邓小平理论大厦奠基的三块基石;是邓小平理论全部内容展开的前提和根据。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美好理想。马克思发现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之后,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成科学。但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马、恩的时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只是提出了一些设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从理论进入到实践。经过列宁的探索和斯大林十多年的实践,于3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其中当然包含着许多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宝贵经验,但也有不少实践中的失误和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有其历史不可避免性。但教条主义地照搬外国经验,也带来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了,苏联经验被神圣化了,一国模式被普遍化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和一整套体制模式,成为人们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变成束缚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桎梏。所以邓小平特别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3页。 )党的十二大以后,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深入发展,在深入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和成败得失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明确的科学定义。这个定义首先抓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点,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从而提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这样的科学认识,才能提出把一切工作的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因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本国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走过十分曲折的道路,并为政策上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过艰难的历程。邓小平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269页。)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认真研究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页。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指出:“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注:《党的第十三大报告》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基本国情的准确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基本原理的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的阶段,需要逐渐摆脱不发达状态。在这个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识,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一块重要基石。
关于当前时代特征问题,是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形势的总特点和发展的总态势的深刻分析和判断。邓小平的当前时代和平发展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激荡于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调整三股潮流进行了深刻分析,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5页。 )并指出:“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3页。 )并指出:“现在看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短时期内不会打。当然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但是可以争取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国家应当利用这段时间发展经济,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状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9页。)
邓小平正是敏锐地洞察到当今时代特征的新变化,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结论和可以争取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新判断。正是洞察了世界发展的这种总态势,结合总结各国发展的成败得失,果断地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决策。并告诫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自身的发展。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邓小平关于时代特征、国际形势发展大局的精辟分析和得出的新结论和新判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又一块巨大的理论基石。它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反映了当前中国客观实际的要求,而且合乎世界发展的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三、支撑大厦的四根理论支柱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第三层次,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层次。即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途径。这是树立于三块理论基石之上的支撑邓小平理论大厦的四根基本理论支柱,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体制论,社会主义政治保证论和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即改革开放的理论。改革开放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页。 )他把社会主义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为了发展生产力,一要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二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一些外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三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现代高科技。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新论断。在和平与发展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下,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历史条件下,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和大力发展教育和现代高科技,就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体制论,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体制结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建设,是在已经确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自我完善。目标是要建设起一套能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核心的问题是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模式。一切经济活动均在国家统一计划安排下运行,统得过多过死,不利于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过多否定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的作用,甚至认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不相容的。这些观念长期束缚人们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五大,在过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逐步深入,在生产关系的改革方面,对所有制结构理论又有新的突破。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在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形式方面,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等新观点,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得到完善。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结构上层建筑建设的范畴。社会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两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法律制度,在我国就是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诸方面的体制结构。它是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相适应、并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服务的。
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执政的内涵:“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从人治到法治的重大转折。
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是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诸方面体制结构的总和,它包括教育、科技以及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制等等。
社会主义政治保证论,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立国之本的理论。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4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排除右和“左”两个方面错误思潮的干扰。邓小平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 )要求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把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一起看作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把党的建设看作是“三大法宝”的核心,是一项“伟大工程”。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和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不断改善和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他还多次明确要求第三代领导集体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随着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许多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时代特征与国际形势由战争与革命转变成和平与发展;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在这些历史性转变面前,党的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针对这种深刻的历史性转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结合变化着的实际,开始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五大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亟力把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沿着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指引的轨道不断推向前进。努力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四、指导实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方针政策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第四层次,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层次,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据制定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路线、大政战略方针和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行动措施。
首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依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国际形势发展总态势的科学分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需要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坚决地把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迅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为了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必须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而要保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立国之本。邓小平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页。)
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基本路线下面,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诸如: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方针。
邓小平根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分析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1页。)根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他还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这是实现三步走战略方针的正确途径。此外,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分三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政策。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邓小平明确指出,两手抓就是两点论。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其前一手都是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主义大厦雄厚的物质基础,后一手都是为适应前一手的需要,是为前一手创造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以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必要条件。工作中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硬一手软,不能全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面对着国际上先进国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和当代知识经济潮流临近的挑战,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为本”的思想,逐渐明确“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基本的战略方针;强调经济建设与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强调“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方针。
邓小平理论体系,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渊源。它的渊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具有共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都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研究的主题;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结构理论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道路。只是由于各自经历不同时代,各自带有自身发展的特点。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论述,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某些不相适应的环节改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邓小平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邓小平论文; 科学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