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曲靖655000
【摘 要】目的:讨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匹配高压注射时静脉渗漏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发生高压注射时使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人120例,均选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防性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中出现渗漏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压注射时使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人,使用预防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出现静脉渗漏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高压注射;静脉渗漏;护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磁共振在各种疾病中实行检测,效果良好,得到了医生和病人的认可。在磁共振的增强扫描下实行匹配的高压注射,发现在注射时会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1]。为了研究磁共振增强扫描匹配高压注射时静脉渗漏的护理,本文中选取我院发生高压注射时使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人120例,均选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防性护理的实验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发生高压注射时使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人120例,均选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防性护理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中女性病人26人,男性病人34人,年龄在10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3±2.9)。对照组中女性病人25人,男性病人35人,年龄在11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7.2±1.7)。排除标准:(1)病人有其他重大疾病,如严重肾衰竭等。(2)病人年龄过大,超过80岁以上。(3)病人患有精神类的疾病,不能配合实验实行。(4)病人病情严重,无法沟通。(5)病人患有严重的肿瘤的情况。(6)病人不同意进行实验。
1.2方法 在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在实验组中使用综合的护理。
1.2.1预防性的护理(1)使用正确的穿刺的静脉,由于在高压注射中造影剂进入静脉的速度很快,压力较大,因此,在注射时需要选取较粗的静脉,一般选择头静脉。另外,病情较重由于穿刺的次数较多导致静脉末梢的循环能力较弱,不适合在手背的小静脉中穿刺。(2)减少对静脉血管的伤害,在实行穿刺时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由于多次穿刺导致对血管的伤害。(3)在穿刺成功后,经针头固定好,防止出现针头脱落的情况,在拔针时使用新式的拔针法,先将针头拔出,使用棉签将病人的穿刺点按住,10分钟后拿开。
1.2.2静脉渗漏护理 (1)如果发现病人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在扫描结束后,使用硫酸镁对病人出现渗漏的位置实行湿敷。可以尽快减轻病人的组织水肿的情况。(2)对病人实行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小血管的出血的情况,减慢静脉渗漏中药液在组织中的扩散的情况,减轻病人的症状。(3)对病人实行热敷,可以增加渗漏的药液的吸收以及炎症的反应的减弱。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设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静脉渗漏的发生率的情况 实验组中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静脉渗漏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在高压注射时,静脉渗漏中体液和细胞从静脉中漏出导致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加,导致病人的血管出现加厚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血管的堵塞[2]。静脉渗漏造成病人出现局部组织的肿胀,严重时会造成关节处僵直。当静脉渗漏中大量的药液流入皮下,会造成病人的皮下组织的压力过大,造成骨筋膜的间隔变小,对血液循环造成阻碍,从而造成各处器官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病人的运动的功能出现障碍[3]。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断层成像,它从人体中得到电磁信号,通过共振得到人体的信息。使用磁共振增强扫描匹配高压注射造影剂,可以增强检测的图像清晰度以及对比度[4]。在高压注射中会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是由于造影剂的浓度较大,粘性较大,会对病人的微循环造成影响。由于环境的温度,药液量,压力以及针头和拔针法等的不适对血管产生影响。由于病人的营养状况较差,也会造成血液循环较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造影剂从血管中渗漏的情况。使用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在出现静脉渗漏后可以及时处理,减少对血管的伤害。文叶雪等[5]研究的高压注射器应用于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护理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本文中选取我院发生高压注射时使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人60例,均选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防性护理的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中出现静脉渗漏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对于高压注射时使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人,使用预防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出现静脉渗漏的几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傅闽兰,张秀萍,罗秋香等.静脉留置针在1.5T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264.
[2] 梁金玉.一例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外渗导致老年患者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76-577.
[3] 钱帮玲,蒋学美,何建等.磁共振肝脏三期动态扫描中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3):285-286.
[4] 高国芹,赵继红,卢坤玲等.923例采用高压注射器连接留置针的应用护理总结[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55-357.
[5] 文叶雪,林焕杰,欧卫谦等.高压注射器应用于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12):136-137.
论文作者:马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静脉论文; 磁共振论文; 病人论文; 高压论文; 情况论文; 预防性论文; 血管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