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的中国开放大学:责任与任务_大学论文

面向社会的中国开放大学:责任与任务_大学论文

面向社会的中国开放大学:职责与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面向社会论文,中国论文,职责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006(2012)01-0001-08

引言

在人类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中,大概只有开放大学这种模式的大学是面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办学的大学,它广泛利用社会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上的一切受众尽可能多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不分性别、年龄、地域、职业、时间、地点,都能投其所需,为其提供人性化的、个性化的、甚至是全方位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由此,开放大学就多了一分神圣的社会责任,多了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也就成为开放大学这种覆盖全国的远程开放大学的教育使命之所在,就成为这种新生的大学,在世界各地普遍开花的文化原动力之所在。

按照开放大学的社会属性来划分,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一般可分为社会使命责任和社会分工责任两种,其中社会使命责任又可分为社会义务责任和社会能力责任两个意义范畴。社会义务责任指的是开放大学的社会工作职责授权范围,是开放大学“可做和可不做的事情”;社会能力责任指的是开放大学的社会工作职责履行水平,是开放大学“能做并能够做成的事情”,二者的内涵,正是开放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范围,因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论述命题——“使命决定职责”,这也就是说,开放大学的职责是由其教育使命决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开放大学的社会分工责任又可分为社会角色责任和社会原因责任两个意义范畴,社会角色责任指的是不同形式的开放大学,按照社会责任分工,其角色扮演的相同性和差异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形式的开放大学应该“在角色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分工规则下做自己必做和能做的事情”,它包括开放大学社会责任分工任务下达的内涵和外延问题;而社会原因责任是指不同形式的开放大学“在角色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分工规则下做成或者没做成的事情”,涉及开放大学按照社会责任分工,社会教育任务完成的质量与效果问题,它描述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直接社会原因。从本质上讲,此二者反映的都是开放大学的社会任务实现问题。由此,我们引申出本文论述的第二个命题——“分工规定任务”。这两个命题,已经很好地满足了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就是其社会职责与社会任务两个概念的意义集合,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试图通过这两个命题的解读,分析中国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担当问题。

一、面向社会的开放大学:使命决定职责

(一)英国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使命

对于开放大学的社会使命,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表述。英国开放大学从建校伊始就秉承“对一切社会人群、地域、方法和思想开放(The Open University is open to people,places,methods and ideas)”的社会教育使命,为所有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或者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社会价值,或者开发自己潜能的人,通过高质量的远程教育,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以促进教育的社会公开、公正与公平。这一点,从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建校之初的首任校长洛德·克劳瑟(Lord Growther)开始,到后来的四任常务校长(Vice-Chancellor),包括沃尔特·佩利(Waher Perry)、约翰·霍洛克(John Horlock)、约翰·丹尼尔(John Daniel)、布伦达·戈利(Brenda Gourley),都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

正由于此,在2009年,英国开放大学对于“四个开放”(即对理念、公众、方法、地域开放)的教育使命,进行深化诠释,认为这四大核心价值决定开放大学必然尊重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多样性,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对于社会的变革能力,以对所有社会人群开放,激发和支持所有人参与终身学习,支持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人群投入学习,排除他们参与学习的障碍。同时,在社会教育实践当中,开放大学坚持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行动路线,力求满足学习者用户的各种学习需求,努力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尤其是为本土以及海外处于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习传输模式中的学习者提供远程学习机会。

到了2010年,英国开放大学又将“四个开放”教育使命的核心价值(core values)总结和提炼为三个词:一是“包容”(inclusive),强调开放大学在终身学习社会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社会作用,它能够面向所有社会人群开放,能够鼓励和引导这些人遵照他们自身的需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采用任何学习方法,谋求专业发展,同时,它还能够通过激励法,鼓动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者参与开放大学的启发学习,弘扬社会正义;二是“创新”(innovative),倡导开放大学通过对学习和研究的核心文化价值进行创新,以引导学习的革命,并通过锲而不舍的探寻新的和更好的学习途径,来刺激和促进人们的学习,从而使得开放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达到世界级水平;三是“响应”(responsive),要求开放大学对于远程学习者的各种需求,保持着高度敏捷的社会响应力,努力致力于支持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成功。显然,开放大学所拥有的这些核心文化价值理念,为人们投身于终身的社会学习、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学习、灵活学习、创新学习和成功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社会组织和体制保障。

(二)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使命

我国政府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特别强调指出,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使命,就是要把教育公平当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将促进和落实教育公平这个基本国策当做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目标,以实现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国家战略。为此,我国开放大学在建设中,将结合国情,大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建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服务均等化,以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确保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目标实现,进而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天赋人权,依法享有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社会教育动力。

根据国家部署,2011年,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起草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明确指出,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使命,就是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努力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的没有围墙的远程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将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使命核心理念凝练为五个词:一是“开放”,强调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培养模式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和教育资源的开放,它能够为每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相关支持服务,能够为全体国民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和社会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二是“责任”,强调开放大学的建设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着力关注广大基层、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特别要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部队士官的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三是“质量”,强调质量是开放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所以,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中,要努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聘请一流教师,建设一流课程,加强过程保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形成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质量品牌;四是“多样化”,强调开放大学的建设要主动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不同的学习主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主体随时随地地学习需求;五是“国际化”,强调开放大学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拓展国际空间,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开放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教育竞争力和文化吸引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三)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义务责任与社会教育职责

从英国开放大学和我国有关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使命的诠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开放大学在建设和发展中,将承担起以下五个方面的社会义务责任,并相应履行五个方面的社会义务职责:

一是担负起推动国家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社会义务责任,承担起国家社会学习系统的建设者和学习者社会学习机遇的创造者的艰巨社会教育职责。着力促进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创建一个“人人皆学、个个善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开放式社会学习环境和社会化大学组织体制,真正将开放大学建设成为一所惠及全体国民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实现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目标,让所有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接受传统大学教育的人,得到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均等机会,充分维护每一位公民受高等教育的天赋人权。

二是担负起搭建全民学习“立交桥”的社会义务责任,承担起社会学习平台的打造者和学习者社会学习技术终端的提供者的神圣社会教育职责。推动实施国家的远程开放教育信息化战略,着力集成卫星、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多样的数字化远程教育媒体技术要素,形成凝聚广电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种远程教育网络优势的远程教育系统平台,致力于建设延伸进全国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社区的全民数字化学习港,开发具有技术支持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互通、现实教育与虚拟教育的互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互通、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通、国民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互通。

三是担负起构建国家远程开放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的社会义务责任,承担起国家社会学习支持体系的建构者和社会学习远程服务中心的创建者的崇高社会教育职责。努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或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的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育资源,建设好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更具人性化、个性化的远程学习支持,不断提升开放大学的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方便、灵活、快捷的优质教学资源配送机制,把开放大学的优质课程教育资源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对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是构建能够覆盖全国各地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承担起国家全民教育计划的实施者与全民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者的伟大社会教育职责。将开放大学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网络延伸到广大城乡社区,延伸到边远地区,包括农村、山村、渔村、海岛、军营、牧区等,以支持全体公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接受到开放大学的远程高等教育,并通过远程学习助推人生事业发展的持续成功,使开放大学真正成为学习者心目中的终身加油站和常新的知识充电站。

五是担负起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圣社会义务责任,承担起国家远程教育文化和开放教育文明传播者的社会教育职责。加大与世界各国普通大学和开放大学的联合办学力度,共同合作,开设品牌专业,开发优质跨文化课程教学资源,建立我国开放大学的海外办学基地,为那些身在世界各地的远程学习者提供便捷、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国际社会中大力推广汉语,推广我国开放大学的特色专业及其课程,将那些在我国开办得很好的专业和课程,移植到海外办学基地,使其发挥出跨文化的远程开放教学作用。进一步加大在海外华人圈中的远程教育办学力度,凝聚和满足华人的故国情怀、思乡情结和寻根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归属感和心理认同感。

(四)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能力责任与社会教育职责

当然,在研究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职责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英国开放大学和我国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使命,以及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开放30年的办学成就与经验,毋庸置疑地证明,我国开放大学有实力实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社会能力责任,并面向海内外一切学习者,履行远程教育神圣使命及其相关社会能力职责。

一是担负起吸纳海内外广大学习者参与我国远程开放学习的社会能力责任,全面履行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办学者的社会教育职责。丰富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层次、办学形态和办学形式,通过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社会能力责任,激发学习者远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满足学习者对于开放大学的远程开放教育社会能力责任的期待,促进他们实现专业自主学习与职业发展、个人知识接受与人生事业成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生活美好期许与生命质量提高、理想信念与大学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一言以蔽之,即推动学习者个体实现大学圆梦规划与开放大学落实办学计划这种社会能力责任的视野融合。

二是担负起接纳海内外广大学习者投身我国远程开放学习的社会能力责任,全面履行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教学者的社会教育职责。通过扩大办学网络,建立开放大学的行业联盟、企业联盟、高校联盟和城市联盟,担当起远程开放教育的事业扩充能力责任、质量提升能力责任和工作胜任能力责任,通过长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深入的办学动因研究,实现开放大学建设的教育特质把握、自我意向反思和社会角色定位等实质性突破,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抓好专业知识储备、心智模式设计、人际关系协调、团队组织历练、入职工作培训等工作环节,为实现从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顺利转型,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担负起容纳海内外广大学习者沉浸我国远程开放学习的社会能力责任,全面履行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助学者的社会教育职责。利用1999年后在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中,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建立的“天网、地网、人网”的“三网合一”系统办学优势,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开放大学远程学习辅导中心、远程信息咨询中心、远程接待服务中心、远程数字资源中心、远程学习体验中心和远程学习监控中心等,以确保开放大学担当起社会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的能力责任、社会远程教育要素集成的能力责任、社会远程教育系统网络优化的能力责任、社会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责任、社会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责任、社会远程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能力责任、社会远程教育办学水平测评的能力责任等,并且通过这些方面的社会远程教育能力责任的实现,彰显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综合实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担负起归纳海内外广大学习者经历我国远程开放学习的社会能力责任,全面履行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促学者的社会教育职责。通过对“国家汉办”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经验借鉴,有步骤有计划地建立布局合理的中国开放大学海外远程教育学院和网络虚拟孔子学院,通过创新办学形式,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学习范式、学习支持服务样式,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和学习成功案例库,并通过对于这些案例的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和反思研究,形成世界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中国思想以及中国话语,为建构远程开放教育的中国理论体系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

毫无疑问,科技的进步为开放大学的日新月异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深沉厚重的优势潜能,开放大学最基本的社会教育职责,就是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最适合他们自主学习的教育技术形式,从而实现学习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爆炸、信息传播、教育变革和学习革命的相适应。新的技术正在改变并主导着我们每一个社会学习者的生存环境、发展空间和行为方式,改变并主导着开放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及知识学习方法。因此,开放大学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职责,就是建立一种基于其社会义务责任和社会能力责任为构架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技术支持模式,包括建设开放大学的数字化系统平台模式、社会化课程教学形式、媒介化知识呈现方式和大众化自主学习范式,从而为学习者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和事业的不断成功,提供源源不断的战略支持和学习支援。

二、面向社会的开放大学:分工规定任务

我国电大办学30年的历史证明,开放大学这种新生事物的出现,不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存在而诞生的,社会任务分工责任决定它诞生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担负起国家所赋予的特定的社会教育职责,亦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传播优势,促进教育的信息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引领教育的现代化,全面推进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构建覆盖全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通过远程教育的空中大课堂,建设人人皆学、人人乐学、人人善学的学习之国,建设举世瞩目的人力资源强国,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早日实现。

当然,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早在1997年,英国“国家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就在其发布的研究报告《学习社会的高等教育》(又称《迪林报告》,“Dearing Report”)中指出,英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战略是“放眼未来的20年时间,英国必须进一步加快创建学习型社会,从而保持经济的竞争力”。而且该报告还特别强调指出,学习型社会的大学特征是:迅速的回应性、教育的灵活性、学与教的有效性、标准的严格性、采用信息通讯技术、世界一流的科研、扮演“民主社会良心”的角色、维持一种“思维经过训练、鼓励好奇心、挑战现存理念和形成新的思想”的文化。它强调,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大学的核心目标是人的发展,“鼓励个体终身发展他们的能力,俾其智慧得以发育并获得良好的工作训练。进而发挥潜能到极致,不仅对社会作出有效贡献,同时实现个人的抱负”。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开放大学将继续承担以下几项社会角色责任,并履行由此角色分工而导致的开放大学的社会任务职责。具体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担当起社会大众高等教育学历补偿者的社会角色责任,继续稳步开展大专教育,强力发展本科教育,主动积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履行国家赋予它的全民素质教育主导者的社会教育职责。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部署,适应日益发展着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趋势,满足更多社会成员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积极、稳妥地发展远程学历教育,以提升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通过优化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社会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促进学历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均衡发展、规模和质量的协调发展、价值和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是担当起社会职业人士高等教育学历提升者的社会角色责任,通过试点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规划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主动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履行国家赋予它的大众精英教育探索者的社会教育职责。具体讲,就是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为那些普通高校毕业进入社会各行各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提供后续的学历教育,满足他们的学历升级需求;为那些具有同等学力水平的社会学习者提供学历教育服务,形成并扩大我国各行各业中的职业精英骨干群体,增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进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社会结合,高新产业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助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三是担当起社会行业精英高等教育学历衔接者的社会角色责任,灵活开展高等层次的继续教育,主动跟踪并密切观察国际社会各行各业的产业发展趋势,履行国家赋予它的创新发展教育前行者的社会教育职责。具体讲,就是根据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时代需求,不断发现、集成一些刚刚在市场兴起、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但尚未成熟、甚至可能仍处于研发阶段的前沿技术,并将其设置成可供学习者业余学习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尤其是可将这些课程提供给那些能够影响并决定我国各行各业科技发展、产品研发、产业升级的各种高端人才,为他们实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生产创新,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

四是担当起社会居民群体高等教育学历沟通者的社会角色责任,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根据居民的学习需求变化,履行国家赋予它的福利文化教育兑现者的社会教育职责。具体讲,就是根据我国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诸如业余文化教育、艺术创作教育、休闲娱乐教育、农事体验教育、就业培训教育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广泛需要的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发放以身份证号为账号的公民终身学习卡,给予广大公民在任何社会教育或培训机构都能接受课程学习的权利。同时,搭建一个灵活、便利、快捷、高效的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的终身教育“立交桥”,满足广大公民的终身学习需求,逐步建成学分银行。对于居民已学习过的与学历教育课程相同或相似的非学历教育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或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实现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学分认证、学分替换和学分积累,够学分的可以为其发放学历证书,使其真正享受到国家教育的文化福利。

当然,开放大学要想真正履行以上社会角色责任,完成其相应社会任务职责,并非易事。因为开放大学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非常复杂的国情和地情,因此,在开放大学的建设中,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消除某些因素对于开放大学建设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担当由此而产生的相关社会职责,才能保障开放大学的成功建设。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开放大学一定要担当起消除“体制性障碍”等能够产生不利影响的社会原因责任,锐意改革,全面履行开放大学教育体制创新者的社会教育职责,建构适合我国社会现实情况的开放大学办学体制,最终形成中国开放大学的结构特色。在举世瞩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探索建立符合开放大学自身特点的大学办学体制、教育制度和配套政策,取消业已存在的大学行政级别和行政化办学运作模式,克服办学过程中的官本位倾向,当做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办学职责予以强调,并把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了出来。很明显,这个任务职责,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在创建开放大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并强化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学的核心职能,淡化行政色彩,切莫将开放大学建设成为国家或地方的远程教育中心,因为除非我们最初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的是国家远程教育中心和各省远程教育中心。

二是开放大学一定要担当起消除“系统性束缚”等能够产生消极影响的社会原因责任,挑战自我,全面履行开放大学系统办学协调者的社会教育职责,形成适合我国社会现实情况的开放大学运作机制,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中国开放大学的集团优势。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建设采用了中央和地方“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独特运作机制,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行政级别一致,人财物分别归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政级别上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二者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属于业务指导关系。从1978年底全国电大建校之初到1999年教育部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之前,地方电大是办学主体,开办有成人教育专科和普通教育专科,招生指标由地方教育部门下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只是为其提供统设课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管理和集中考试等学习支持服务。但到了1999年教育部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之后,中央电大成为办学主体,开办开放教育专科和本科,招生指标由中央教育部门和中央电大下达,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按照中央电大统一部署安排招生和教学,并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在期末组织集中考试。显然,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原本没有大专和本科办学自主权的中央电大有了大专和本科办学自主权,并且能够同普通高校联合授予有关专业的学士学位,而原本拥有大专办学自主权的地方电大失去了大专办学自主权,二者的关系变成了靠协议维系的契约关系,其结果造成了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办学合作中有利益冲突的格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许多省市电大借探索开放大学建设的东风,提出建设具有独立办学权的地方开放大学的设想和申请,最终教育部批准上海、北京、江苏、广东、云南5个直辖市和省级电大先行试点,进而形成了目前的“5+1”格局。那么,今后的路到底该怎样走,也许会出现一种“双主体办学”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都应当从大局出发,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完善自我,争当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办学过程中的利益协调者,具体讲,国家开放大学掌握各个层次主干专业的办学自主权,地方开放大学拥有各个层次特色专业的办学自主权。

三是开放大学一定要担当起消除“支持性错位”等能够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原因责任,科学定位,全面履行开放大学学习平台匹配者的社会教育职责,为学习者提供与其学习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媒体学习平台,以便他们随时随地选择自己能够接触到的学习媒体。自从教育部批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在1999年启动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者上网率、点击率一直不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绝大多数学习者并不具备上网学习的基本条件。因为,一方面,购买计算机,将网络学习终端延伸到家庭,需花费学习者大量的个人收入;另一方面,接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学习能力培养,也需要学习者花费一定的个人收入。我国电大目前开展的仅仅是大专层次和本科层次教育,学习者多为打工仔和打工妹,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例,2005年至2007年,外来务工求学人员占到了学习者群体的22%;2008年至2010年,占到了学习者群体的49%(东城分校);2011年,占到了学习者群体的80%以上;而在有的班级,打工者甚至达到了100%(开放教育学院)(笔者调查了解数据)。可是,这些打工学习者工资微薄,又多是“蜗居一族”,连最起码的住宿条件都保证不了,且工资又低,不可能再购置计算机上网,因而再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和优质的课程资源,对于他们而言,只能是“零平台”和“零资源”。这些因素必然决定广播电视大学的上网率和点击率陷入低谷。相反,由于这些学习者无论在何处都能接触到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媒体,而且收听广播和电视已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广播电视大学来讲,抛弃了广播、电视这种学习者都能接触到的大众传播媒介,实在可惜。由此观之,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网络远程教育并没有错,不足的是平台用错了学习对象,将网络学习平台用于不适合大专和本科层次的“蓝领阶层”学习者,这实在是一种“媒体的误会”。我们所掌握的英国开放大学的两个数据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在英国,网络远程教育手段已经严重限制了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权利,由于因特网接入条件的限制,使得62%至70%的学习者无法接触到他们所渴望的开放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相反,能够上网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受过更多教育的人中间,而这些人恰恰就是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开放大学的研究生层次的远程学习者,他们更容易进入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学习。正由于此,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英国开放大学,还是阿萨巴斯卡大学,网络学习平台主要使用于研究生层次教育,其教育对象大多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部分学习者,由于在本科阶段就具有网络远程学习条件,工作后又往往是“白领”,对于他们而言,使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选择。基于此,我们认为,我国开放大学在建设中,一定要注意媒体学习平台与学习者群体的匹配问题,对于大专和本科学习者群体,以广播电视媒体系统平台为主,对于研究生层次的学习者而言,则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主,这样,我国开放大学的媒体学习保持率自然就上去了。

四是开放大学一定要担当起消除“目标性迷航”等能够产生不良影响的社会原因责任,调整结构,全面履行开放大学应用人才培养者的社会教育职责,为将学习者真正培养成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将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学习者真正培养成工作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显然,这种人才培养完全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然而,在长达30年的电大办学中,对于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我国电大并没有作全面、细致、系统和深刻的梳理,更没有在后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体现出来。因此,在未来的开放大学建设中,无论是中央电大还是地方电大都应当在此方面予以回答。笔者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有别于普通高校学术研究型人才类型的、重在把成熟的专业理论和职业技术应用到具体社会实践的技能型人才类型,是能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应用于学习者所从事工作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其特点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专业基础知识及其相关职业技能,其知识结构设计往往围绕着各个行业的实际工作需要而展开,它并不针对某个学科的体系建设而预设,且相对忽略课程的学科体系追求。因此,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等方面,一般更强调教学内容的专业基础性、职业技术性、理论成熟性和实践适用性,其知识结构一般包括通识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三个方面,特别突出对人文素质、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反,对学习者的学术能力建设并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学习者工作任务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注重将远程教育的空中课堂延伸到学习者所在单位的工作场所,尤其是商店、工厂乃至车间.它能根据学习者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开展实验性教学和生产性实习,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贯通。显然,在这方面,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曾经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在各个行业中开展的普专班就非常重视企业优势技术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工学院、高级工程师、实验室和车间等行业办学要素,开办相关专业,聘请教师,安排实习,保证就业,为这些企业培养生产及其管理所急需的人才,这些都是我国开放大学建设需要总结的珍贵经验和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总结和提升,有利于我国开放大学在建设中,充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涵,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五是开放大学一定要担当起消除“行业性隔离”等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社会原因责任,整合资源,全面履行开放大学学习文化引领者的社会教育职责,为实现社会各行各业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和全民共享创造条件。目前,在我国,社会教育机构众多,各级政府部门都建有培训中心,地县教育部门设有成教中心和职教中心,区县教育部门建有社区学院和职工大学,企业办有工学院,社会上办有各种性质的职业学院和民办大学,而电大的分校和工作站则已延伸到办学单位中间。因此,在开放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政府主导下,统筹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行业互通和社会共享,使得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够根据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分享到这些原本按照行业布局、只向行业内部职工开放的分散化的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行业教育壁垒和学习文化隔离,为广大学习者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各种社会教育场所、自主选择各种社会教育形式、自在领略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人性化的社会学习机制,使开放大学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心骨和引领者。

毋庸置疑,开放大学是人类科技发展、经济腾飞、教育创新、社会进步和文明进化的综合标志物,社会分工决定它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必然肩负着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任务,也正是这种社会教育任务,决定了开放大学必然担当起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神圣社会责任,担负起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全纳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等这些在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大社会责任。而这些,恰恰是开放大学的独特教育使命和教育人文魅力能够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终极社会原因之所在,也是它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社会能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之所在。

结论

开放大学是一所充满希望的大学,构建开放大学,必须具有更加恢弘的社会教育视野,更加开阔的社会教育胸怀,更加包容的社会教育态度,更加丰富的社会教育途径。开放大学必须广泛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先进文化成果,取得人们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坚定社会信任,以负责任的办学行为,来回答人们对于它的种种教育疑问,诠释远程开放教育的真正社会教育价值。正如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所言,它的“社会责任”就是“组织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亦如我国学者张辉所言,“凡是存在责任的地方,也必然有权力的影子,而权力与责任的相互匹配正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关键所在。”无疑,开放大学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公权力,它只有也必须行使好自己的这个社会公权力,才能承担起与其历史使命相匹配的社会教育责任。社会教育责任和社会教育权力相互匹配是既定原则,开放大学如果不能很好地担当起社会教育责任,那么它的社会教育公权力就必然会渐行远去。

标签:;  ;  ;  ;  ;  ;  ;  ;  

面向社会的中国开放大学:责任与任务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